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九型人格 : 會議記錄 (2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文 / 讀書會摘錄

 

常不輕:老師,若了解了對方的基本慾望及需求後,而想快速的與對方建立關係,是否就是投其所好呢?

華東藏:是為了什麼?希望有好的情誼嗎?動機是什麼?

常不輕:為了建立關係。沒有特別為什麼,交朋友是為情,跟客戶的話就是做生意。

華東藏:所以第一個要了解的就是「你究竟想要幹麻?」。

華東藏:以「忠誠型」來說,你可能想「我為什麼要順從你?」,你就是希望他可以當你的靠山或後盾,或當我可以信任的對象,你要先了解「原來我內在有這樣的渴望」,所以要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先從自己內在去探討!之後才建立你跟他的關係,否則在與對方相處時,你永遠不知道你是在利益自己還是利益他人。

華東藏:以「和平型」的人來說,心中是沒有「我」的,一直都是將重點放在別人身上,所以你們要去學習跟了解到「我的想法是什麼?」,要去回想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

華東藏:「助人型」的看到一個老阿婆你想要去幫助他,就想一想「我為什麼那麼想幫助他?」「我為什麼一直想去幫助別人?」,我是希望說「我是一個好人的形象嗎?」,還是希望「大家認同我是一個善心人士嗎?」,還是「我是希望對方對我心存感激嗎?」,要去多思考這一塊,若當你這部分思考的非常清楚時,剛開始你會不自然,因為你會對自己的行為做分析,之後你就會擺棄自己原來設想的那個理由,那時再去做這樣的事情時,就會非常的自然!

華東藏:比如說:「領袖型」在跟大家說一段話,我是想控制、掌握你們的思想嗎?如果是,那代表我受到我那個假我的牽絆,所以這段話並非無心的,而是我想掌控的那個目的。

華東藏:就像「忠誠型」的人在建立關係之前,「我為什麼要去建立這個關係?」,是想討好他嗎?還是我想要他給我一點好處?等等……要先了解這一塊!因為「忠誠型」的人在很沒有信心時,很喜歡矮化自己、裝弱者,我就這麼不行了,那你就不能夠怎麼樣對我了!像歸零也是「忠誠型」,就會說「我已經這麼擔心了,為什麼先生還是要一直玩鴿子?」會先把自己變成一個弱者,以獲取對方對他的一個同情或尊重。當先明白些點後,自己就立於一個中心點,再去看九型的人格,就會發現每一型人格都有他可愛的地方,

Amy:所以說大小事情都還是自己要能很快地回到自己的源頭,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華東藏:對阿!要去覺察自己的內心到底在幹麻?你要了解每個行為都有他背後的動機,沒有一個行為是沒有背後動機的,有些是意識層面,有些是下意識,比如:出門後回想到自己門不知道有沒有鎖,忘記了有沒有鎖,回去後發現門是鎖好的,那代表你鎖門的那個過程是沒有意識的,是下意識的習慣動作。還有一些行為是潛意識的動作,要去發覺說為什麼潛意識裡面有這些東西會讓你去做這樣的行為,要去覺知到任何的意識、下意識、潛意識都已經在你全然的覺察裡面,明明白白自己的狀況,甚至連作夢都可以覺察,覺察本身是超越意識的。

華東藏:我們可以將覺察翻譯成「目擊者」witness,是看這些景象的人,並不帶評論的,一般我們說的看,是用我的思想去看,去看我這個人為什麼做這些、想這些,是用一個觀察者的角色去觀察自己而已,比如說:我現在觀察到常不輕寫字沒有維持愛眼距離,所以今天可能會近視。這就是我觀察了,但是我又有評論,然後想那我自己有沒有保持愛眼距離呢?所以是用觀察別人的眼睛同樣來觀察自己,這是我們平時會做的事情,是初步的覺察。深入的覺察是:你的內在有一個目擊者,就好像是一個錄音器或者是一個鏡子,任何事情都會映現在那個上面,所以你是不帶評論的,當不帶評論時就會變得特別清楚。假如我是Amy,為什麼我要做這些事情,我的心念閃過去哪些,它跟過去某件事情有沒有連結,那今天幫助的人他的狀況是怎麼樣,這些都會同時映現。清楚的同時,就會處在覺察的狀態,就不會有痛苦的感覺。

華東藏:跟大家分享一個觀念,我們很多痛苦,是存在過去的記憶裡面,但它就是會不斷地回朔,來讓我們繼續痛苦,這很神奇!明明是記憶中的事情,現在已經不存在了,但是因為你心理希望它存在,就會不斷去感受它。我們要不斷去回顧,去看這件事情對你來說會動心嗎?但是一次會有一次的意義。人在造做的這個種種過程,其實有很多是自己不清楚的,就拿當初愛上一個人來說,現在再來回想那段愛上他的日子,感受會不一樣,愛上他是一種無眀的狀態,愛上的是某一個感覺,實際上跟那個人不一定有很大的相關,在相處的過程裡面,也一直想要營造某種情境,那也是自己在玩的一個遊戲,只是把對方拉進來玩,不見得是你們兩個共同創造的,而是你自己希望的一種狀態,當仔細回想,才發現這中間我的心,竟然造做過這麼多,因為那個不是兩個人共同的願望,所以到最後這個願望可能會落空,落空了才發現思想造做了這麼多!先把自己弄清淨了,再回去觀察自己的過去時,有很多點的絕大部分是自己所想出來的,不見得那是實然的狀態,也會從中更了解對方是什麼樣個性的人。

