觀察,是我們每天在做的事。為了昇職,要學會對老闆察言觀色;為了侍奉公婆,也要學會看長輩的臉色。其他的就不用說了,男女朋友的交往、人際關係要能搞定,沒一個少得了「觀察」。其實,觀察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要學的觀察,是做一個聰明人。懂得從別人的眼神臉色、肢體語言,察覺到他話裡沒說的背後意涵。因為學習到了放下心中的自重、自私,就能不帶有色眼鏡地真正看到了別人的想法與需求。這是「與他人真正相遇」的第一步。


第二個要學做觀察者(Observer),觀察別人心念的同時,也觀察自己評論的心念,做一名「全觀者」。從全觀的角度來看,會解決很多的問題。人們總是習慣從自我的角度出發,去評論別人,是以對於-「別人為什麼要這樣對我?」-永遠得不到一個客觀的答案。卻從來沒想到,答案可能是-「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對別人?」觀察者做好了,會看到人際關係的能量交流狀態,每個人的每個心念,都會對全觀的因果有決定性的影響。


第三個要見到目擊者(Witness)。現場目擊者的意思,是觸及外境時,直接反應而不評論。在每個觀察中,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這樣品質的觀察,我們特別使用「覺察」一詞。覺察遍滿一切處,不會因為你在睡覺或昏迷就有所妄失。要見到目擊者,就必需時時刻刻鮮活在當下,不緬懷過去眷戀別情,也不籌算未來寄情希望幻境之中。此時的觀,是遠離希望與恐懼的,明明朗朗,又活活潑潑。因為放下了所有心中的擔子,所以大樂自在,這是心經所說「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的般若慧觀。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整理 / AMY


壹. 心性的樣貌


1.從我們分別心的狀態之中,必須實際體驗心性是如何由體性、自性和能力所組成。P.163L10

2.分別心需要知道自己的本性,認出自身的身分。當我們認出心性時,體驗到心性是自然俱在,而非透過概念捏造的某個東西。心性僅是本來如是的某個東西。和自然俱在的空性同時,還有一種清醒的感覺。這可能不會持續太久;可能相當短暫,但是心性是自然空與明的。以佛法的用語來說,稱作「無生本性,其明智無礙,故能示現為無數經驗」。P.164L12

3.本覺是完全離於概念性心態的,只要有在當下或想到過去未來的想法,那就不是真的本覺而仍然混雜著概念性心態的想法。P.165L14

4.本覺像是一個天生的秘密,一旦這個秘密之門藉由知曉與應用關鍵而開啟時,我們就了知本覺就在那裡,完全可及且在當下--當然這是一直俱在的P.166L4

5.本覺是一種清醒、在場、清晰、明亮、活生生的感覺,不是被造出來的,不是我們的創造物,它僅是我們自心的本性。複習P.159L4

6.我自己發現一個方法,來確定你是否在本覺的狀態中:天空般的本質,光芒的本性,毫無阻礙的慈悲能量之現前,五種智慧,及其開放、準確、廣袤、明辨及自然的成就。----摘錄自西藏生死書P487---

7.知曉歸入何處?緩慢、廣大、漸進、無限遍滿,知曉本身就是空性的一切,主動且謙卑的全然接受。---課堂筆記-華東藏老師---

 

貳. 體驗本覺的四種歩驟:注視、見、任其自然和解脫。P168-175


一.【注視】是法門:

 

1.是一種想要見到某個東西的心態,一個見的嘗試。那是注視的作用、工作、責任,去試著見到。

2.你必須在某個時刻將注視放掉。另一方面,在一開始是不可能見到的,除非你先利用注視。

 

二. 【見】是本然狀態:

 

1. 在當中見不是一個二元的主體看著某個客體,而是就本知的自明而言的一種自知。

2. 就像大圓滿的見不是一個概念的狀態,修也不是一個概念的行為。修不是做。見和修不是兩個分開的事:不管是怎樣的觀點,都必須是修學。當見離於概念性心態時,便是修。

3. 本覺是同時見到體性空自性明能力無礙不是一個接著一個地認出這三者被你僅僅注視所見到僅是見你需要任其自然。


三. 【任其自然】:

 

