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課前導讀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覺醒與勇氣讀書會--105.10.2

第三個覺:無我不是沒有自我,是沒有我執

*苦的根源是執著
外界永遠都有造成苦惱的各種可能,我們所能改變很有限,回應各種狀況的內在能力卻是可以培養的。佛教心理學注重覺察力的培養,希望我們時刻意識自己的內心反應,著重當下經驗的覺察力。西方心理學偏重釐清情感模式和創傷的成型過程,注意自我的發展和創傷。兩種途徑合起來,使我們對苦的成因,有了清楚的認識。

*創傷在呼應我們的我執心
造成一切苦的「我執」,根源於這個固著的「我」感,我們執著著,感覺那是真實的永久的固定的,但是這個「我」感,其實只是建構出來的東西。「感覺起來」是真實的,不是知識的建構,也和個人的想法沒有關係,而只是「感覺到的」經驗。

即便我真的感覺受傷了、驚嚇了、被人排斥了,一但深入觀察這個反應中的「我」,便會發現「我」並不是固定不變,真實的東西,其存在並無固定的基礎,我的身體、情感、心、知覺...都找不到「我」的存在。感受是真的,但把「我」當作固定的東西來抓著卻不是真的,像似一個充滿情感的泡沫,一仔細看就破了。

「我執」這種基本焦慮非常難以克服,只有讓自己的心進入一種安靜無概念的覺察狀態,才能看穿微妙的「自我」幻覺,以這種覺察力而言,打坐便是基本的修行法。

*創傷需要我們的觀照
打坐的時候,我們用放鬆接受的態度來看待我們的經驗,就能夠讓事情純然在那裏卻不予評斷,這樣的態度能夠取代內在和創傷有關的種種糾結。用接受的態度進行,慈悲的好像在培養內在的父母,而這個父母對我們是毫無條件接受的。負面情緒就會鬆懈而消失,我們便會進入有關懷心的內在空間。

自我身分猶如水泡,表面有一股張力,打坐可逐漸解除這股張力,對生活事物反應會恢復自然暢通,坦然接受生活經驗的本能,無論好壞皆然。實際上緊縮這種習慣銘記在我們每一個生命細胞裡,需要時間改變,然而我們還是先認識苦的根源是什麼,當然也要知道我們都「可以」到達生命完整的解脫之地,我們的旅程要從這樣的理解開始。

討論三:什麼是沒有自我,若我們沒有自我,將會呈現什麼樣貌?無我是沒有我執,該如何做才能做到沒有我執?

心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覺醒與勇氣讀書會--105.10.2

第二個覺:依戀修行本身也是一種執著

身為心理治療師,我在工作上看得越來越清楚的是,對於某些靈修的人而言,困難不在於靈性的追求,而在於如何體現日常的身分。

個案的體會:
*表現外在是靈修的積極美好,但是是日益嚴重的憂鬱患者。她追求靈性的方式是想超越,卻不想處理自己的種種苦惱,加上對所謂的積極、光明「成癮」的緣故。

*靈性一方面在超越世俗生活時,變得漂浮不實。另一方面則是把責任推給高高在上的權威,而在某種程度上顯得很稚弱。

*根本的改變,是我們看待生命的眼光,而不是逃避自己的人生,逃避身體與情感的經驗。

在某些情況下,靈修便極有可能變成病態的表現:
*我們會假裝自己已經具備一些靈修道途珍視的素質,但卻不自知自己只是假裝。

*「捨」有時候實際上是否定與逃避。「慈悲」變成多愁善感。

*想幫助別人是因為「強迫性的關懷」,或因自覺無價值而強迫性的犧牲自己。

*想要在心理上失蹤或放棄自我界線,也可能藉佛教的「空」這個概念來假裝。

以前,我自己也對這概念有誤解,所以一直要求自己要純潔、要虔誠,後來卻發現那其實只是一種壓抑,最後根本撐不下去。

我們心態須開放、誠實,承認自己內在的確存在著種種的問題。

「佛教很實際,你必須承認自己的心就是苦的肇因。變化自己的心,就得解脫」,訊息很簡單,但做起來卻不容易。要做,就要先認識我們內在的創傷。

討論二:您在追求心靈生活中,有過誤入歧途的情況?或者有顛覆過一直以來原本錯誤觀念的經驗嗎?

心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覺醒與勇氣讀書會--105.10.2

第一個覺: 覺醒一直藉由苦在呼喚我們

「覺醒」、「改變」可以以任何方式召喚我們,在任何時候,這種召喚最明顯的部分或許是很深的一種抑鬱---日漸感覺到佛陀所說的苦這個真相。

佛陀理解到的苦並非只是痛苦或不適,苦--是在我們經歷的事件中,感覺到一種根本的不足或無謂。很多事情,一開始覺得很有意義,投入很多精力和時間去做,後來卻覺得很空洞不足,我們會突然停下來問自己,幹嘛要這麼辛苦?金錢、地位、自尊、名聲、安全感、物質成就、自我形象、自我證實、認可、責任等種種原因不一而足,但生命終將開始堅持我們必須面對自己,承認自己給了自己很多的限制與束縛。

人人都具有佛性,然而卻深埋在我們的心裡,猶如「自家屋宅地下埋藏的寶藏」,這種亙古的記憶,可以累世延續不斷。一受到召喚,內在的某個東西一翻動,這種記憶以及恢復此一記憶的渴望,便甦醒了。凡是能夠對我們生命的煩惱提供解答的經驗,我們都會很本能的受到吸引。很多人都會展開所謂的「靈性道途」,但這一條靈性道途,是否能夠治癒我們的煩惱,還有待觀察。

討論一:一路走來,您有因「苦」的經驗而轉變了對生命的觀點?

心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覺醒與勇氣讀書會--105.10.2

導讀:將佛法融入生活的種種體驗

本書的目的:
1.釐清佛法的見地即修行法對我們心理歷程產生什麼影響作用,
 又是怎麼推動我們的心理歷程。

2.探索榮格等思想家描繪的個體化歷程,是怎麼在佛法修行的道途反映出來。

*旅程 -- 榮格,表達個體在生命中原型式的開展,也就是個體化的旅程。
    找出心理上的病因,也找出漸進的解決辦法。

*道途 -- 佛法,具有精準且有系統的方法。
    每個階段都可能浮現新課題,解決課題才能繼續前進。

*歷程 -- 心理治療,活著,其實一直在通過種種心理歷程。
    著重轉化的過程,在生活中實際體驗。

榮格個體化是開發自己內在本性,表現於生活中。
意謂清楚覺察本來的自己,不論好壞,完全接受自己,
從而讓自己愈來愈完整。
佛法雖非用個體化名詞,然提供修行道途卻對個體化歷程有極大的助力,

是喚醒自己內在本性,漸進自我轉化及自我實現的道途。兩者融合可以使兩者相得益彰。

榮格的精神分析和佛法的覺,原來有著同樣的根,埋在我們的內心深處。

人性最了不起的特質之一,願意從歷程中學習新東西而繼續成長。
我們的不足、不完美裡,有著極大的智慧。

 

心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