華東藏:人的關係很奧妙,似乎是兩個需求撞在一塊,才成就了這樣一個因緣,但是它又好像不是完全這麼現實的關係,因為在一起時,彼此會有對彼此的期望,有感情的投注等等……,又好像不只是一個事件,這事件本身帶有著很多感官、覺受、感情或思想上的一個契合,所以很難說用一個行為本身來代表這個事件,那意思是說,我們在回顧這一件事情的時候,要把思想上面的層次分析、游離出來,情感上面的層次分析、游離出來,感官上面的層次分析、游離出來,所以要從三個方向去看待這個事情。

華東藏:我們因為這樣的不安,所以後來接受一些宗教或心理學識上的一些幫助,它其實是跟源於自己內在那一塊不圓滿、不安的地方,像這樣往外實求去做某些事情時,它無法回歸去穩定原來的這一塊東西,所以可能要先看透自己為什麼要去做這些事情,心中的安定其實是每個人都契求的,但是在做這些事情之虞,我們是不是回歸來看我們為什麼要做這些事,為什麼內在是這麼的不平靜,可能會來得更有用。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文 / 讀書會摘錄

 

(女)「忠誠型」V.S.(男)「成就型」:

這兩型的的相處是一場悲劇,通常是比較辛苦的。因為「成就型」的人比較好大喜功,比較重視自己的成功,認為自己的生活要亮眼,要能領先群倫,不喜歡屈居人後,希望自己是個能被人肯定、認同的人。而剛好「忠誠型」很需要這種一個大男人的形象,所以會被這樣的人吸引,吸引之後又很希望對方是可以保護她的,一但「成就型」沒去保護「忠誠型」的時候,「忠誠型」就會吃苦!

「成就型」的人沒有辦法去壓抑,假設你要他學會體貼,除非你告訴他「體貼」是一個值得去達到的目標,或者是說,你若不達到這個目標,將會受到懲罰,就像婚前簽協議書一樣,明文條列出規則,其實「成就型」的人很怕處罰,只要讓他知道他這麼做會有什麼報應,他就會害怕,讓他信因果就OK了!若你覺得他不怕恐嚇,就是還沒有發現他真正害怕的點!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 讀書會摘錄

 

華東藏:先生如果有外遇,大家覺得應該要如何做?是挽回?還是放棄?

華東藏:掌控型很強的人,如「成就型」他一發現對方外遇,那就二話不說將錢分好,你做虧心事所以錢分少一點,我多一點,只要掌握自己的城堡利於不敗之地就ok,那就趕快分手。

華東藏:但是像「忠誠型」的人就很難離婚,因為他們會想很多、很難決定,比如:離婚了之後,曝光會不好看之類的,一方面又因為先生是自己信奉的靠山,若這靠山倒了,自己的世界好像也跟著崩盤,又不希望這是事實,所以就很難真正做下離婚的決定,就比較願意忍受。

華東藏:「和平型」的人也會選擇苟且偷安,即使我們沒話講、沒感情,但我們還是裝做在一起好不好?至少在同一個屋簷下,不要讓孩子們知道我們的事,希望注重一切的和諧。

華東藏:「享樂型」的就覺得那你走吧!我就來去過我的生活,我要去找我的伴。所以每一個型的人會採取不同的方式。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 讀書會摘錄

 

Amy:九型人格圖形裡面,那個線路是有什麼關連呢?

華東藏:是有關聯的,深入一點時再談。大家先了解一點,這些線路之間都有它的相關性。今天先講「側翼人格」,比如:「完美型」人格會有兩個側翼,可能完美之中偏助人或完美之中偏和平,但是不會跳著側,只有隔壁兩個,有單側,也有雙側,有的人也會同時具備左右兩個,完美之中有偏助人也有偏和平,側翼會跟著影響,比如:「和平型」帶一點「領袖型」的慾望,或者「領袖型」帶一點和平的想法。

華東藏:九型人格是西元1950年才傳出來的,由一位伊斯蘭教(回教)聖者流傳出來的,目前在心理學派內所了解的,在講性格沒有超出它的,甚至比容格的理論都來得更有意義,因為它闡述的是人的基本慾望,成長的動力。

華東藏:那在學習的目標上,每一型要跟下一型人格學習,往下一型代表補充能量的方向,往上一型則是退縮能量的方向,所以要往前面學習。

華東藏:比如「享樂型」的吱吱要向「領袖型」方向學習,要開始讓自己有責任感,因為要保護人家,就會培養自己的能力,就會進步。若往後傾向「忠誠型」,則會變得沒有安全感,更逃避。