1.修指的是讓見的相續能夠存在,這也叫做任其自然。

2.任何所見是見的事物,僅是任其如此。你僅是見到了見、一種離於主體與客體的見、一種沒有任何所有者的見;你僅是處在一種沒有任何心念所作的狀態中。這叫做相續,是一個極為珍貴的詞語--不失去三摩地的相續。

3.在此任其自然指的是,知道如何以離於希望和恐懼的方式自處;換句話說,當認出心性時,我們僅是讓見任其自然,不要試著去修正或矯正它。確實知道如何以正確的方式任其自然,然後以此來修學,就叫做修,是見、修、行中的第二部份。修在此是維持見的相續,其目的是要保任見。

 

四. 【解脫】:


1.開始時,本覺的覺醒狀態就像是個嬰孩。慢慢地,當我們修學得越來越多,這個本覺的狀態就會開始分辨。本覺變得更清楚什麼是什麼。什麼是心的概念性狀態和什麼是本覺,對我們來說變得更加明顯。到了某個程度,有時心的概念性時刻,會自行轉為本覺的狀態。它不會真的有立足點,它不會真的有機會製造傷害。兩個叫做力和幻化的面向開始出現,這是好時機開始的時候---真的。焦慮、擔憂和畏怯成為過去式,你覺得海闊天空,你覺得自己不管發生什麼事都可以適應,任何事情,不會被困住,因為你清楚地知道那是什麼,相對於執著,你不會被困住,也不會執著。

2.在這個階段,你覺得出離、覺得慈悲、覺得充滿洞見。各種感覺伴隨而來;它們不是憂鬱的感覺,是不黏著的感覺。

3.一切有益的功德皆從本覺顯現。真正的和本覺連結,是知一解全。

 

叁. 要訣:不散逸的無修P171

 

1.將這兩個字彙結合在一起,指的是在同一時間內既不散逸也非概念,這就是需要用來粉碎概念之心的那種榔頭。止是一種不散逸的方法,但因為就禪修的觀點而言,涉及了作意,因此是概念性的。止指的是概念上試著去進入、或培養一種不散逸的狀態。這是試著要保持警覺的活動,試著要對某物保持正念,藉此來培養不散逸的狀態。止是禪修的行為,在此特定脈絡下,觀的修學指的較是在指認後所發生之事。

2.讓任何自然之物如是,不要以任何方式去修正或矯正;讓這個指認的相續能夠沒有希望、沒有恐懼、沒有試著要做任何事地延續著。在一開始,這不一定能持續很久。

3.一再地見到見並不夠,得成為相續的延續。這就是大圓滿的整個重點所在。

 

肆. 問答


一. 問:經驗到心性,引起恐懼..?

答:

1.只是經驗和認出心性本身,從不會有危險。

2.是關於經驗的念頭之網,才會導致問題,而不是經驗本身。

3.假如我們保持著如同天空一般高的見,同時對我們的行為誠懇以對,謹慎觀察,如麥粉一般細緻,那根本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二.問:本覺狀態與模仿之間的差別.. ?

答:

1.檢查一下是否有任何的執著,抓住某種東西的任何感覺。

2.無論如何皆不住,但卻俱現於一切。

 

三.問:修持前行的理由?

答:

1.給概念之心一個重擊。

2.讓我們有一點機會處在本覺狀態中。

3.前行的修學製造了無量的福德,福德就是讓一切恰到好處;善業恰如其分地為你安排了這一切的境遇。

4.減低煩惱濃度。

 

四. 問:分心的問題.. ?

答:

1.你需要同時放下念頭是客體、觀看者是主體這兩者。同時鬆開這兩者。當一個念頭將要形成時,伴隨的是對念頭將要形成的注意,看似是一個主體對客體的關係,這兩者必須一起被鬆開。

 

五. 問:無明的兩個面向.. ?

答:

1.俱生無明是概念性心態,非常微細,你幾乎可以稱為本能,雖然不盡然是無意識的,但更像是事後不曾知覺。經由習氣一再重演的事。

2.俱生無明像小偷,你沒注意到東西不見了。概念化的無明比較像強盜,強行取走

3.有時發現無計可施,不管試著清楚、敏銳、明智,就是不管用,這時我們需要修行而不是單單地用心。

4.真誠的祈請、觀想、念誦、修前行、點燈等…

  

P.S.請同學將章節中有疑問的地方PO出來,註明頁次、行數及問題,將彙整課堂中進行討論。感恩!

 

【問題討論】

1. 討論本課程彙整的問題。

2. 分享自己覺察到過去錯誤觀念及個性的盲點。

3. 分享以自身生活過程經驗到瞥見心性的體會。〈對生命或整個人生的轉折…〉

4. 每天自己如何練習止觀?

5. 分享在人事物中不圓滿之處,是否已找到解脫的方法?

6. 什麼是真正的生活?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  文讀書會摘錄

 

空城計:接下來我想要請教Amy師姐,她在部落格有貼一篇文章,文章內容是了凡四訓一書中的袁了凡,他在與一位禪師對坐三天心中不起一念,妳認為這是蠢修還是無所依之止?

Amy師姐:他好像沒有蠢修也沒有依止。

空城計:那您認為他是在什麼樣的一個狀態?

Amy師姐:我只知道他體悟到他的生死、他的命運的定數,已經好像被定好了,連念頭都不用去想了。

空城計:所以他進入一種完全空的狀態?無念狀態?

Amy師姐:可是他三天三夜都可以這樣。

空城計:對!他三天三夜都可以這樣,就我們老和尚說的空心的活人嘛!那您覺得這樣的狀態是好的嗎?了凡四訓我看過一點點,據我所知當時了凡居士能夠三天三夜無念,是因為他認為這世界上一切事情有其定數,既然這一切都是定數那就什麼事情都不用想了,無論我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這世界一切都不會改變,所以他才能夠與禪師對坐三天三夜不起一念,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最後禪師知道時有說他這樣的心態是錯誤的。

Amy師姐:凡夫一個。

空城計:對!就跟樹有什麼不一樣!所以我想要請問大家,像這樣的三天三夜不起一念是否能夠像老師所說的一樣,真正止息煩惱嗎?我認為他這樣三天三夜不起一念相對是容易的,如果今天是身處地獄中還能三天三夜不起一念,那真的就很厲害了,不過即使如此,對我們來說,了凡居士那時能夠三天三夜不起一念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我個人認為在一個靜止狀態中不起一念是較初淺的定,我想聽聽看大家有沒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

常不輕:像老師所說的,今天我們人會有目標,一定是會有生活動力,那了凡居士是因為沒有了生活目標與動力,所以他的心態就是我就吃飽等死就好了,反正我就張口飯來、伸手財來,我根本不用那麼努力,他的心態就是這樣子,所以說因為有這樣的情形下,所以他根本是什麼事都不用求了,他就三天三夜跟師父對坐相看兩不厭,這樣就好了啊!

Amy師姐:這跟蠢修真的一樣耶!

常不輕:對啊!

空城計:這跟老師剛才所說的是不是很像,當時的他執空見。

華東藏:你們有沒有覺得,為什麼常不輕講得那麼興奮,你們有沒有發現常不輕音量提高了?有觀察到了嗎?(大家都說有。)那你們覺得為什麼他音量提高了?

空城計:他好像蠻羨慕的。

華東藏:因為他不是這樣的人,為什麼他這麼好命,我就沒這麼好命!所以你們要去覺察他的需求,為什麼對這件事情那麼義憤填膺。

空城計:我特別提出來了凡居士這件事情,是因為我記得了凡居士當時是因為有人跟他說功名已定,他努力也是考到那個功名,他不努力也是發生那件事情。不過大家千萬不要誤會,那就不要看了凡四訓這文章,了凡四訓一文後面有其更深之涵意,師姐在部落格中所提到這段三天三夜不起一念應該是比較落入空見的狀態,我們不要稱之為蠢修,但他那時應該是落入空見的,不知道我們談到此大家是否有共同的看法?還是有人有不一樣的看法?若有我們就繼續討論,不然我們就要停止蠢修之討論,進入下一段主題之討論。