華東藏:「助人型」要往成就方面走,我們會特別希望說他在助人的過程裡面,會有一定的目的性的,這目的可能是幫助別人之後要成就一個佛土,像證嚴法師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是個很婆心的「助人者」,她是看不得人家受苦難的,本來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她就把自己變成一個成就者,我要成就一片淨土,這成就目標是誓心不退的,是不管做幾年或幾輩子都要這樣做的,不管人家怎麼批評,成就者的態度就是「我一定要達到那個成就」,而且「助人者」本來是很需要人家認同,到成就者時要人家認同的是她的結果,而不是在過程之中別人認不認同她是一個好人,已不在乎這個,重點變成我是不是成就一個真正的淨土,甚至她希望把整個地球變成慈濟村、慈濟國,大家都是像淨土一樣在遵循這些助人的理念,這就是往一個好的方向進行。若一個「助人者」一整天嘮嘮叨叨,這邊不好那邊不好的,助人的方式變成嫌人家不好,應該聽我的才對,那這就是往退步的方向走。

華東藏:「和平型」向「完美型」學習,要先從自己的完美做起,因為「和平型」真在是太懶散了,會覺得人剛剛好就好,人生為何要逼得這麼緊,可是「完美型」都一直在看自己哪裡不夠好,希望自己更好更好,就是一直去做就可以了,因為第九型你再怎樣跑都是本能主導的,本能的意思就是行為,是直接行為不透過思想的,你若往後跑,就會有「領袖型」的領袖慾,變成我很重視和諧,但我是用掌控的方式,你們都要給我和諧,沒有人可以發出異議!有掌控和平的獨斷慾,要做太平公主就對了,就樣就是退步了,要從真正改革做起,去挑剔自己有沒有懶散、邋遢的地方,有沒有不夠認真或沒去表達的地方,一一去修正這樣就會進步。

華東藏:「智慧型」的人的思考是可以四面八方、隨便亂想的,可以天馬行空的想咖啡店是怎麼樣怎麼樣的……,但是如果是要自己設立一個店的時候,那想法就會法上被限制在這一個店裡面,所有的作為跟思考,還有資料的整理跟分析,都是為了這間店的更圓滿而設計的,因此思考就會有focus,而且有行動的出口。「忠誠型」是要尋找有最大安全感的地方,而「智慧型」的人缺乏一種真正的危機意識,他一直覺得只要腦袋在運轉就可以存活的很好,當他真正有危機意識時,就會開始去選擇人生應該去從事跟思考的問題在什麼地方。所以要給「智慧型」相對的危機意識,告訴他如果你沒有去做,而只是在你的腦袋裡面思考,你將會失去一些什麼!讓他有不安全感存在。

華東藏:若「智慧型」心想「我跟這個人的關係沒有了,也沒關係阿!」、「我跟這個人關係沒有了,那是因為我沒有去做某些事情」或「我沒有追到那個女生,可能是因為我們沒有緣分……」,不會有危機感,當沒有失去這個關係的危機感時,就永遠追不到那女生!跟家人之間的關係也是一樣的,若對失去這個家人是沒有危機感的,覺得失去一個聯繫關係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我自己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那就會失去維繫這個關係的動力。「智慧型」到極端時,會有點像自閉兒一樣,就自己一個人關在一個地方算數、數石頭也可以,最好要有個伴,不然就很容易搞自閉。

華東藏:所以「智慧型」要像「忠誠型」一樣,有一個依順的對象,「忠誠型」是一個以追求安全感為實務的人,所以他最大的慾望就是要讓自己可以很穩固的生存在這個世界上,這是個很實然的行為,就是要「生存」,他通常都幻想很多不利的環境,可是「智慧型」的人都不管外面風風雨雨的,所以要他們去踏出這一步,去看實然的環境是怎麼樣,所以應該不要只是空想,要去做!做了之後才會真正踏出那一步。

華東藏:當「智慧型」退步成「藝術型」時,他退步還是想,但是變成很自我的想,所以當他進步的時候,是為了別人,因為「忠誠型」是實際上去應付不安定的狀況,可能是面對一個可能失去的關係,他會去做一些努力。而「情感型」的人是非常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我高興怎麼樣就怎麼樣!當「智慧型」覺得別人很煩的,想退回去、不想管別人的時候,就是退回去那個狀況,變得更自我,別人怎麼樣都跟我無關阿!

華東藏:「忠誠型」是悲觀主義者,就要向樂觀主義者的「享樂型」學習,樂觀主義的人幾乎是不感情用事的,他們感情是一瞬間就馬上過了,這個我喜歡,那個也不錯,不會執著在某個喜歡對象裡面,但「忠誠型」對於喜歡的對象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變,執著的不得了的人,抓得很緊!其實可能都搞不清楚他到底喜不喜歡這個人,他只喜歡那種依附的感覺,所以就要朝向「享樂型」學習,很多事情看開一點、看樂觀一點,很快就雨過天晴了,碰到有人不合理就罵罵他,他要打你就跑阿,對方搶你的位置,那你就明天四點去搶他的位置,看他敢怎樣!很多時候不要把自己當苦情女或悲情人物,要把這樣的形象抹滅掉!