華東藏:如果以這樣的定義,他(了凡居士)的狀況跟蠢修所講的內容是很類似啦!但是就是沒那裡蠢,因為袁居士他是一個相當有自制力的人,他本身雖然是進入一個無心或遺忘的一個狀態,但是他心裡面卻沒有特別想要放棄現有的一切,所以他在那個狀態裡面,他也沒有陷入一個昏沈或調局的現象,他就是整個偏入空的想法。其實你會發現蠢修、有所依之止跟無所依之止,本身袁居士的蠢修已經到無所依之止的一個定境了,它也是空,他沒有依止任何的東西,他也是沒有任何的心念他才能坐三天三夜啊!所以和尚本來認為他的定境非常高,結果問他為什麼能夠這樣,原來他就是吃飽等死這樣子,和尚就覺得原來還是凡夫一個,本來和尚是大為讚嘆袁居士能夠三天三夜不起一念,一定到達等持菩薩那個境界了,那為什麼後來給他的評價就是凡夫一個?那就是有體察到本覺還是沒有?所以有所依之止它是知道有一個本覺,然後想要去依止那個本覺,那無所依之止是知道有本覺,但是它知道本覺是不能夠去依止的,所以才叫無所依啊!一個是以為本覺可以依止,一個是本覺不可以依止,所以三種狀態你都可以達到很深的定,蠢修也可以非常的定,但是蠢修本身是根本不知道有本覺的存在,所以說是凡夫一個,因為他沒有重了解本覺的因,所以他也不會得到證悟到了解本覺的果,所以說是凡夫!就是他沒有真正悟到那個諸佛菩薩悟到的那個境界,所以他還是身處在人道之中不能解脫,所以蠢修、有所依之止跟無所依之止都可以到達一個非常深的一個定境,但是它們的結果卻是完全不同。

華東藏:蠢修的結果就是它有一個不畏懼、不希望的一個定力,這個定力可以讓他在遇到任何狀況時止心如水,然後做事情也可以很直接認真去做,因為他覺得定數,我該做官我就做官,該怎麼樣就怎麼樣,所以他的定也是有力量的,他沒有任何雜念,然後有所依之止也可以到一個很深很深的一個定,但是心裡覺得說我還需要依賴一個東西,來讓我的止能夠有力量,那只要這個東西你把它動搖或拿掉之後,他的止就不見了,那無所依之止就更進一步知道它本質是空性,空性怎麼樣去依賴?所以他會知道原來空性是不能依賴的,那在空性不能依賴這樣的慧觀中去做一個止的狀態,所以三種其實是對本覺的了解程度不同,然後下去練習止,但三種其實定境都可以很深。

Amy師姐:老師,那佛是否連無所依之止都要捨嗎?

華東藏:是啊!所以止是一種技術,你們要了解止觀的止是一種練習可以得到的技術,比如說你要去上台演講的時候,一般人開始會緊張,然後老師就教你說:「你就只看前面的某一根麥克風或你看著地上或怎麼樣,讓自己的心念可以專注地依靠在某個地方來做依止,這個時候你會渾然忘記自己的緊張,希望跟恐懼也會不見,這時候你就可以開始表達自己想說的東西,那無所依之止就有點像說,演講的時候我很緊張,因為我只看到我自己本身,怕我自己表現不好,內心是很紛亂的,那有所依之止是心已經定在一個地方上了,那無所依之止則是心沒有定在一個特定的地方上,我可以一下定在你的臉,一下定在阿城的臉,一下定在這整場的群眾之中,我的客體可以一直不斷的變,所以你不用去依止特定的人事物來維持你的穩定,即使今天沒有觀眾你也是很穩定,所以不管是一個人、十個人、一百個人、一萬人的演講,對你來說都是一樣的,這就叫無所依之止,所以你發現人的定力是可以去訓練的,所以它是一種技術。那既然是技術就要勤加練習,你才會愈來愈熟練。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文讀書會摘錄

 

華東藏:再過來我們要來談有關那個蠢修部份,這蠢修我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名詞啦!依我們一般在漢地的說法,我們會說這樣的狀態叫「昏沈」或「掉舉」,那昏沈就是在一種蒙昧的狀態,所以你在那個狀態你自己不知道你在想什麼,昏昏沈沈一點都不清明,可是好像也沒有在想什麼,這是昏沈。那掉舉是什麼?掉舉就是你自己的心念,比如說你自己本來在唸阿彌陀佛,你掉到一個你自己都不知道在那裡的一個境地,這就叫做掉舉。它的狀態比昏沈還要清明一點,但也不是在正念,我們要修行的一個狀態。

觀一:老師,那其實不管我們用有所依的止或無所依之止,只要掉進去自己沒有辦法控制的範圍,其實就算是在蠢修的範圍,對不對?就是你無所依的止你就睡著了或是你岔到別的事情去了,但是自己又沒辦法把自己拉回來,那時候其實是在蠢修嗎?