華東藏:「完美型」就很簡單,要多學習去愛人家、幫助人家,看到別人邋遢、唱歌也唱得不好、音準也不準,那就去幫助他們,因為你有能力,把自己學習的經驗提供對方參考,當「完美型」一助人,就會知道他們需要這樣的人來幫助,就會讓完美有一個好的方向。若「完美型」往「和平型」走,表示他對事事都厭倦了,覺得原來這世界就是這麼爛,我就什麼都不要講好了,只要維持表面平和,所以有很多「完美型」的太太,看不起先生又不講,一切就變成假象的和平,其實她心裡早就想離開,那就是真正問題要爆發之時。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 讀書會摘錄

 

Amy:那有沒有超出這九種人格以外的?

華東藏:沒有!也沒有沒辦法定位的,每個人都可以被定位。九型人格很有趣,很難找到一種型不在這九種性格裡面,因為人的基本欲求大概就這些了!自尊心的需求、需要被重視、需要被愛、或需要渴求知識,或需要控制即掌握,通通都在這九個型裡面,而且各自壁壘分明,其中只有「和平型」跟「智慧型」很容易被搞混,還有「和平型」跟「助人型」也容易搞混。

華東藏:「和平型」跟「智慧型」兩個都有點內向,所以有些人以為自己很追求知識,其實只是追求和諧而已,所以要看自己強勢不強勢,強勢的想要追求知識那就是「智慧型」,不強勢則是「和平型」。相同地,若強勢的想要助人那就是「助人型」,「和平型」則是什麼都好!「助人型」很容易跟「和平型」混淆,因為「和平型」喜歡做和事老,所以又稱為和事老型,看起來「助人型」很像,都希望幫助別人,大家都快快樂樂的。「助人型」是有目的性的,我希望幫助他人獲得利益、獲得幫助,比較強勢或者主動去幫忙;而「和平型」是我希望他不要發出什麼聲音就好,比較被動,沒有強勢或自我的目的在裡面。遇到強勢的人就說「好好好,你的意見很寶貴,我們大家都有聽進去!」,遇到比較弱勢的就說「你也很棒,千萬不要自卑,雖然你沒有說話,但我知道你是很懂,知道該如何做的!」只是要求和諧,不會真正去了解兩人的內在為何這麼強勢跟弱勢,而「助人型」是看到弱勢就幫!

Amy:那這樣「和平型」有解決問題嗎?

華東藏:「和平型」是不解決問題的。他們覺得我只要為這世界少產生一些問題,我就功德無量了!反正我只要維持世界和平,團體保持和諧,那就好啦!我也不求自己什麼樣。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 讀書會摘錄

 

第九型:「和平型」

基本慾望:希望跟別人和平相處,不喜歡突出會覺得很彆扭,喜歡當老二。

基本訴求:我若不和善,就沒人會愛我!

深層恐懼:很怕紛爭與衝突,怕分離,怕表明立場


「和平型」的特徵:1、身材通常微胖、圓圓的。2、通常還沒開口講話就先笑,很愛笑,好像傻傻的,尷尬也笑、開心也笑。所以一般人通常都覺得他們沒有殺傷力,很可愛、很好相處,雖然也會有苦,但總是苦一下子,很快就轉化想法變得很快樂了!因為他們的人生是沒有目標或幾乎不設立目標的,比如說:老師希望大家考100分,他就覺得那考80分就好了,結果考個60分他還很開心自己有及格,連立願要考80分這件事情都忘了!他們總覺得開心就好了,為何一定要有什麼目標、成就呢?人生就是好好活在每個當下,把每個時刻做好就好,若沒有辦法也就算了!不然勒?也不會覺得沒有達到原先的欲求、有什麼關係!

若你問「和平型」的人,兩個朋友裡面覺得哪個比較好,他會很為難!千萬不要問他這種問題,因為他會很討厭叫他去說誰對誰錯,因為他不想為了一個得罪另外一個,他就會說不出來。比較想要當聯合國!假設觀一跟心星說:「我們不要理會家人了,跟我私奔吧!」,「智慧型」的觀一也許做得到,心星就會很難做到,因為覺得我們為了自己卻得罪了很多人,害很多人傷心,她就覺得這種事情是絕對不能做的,因為會使她失去很多和諧的關係!

「和平型」的人表面上都是和和氣氣的,從來都不得罪任何人,但是不要把他惹火了,惹火了之後就不一樣了,惹火了之後他們就會很固執,因為平時他們都一直容忍了,平時都是好好好,即使覺得你錯,他也是好好好,所以他壓抑很久,一但他發脾氣,就是他已經壓抑到不能壓抑「我已經做到這樣了,你還這樣,那我沒有辦法了!」,這種現象。

「和平型」的人有時候會有一種迷失,會覺得說我對別人都那麼好,我就沒有自我,就是奉獻自己,要我奉獻什麼就奉獻什麼,那為什麼我有困難的時候,人家不會這麼為我奉獻呢?就會非常抱怨,總覺得自己盡心盡力為別人做了一切,卻沒有人真正疼惜他!很多「和平型」會有這種想法,但他沒有想過他的盡心盡力有可能是人家不需要他去做的事情,沒有真正體會對方內在的需求,而沒有做出真正吸引對方的事情,那樣的話,他所做的事對對方而言只是nothing,所以當我們在與不同型的人相處,要注意到對方的基本慾望與需求,若你跟他對話或相處都與他的基本慾望沒有關係,那就等於沒有交集。

跟「和平型」相處有一個很重要的重點,就是要認真聽他們說話,假設「和平型」是你身邊重要的人,一定要認真聽他們說話!「和平型」的人講話很容易被人家忽略,常常沒有重點,因為他的話常常要兩邊圓,有時候是瑣事或八卦,可是對他來說是很重要的內容,但很容易為目標取向,如「成就型」的人忽略掉,對「智慧型」而言,會覺得不知道他們在說些什麼,會讓他沒有邏輯思考的能力,就把它落掉了,「領袖型」就更不用講了,「請講重點好嗎!」,所以他們的話是很容易被忽略掉的。若他是你身邊重要的人,要認真聽他們說話,這對他來說是一種很尊重的表現!


九型人格的修學整合方向:

九、「和平型」:想要和諧,應該-目標明確、態度積極、競爭挑戰。

這三個也是「和平型」這個型很難做到的,所以「和平型」跟「智慧型」都要立下明確的目標,要先給自己一個短程的目標,然後這個目標是要做到什麼,並且做得到,要明確一點的目標,不要是一個感覺。然後態度要積極,「和平型」很容易隨遇而安,剛好就是「領袖型」最做不到的。再來是勇於挑戰,這對「和平型」來說真的是非常大的挑戰,可以先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目標,然後再去讓他完成。

「和平型」的人應該都蠻喜歡玩電動小遊戲的,因為這是很容易達成的目標,在這種很容易達到的滿足中,他們會覺得放心,那在修學上也是一樣,多做一點目標,比如說:這個禮拜我要看完哪本書,或者我要淨心持咒幾分鐘等等……,立下一個明確目標,然後去做。不會電腦或不會打字,那就去學習、弄懂,這也是一種挑戰。只要帶「和平型」的人出去玩,他就不會一直打電動了,不然待在家裡無聊要幹麻呢?因為「和平型」的人不會一直想要去進步,覺得閒閒的就好了,最好是我想睡就可以睡,我想做點事就做點事,這種生活對他們而言是最開心的。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 讀書會摘錄

 

第八型:「領袖型」、「領導型」

基本慾望:希望自己掌握、控制一切。

基本訴求:我若無權力,就沒人會愛我!

深層恐懼:怕屈服於人,怕被人控制


「領袖型」是九型人格中,最有能力的以及最重視權力的。他們的雙重特質是:1、不畏任何的艱難,一定要把事情做好。2、對於站自己這邊的人,會儘一切能力去保護、去做到最好,像爸爸或羽翼的那種角色,舉凡我的員工、學生、家人、社團、學弟都是他的保護範圍,他就會盡全力去支持,喜歡當保護者、領導者。


靈芝:所以和「成就型」不一樣,「成就型」的會犧牲他的員工,而「領袖型」的就不會,是嗎?

華東藏:「成就型」的比較像同儕關係,比較重視及在乎他的能力是否比其他人突出,他要達到一種成就,就是睥睨天下的感覺。而「領袖型」是想「鞏固」,鞏固一個team,所以他的作為比較像一個國家領袖的特質,不會只為了一個人的成就,會將臣子做適切的安排,適合打仗的、適合輔佐的,都做適當的安排,若屬下能力很好,也願意相信、放手讓他去經營、給予權力;「成就型」覺得別人一定做不好,一定得由他來做,才是最好的,因為別人能力都不如他,所以他的自我是比較希望「自己是有足夠的成就能力」,並沒有很想要掌控別人。但「領袖型」會想要掌控別人,掌控一切的局勢,掌控欲比較強。

華東藏:越來越成熟的「領袖型」就不會只做這件事,而且他不怕衝突、困難,越困難他就越要站出來。所以在修學過程中,當他遇到苦時,就會去找出苦的原因,然後努力去解決它,不會去逃避任何一個問題!當他看見別人逃避問題時,會覺得很奇怪,為何要逃避?

華東藏:最會逃避問題的就是「和平型」跟「享樂型」。「和平型」是滑不溜丟的「天塌下來你就不要待在天下面就好啦!」「天就塌下來了,那就沒辦法阿!大家都被壓啦!」所以他也不會擔心!「領袖型」的人就認為「天要塌下來了,我們要在它塌下來幾分之時,趕快發動……去撐住,要想盡一切辦法,最後就算要死,也要找一個莊嚴的方式!」不像「和平型」隨隨便便、什麼都可以!

華東藏:所以「和平型」跟「享樂型」都是無可救藥的樂觀者,可以跟他們做家人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就算你事業失敗或……,他還是覺得沒關係,就像廣告台詞「車子壞了,我們可以散步回家」,只要一切和諧就好了!「和平型」沒有大志向,人生就是好好的、開心的過就好。但「領袖型」的人會覺得若沒有做些什麼,沒有掌控一切,就算是沒有過好人生,像失控情緒、工作疏忽等…都會使他很自責。所以會給別人比較權威的感覺,他是屬於愈強則強型,但對於弱者卻是非常同情,很喜歡去保護弱者!九型人格之中,只有「成就型」跟「領袖型」比較有自信的。

華東藏:要討好「領袖型」其實非常簡單,就是撒嬌!因為他喜歡弱者,如果對方越堅強,他就覺得對方越不需要他,我就離你更遠,若妳讓他覺得妳是他的責任,沒有了他妳就會變得很弱,要讓他燃起同情弱者的心,讓他覺得明明是他的責任,而他沒有做好,他就會很自責!可是妳若表現出「我沒有你,我也行!」,他就會想說「那就算啦!那妳就走自己的」,所以「領袖型」的人不太能夠激怒的。但「領袖型」的人不怕衝突,你可以直接跟他講事情,大家敞眀了來講,他也可以接受越吵越明朗,若你能跟他吵岀一個邏輯,他也會蠻尊重你的,用這種方式對他,他能夠尊重你,但不會喜歡,要用撒嬌的方式,他才會真的會喜歡你。

Amy:為何「領袖型」不屬於思考型呢?