華東藏:是。那現在大家可以繼續分享蠢修的經驗。那觀一之前你很容易在任何地方一閉眼就進入蠢修狀態,要不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觀一:那應該是生理的關係吧!

華東藏:有睡著嗎?

觀一:有時候有啊!就是我覺得我睡眠的東西比較奇怪!就是可以馬上睡著,然後睡一睡會坐起來這樣。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文讀書會摘錄

 

觀一:所以這就是止的功夫要很好嗎?

華東藏:對!佛陀就發現要怎麼樣才能了解我們剛剛所講的那個東西,就是你只能做二件事情,你才能夠解脫,一個就是止,就是定的功夫,讓自己不動;一個就是觀,讓自己動,也就是慧學的部份。所以我們有的人說定慧雙修,對不對?有人說止觀雙修,其實止它的內涵就是定觀的內涵就是慧,所以我們有的人叫定慧等持,有人叫止觀雙運,這個時候就是說,你先在每個動的狀況之下,你先停下來了解那個不動的東西是什麼東西,每個階段止的程度有不同的狀態,就先停下來,停看聽一下,先停下來。然後觀就是去了解所有因緣流轉的一個狀態。

華東藏:所以佛陀在小乘的止觀、大乘的止觀、跟佛乘的止觀都有不同的開示,那這三個都可以到達不一樣程度的果位,我們講果位就是接近成佛的狀態。那以小乘來講它就是用觀出入息,就是觀呼吸來了解,幫助自己去止,心念能夠停止、定下來,那觀它就教你用觀十二因緣,那十二因緣是會輪迴,那之中會起輪迴第一個就是感受,因為感受之後就會生愛,受是指苦樂的感受,我們覺得這個東西:「哇!好苦喔!」就會想遠離,「好快樂!」就會想要擁有,那有了這個苦樂受後,我們就是愛好的、不愛不好的,起了一個愛的心我們就會去取!就我要這個我不要那個,所以種種輪迴就以此而現,這樣了解嗎?因為愛取了之後就會造業,造業之後就會開始有,那諸有就是生死的根本,所以也有人直接往前挪,就是愛欲為生死的根本,其實是從『有』為開始,它就會開始這個輪迴,所以佛陀就認為說:「啊!那要斷除輪迴其實是有方法的,就是從受到生愛這個過程截斷就好了。」所以我們之前不是有披陳過『不受第二支毒箭』嗎?它的意思就是說你身體有再大的痛苦,你只有身受而已,就只有這個身體的感受就截斷了,沒有第二支箭的心受,所以你只有身受沒有心受,所以就不受第二支毒箭的苦。比如說我們在死亡之前很多人會感受到痛苦,這痛苦你如果可以把它定在這只是身體上的感受,我心理上不生恐怖、也不生希望,我的心裡面是一樣不動的,這個時候你的心是不會受苦,這個變化只有在身體的身而已,只有在六根,那等這個六根慢慢一一敗壞散離的時候,你連什麼痛苦都感受不到。

華東藏:我們整個再複核一次,如果這個世界不痛苦的話,有沒有必要學佛?沒有必要啊!大家就開開心心吃吃飯喝喝茶,這世界多美好,是不是?每個人都合諧相處啊!你敬我我敬你,每個人都互相幫助,你也不殺蚊子,蚊子也不來叮你,這世界多美好,是不是?那還學佛幹嗎?那可是這個世界不是我們所想像那麼美好,對不對?你會常常感受到痛苦,所以才會想要解脫,那想要解脫最根本不是去想要改變別人,而是改變你自己,因為別人是不可靠的,自己才可靠,然後在分析原來自己也是不可靠的。那怎麼樣讓我們這個感受到苦樂受的心能夠定在那個安然不動的狀態?那是我們解脫的第一步,不是嗎?你心要先能定在那個不受心苦的狀態,你才有辦法去解脫這世間種種的痛苦,這就是我們要學止的原因啦!

華東藏:所以有的時候學到一半,那個綱要、那個樹還是要先把它拉回來,要不然搞到後來,你會發現:「哇!這個止好深喔!有所依、無所依。」最後它就變成一個知識而已,它沒有辦法讓你真正知道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做、這樣學習,那它的意義何在?所以你們要了解這中間的脈絡。所以修習止是有必要的,這個止可以讓我們止息痛苦,這樣都了解了嗎?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