華東藏:他們做決策不是用思考做決策,是用直覺(本能)做決策。若突然發生什麼緊急狀況,需要有人趕快出來領導大家做事,那個人一定是「領袖型」,思考型的會去想現在到底是什麼狀況,我要先了解一下、蒐集情報!「忠誠型」的會一直處在很恐懼的狀態下。第一個跳出來的一定絕對不是從思想出來,一定是從本能出發的人。

靈芝:那「完美型」的人當領導人呢?跟「領袖型」有什麼不同?

華東藏:「完美型」的人是隨時隨地,憑著本能的直覺在看什麼東西不夠好,要一直改革。他也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要一直改革自己,所以他的能量是隨時都在用的!「完美型」的人其實並不想支配別人,他只是常常想要嫌棄別人而已,最好不要出現在他眼前。有對看病的夫妻,「完美型」的老婆是38歲,老公40多歲,我跟她說她就是對很多事情都不放心,覺得兒子功課不夠好,家裡擺設……,耗損太多。她就說「對阿!而且有一天我睡覺的時候,還發現我老公身上有老人味,我就叫他再去洗澡一次」,「完美型」就是一直覺得週遭的是不乾淨、不夠好的,都很不順心的感覺,但並不想支配別人。

華東藏:而「領袖型」的支配欲,是這個環境都需要大家乾乾淨淨的,所以身上有味道就趕快去洗一洗,是要控制你符合團體裡面的特色,符合團體當下需要的,不是他自己個人,他是要掌控所有狀況,所以基本需求是不同的。

華東藏:簡單說,「完美型」希望身邊都沒有人,「領袖型」希望旁邊都是可以用的人,他的自我是希望可以掌握所有,包含自己的情緒、慾望,包含所有人的理想都是他的掌控範圍,甚至連他的生死他都希望自己掌控。「領袖型」的成長過程會比較孤獨一點,因為大家會比較喜歡同儕,輕輕鬆鬆的。


九型人格的修學整合方向:

八、「領袖型」:想要權力,應該-隨遇而安、放下焦慮、信任別人。

因為「領袖型」的人一直很想掌控,如果他可以隨緣、隨遇而安,那他的焦慮就會自然而然變得很低。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 讀書會摘錄

 

第七型:「活躍型」、「享樂型」

基本慾望:希望是自由自在的,不要受到任何管束,我要開的玩。

基本訴求:我若不做開心果,就沒人會愛我! 

深層恐懼:很怕被束縛,或被框架架構住,怕無趣

 

隨時隨地都讓自己很開心,像小鳥般跳來跳去,碰到不開心的事情就馬上轉念,馬上換方向不要去接觸,所以也不容易感受到痛苦,覺得人生沒什麼痛苦,即使失戀了,也不可能讓自己哭好幾天,心想「一定是那個人不懂得欣賞我!」、「是他有問題!」。若「智慧型」愛上「享樂型」,那便注定不會有結果,因為「智慧型」的思考是慢工出細活,當他都還沒思考清楚是不是真的喜歡這個人時,「享樂型」已經不知道跳到哪個地方去了,兩個人就很難有交集。

圖形上面寫多面手是因為:他們學習通常是很快的,但每種事情都只要學習一點邊就好了,不求深入。以學鋼琴來說:彈個「小星星」很簡單,當學到彈「給愛麗絲」時,他就開始覺得痛苦了,不喜歡下死功夫。

他是屬於思考型,他們的思考是一直放在尋找樂子,比如聽到一個觀念很有趣,他就馬上吸收了,對他而言這樣就很開心了。但他的不斷思想是一直在“跳”的—跳躍式的思想,尤其想到一點點不開心的事,就會馬上跳到別的地方去了,就不接下去想那個會覺得不好的事情,不想面對。所以思考比較短、不深入,若讓他思考的再深入一點,他就要哭了!

「享樂型」的房間通常不會太乾淨,一些比較凌亂的東西,他就會箱子蓋著或用布遮著,就是不處理區,所以外表光鮮亮麗,但裡面卻很多不處理區,所以他思想裡面曾經遇到的痛苦,他也是一股腦兒塞在裡面,不去處理就不會痛苦了!小說裡面的周伯通就是很典型的這類型,就是不正向的去面對人生中的苦,這就與我們前面說的人要成長就根本牴觸,所以一直在思考「享樂型」到底能不能成佛。

他們有一個優點,就是執著比較少。如果他們愛上一個對他一點反應都沒有的人,他們可以馬上就轉移,不會執念在「我已經做這麼多」或「我要做更多來……」上面。在你面前跳跳跳幾下,發現你沒有反應,那他就跳到別人那看看,不會執著在這邊一直跳跳跳,但就定力不夠,要讓他學習堅持。


觀一:若讓他知道什麼是絕對的自由跟快樂,是否可以讓他產生比較多的動力跟定力呢?

華東藏:但他不願意接受短暫的束縛,假設跟他說「你將來要得到真正的自由自在,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短暫的束縛」他會願意嗎?這是有違背他原來的個性的!可能時間要拉長一點吧!

觀一:讓他跳到沒辦法跳,當她發現怎麼跳都不對的時候,才會停止跳吧!

華東藏:他們的修學方向是要腳踏實地、按部就班的去做,三思而後行!但這不是他所熟悉的,所以可能也是要有相當的成熟度,可能真的是跳不動的時候,每一步就會比較有感覺,要不然都是很快就過去了。


九型人格的修學整合方向:

七、活躍型:想要快樂,應該-忠誠踏實、盡責小心、三思後行。

「活躍型」的人這輩子大概都不會去思考到修學方向所寫的這幾個字,其實就是把速度放慢,因為「活躍型」思想的速度非常地快,把前因後果思考一下,因為念頭動得太快,並沒有很仔細去思考一件問題,除非對方很確切的拋出來「這是個問題」,要求現在要解決,這時才會認真去思考這個問題跟怎麼解決,不然的話,就覺得沒事,可以落過去就落過去。這個部分也會對兩性關係產生很大的困擾,因為對方會不知道你究竟有沒有重視他,所以要慢一點,多想一想。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 讀書會摘錄

 

第六型:「忠誠型」

基本慾望:希望自己是被保護的,有強大的後盾,希望自己是有靠山、是安全的。

基本訴求:我若不順從,就沒人會愛我!

深層恐懼:處在未知、不穩定、不安全的狀態


他們的個性很有趣又多變,源自於從小生長環境裡,得不到一個真正全心的、愛的照顧,所產生岀的沒有自信。他們在這種不安全的環境裡面,會希望有一個後盾,所以儘量表現自己是很弱勢、很順從的,這樣我才能得到保護。所以常常很容易先謙卑自己或矮化自己,用覺得自己很笨、很醜、什麼都不懂的方式,去表達一種弱勢的身分,以尋求後盾。但是在學習之中,慢慢有能力後,又會覺得這個權威是不可靠的,這後盾不夠強大,這時就會去挑戰權威,所以是種很極端的人,一方面是很謙卑順從的,一方面卻又會很想挑戰這權威到底行不行,是極端的個性,所以說釋迦摩尼佛一些特性跟「忠誠型」很像。

「忠誠型」的人很可愛,通常「忠誠型」的女生都會表現出很嬌憨的感覺,很像傻大姐。「忠誠型」還有一個特點,他們的眼神常常是遊移的,偶爾會死盯著你看,但大部分都是遊移的,對自己內在是十分的沒有信心、自信。所以什麼事情都會先想到最壞的情況,先把自己嚇死,就再也不怕別人嚇了,所以也蠻有人生智慧的。內在明明很膽小害怕,外在卻又表達自己什麼都不怕,個性相當多變。他們是悲觀主義者,總想「像我這樣一定不會有人愛我」,從小就不是很受重視、覺得很不安全,從小就認為我若不好好的去依順這些外來環境,不逆來順受的話就無法好好的存在,心中有很深的不安全感,所以會很容易猶豫不決,很難決定要做或不做什麼事情,甚至連吃什麼都可以想很久。


吱吱:悲觀主義是不好的嗎?

華東藏:悲觀主義者認為這個世界是不安全的,所有人與他都是敵對的,潛意識裡覺得說大家都是對他不好、有敵意的,在無法判別是敵是友之前,就會覺得非常不安全,所以必須要找後盾、靠山,這靠山有可能是強而有力的丈夫或者團體、公司或宗教,在他背後當有力的後盾,若沒找不到就會覺得漂泊無所依,若有所靠就會覺得得到暫時的安全,因為「忠誠型」是用思想去感受,所以腦部動個不停,不斷的在思考「這個人可信任嗎?」、「我可以靠這個人嗎?」總是不斷的在想,別人可靠嗎?又為什麼要對我這樣?隨時都處在痛苦之中。所以他們也會悲天憫人,覺得這個世界都是痛苦的!

華東藏:我姐姐就是「忠誠型」的,之前想說他工作那麼辛苦,我想要岀旅費帶她去日本散散心,她卻說:「我不知道耶,這樣好不好,我要考慮看看。」面對好康的事,她還很猶豫不決、不敢決定。心想說:「這樣好嗎?」「你是什麼目的呢?」「你是想取悅我嗎?」「你是有錢沒處花嗎?」就開始想很多,又想說「萬一沒在工作崗位上,其他同事可以代理的好嗎?」,所以「忠誠型」是相當沒有安全感的!但他一發起狠勁來,也會是言出必行的人,發願要成佛,也是很快就可以成佛的人,非常堅決!給他越不安定的環境,他就會越想安定。

華東藏:「忠誠型」一天到晚都在吃苦了,所以要學習的不是吃苦,因為他們是悲觀主義者,所以從出生到現在都是處在苦之中,認為人生就是這麼苦,所以要給他們的反而是反向:什麼才是究竟的安樂!讓他們去體會什麼才是真正的快樂,怎樣才能真正不用擔心,學習安定、冷靜理性、不要感情用事。當「忠誠型」成長了,慢慢在關係中找到安全感時,他是很可靠的朋友,所以有一個「忠誠型」的朋友或下屬,是很幸福的事情,但要忍受他隨時會質疑你的作為。他們也蠻歇斯底里的,但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要到年紀大一點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是一個會歇斯底里的人,所以要了解一個「忠誠型」的人要先讓他喝醉。


九型人格的修學整合方向:

六、「忠誠型」:想要順從,應該-冷靜理性、不感情用事。

「忠誠型」的人,其實也可以變成一個心機很重的人,只要他願意認真去思考、觀察,他就會發現原來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因為他是一個天生的悲觀主義者,已經把最不好的狀況都盤算好了,所以當在往回推的時候,就會覺得人生很幸福,要有這樣的想法,第一個就一定要冷靜、理性去看自己能操控哪些狀態,然後不要感情用事,因為當他們一不順心,就會覺得很煩躁,九型之中就「忠誠型」最容易煩躁,別人還不一定看得出來他們在煩躁,是自己內在不斷的在煩,別人問他都說沒事。

「忠誠型」的人想要尊重權威,卻又想要挑戰權威,所以很容易患得患失,是最容易猶豫不決的一型,若願意冷靜、理性一點去思考的時候,會比較有個出路。然後要學會「信任」,因為最大的危機是「無法信任別人」,無法相信會有人是對他好的,,也無法相信這是世界是安全的,所以要先把這種信心找出來,就會成長很大。「忠誠型」的人很重視別人的言行是否合一,若對方說的很好,他就會去觀察對方所做的,若不是說的那樣,就會看不起他。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 讀書會摘錄

 

第五型:「智慧型」

基本慾望:希望自己是一個知識非常豐富的人,很有能力,沒有他解答不出來的問題。

基本訴求:我若不思索,就沒人會愛我!

深層恐懼:無知與無能!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懂。


「智慧型」的人性格上有一個很大的問題:跟人的關係是疏離的。因為他一直在腦袋裡面轉,所以很難跟人建立一個真實的關係,可以想像一個外星人的樣子,頭大大、身體小小的,擁抱一個「智慧型」的人,等於擁抱一個虛殼,所以要跟「智慧型」相處而能很親近,重要的是你也要有智慧,不然他跟你的談話會言之無物,使他覺得索然無味,很容易就沒有樂趣而閃神了,會變成他跟你說話、看著你,但腦袋其實一直想著其他東西。

「智慧型」的人在情感跟人際關係的感受上特別有障礙。他會去分析人之所以會在一起,是因為什麼因素,「智慧型」的人非常需要有自己一個人的空間,當他思想比較亂的時候需要一個人靜靜的思考。帶著一點點冷漠的特質,很多「智慧型」能力很好,但比較適合單獨一個人運作勝於小組團隊的工作。他所發問的問題都是有組織,並非源自於一個感覺或天馬行空的亂問,而是跟源於前面的知識背景,發現裡面的邏輯有問題或不合道理之處才問。「智慧型」的人是相對比較自閉的。「智慧型」的痛苦就是給他一個想不懂的答案,讓他用所有的腦力去激盪,去找尋所有的資料,然後去仔細去思考,這問題的真意到底為何。


Amy:那不是非常費神嗎?會不會勞碌過度?

華東藏:他們不怕費神,甚至於以費神為能量,但千萬不要干擾他們思想。「智慧型」不至於勞碌過度,因為他們相對比較清心寡慾,比較清楚能量怎麼用。一般容易過勞死的應該是「成就型」,因為他為了一個目標達不到,會拼死拼活去達到。


九型人格的修學整合方向:

五、「智慧型」:想要思索,應該-自我探索、堅持心願、愛人愛己。

「智慧型」的人要學習自我探索,不是探索外境,是要對自己做探索。然後堅持自己的心願,所以「智慧型」的人是要立願的,要設立一個目標,因為「智慧型」的人不容易有目標,會將目標邏輯分析,去想我要立目標是為了什麼?萬一我不這樣的話會有什麼結果,就常常胡思亂想就對了,想到最後就變成想多於做,很容易變成一事無成。所以要先立願想要證到什麼程度,例如:我要把般若部的精華或法華部的精華在今年度讀完,然後將這些東西邏輯性的吸收、分析,最後變成自己的智慧。涉獵要有計畫性,不要隨便到處亂看,這邊看一點、那邊看一點,這樣子不會有進步的。

「智慧型」的人,最缺乏的就是愛,要學習愛人愛己。他們也不太愛自己,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可控制的,只要給它什麼它就會怎樣,多吃一點就會胖,少吃一點就會瘦。然後也不太容易將心比心的去愛別人,所以要多學習「感受」。「智慧型」必須去了解情感跟關係是什麼?為什麼我的人生裡面只有思想?


觀一:去學習情感跟關係,不是還是從思考出發嗎?

華東藏:因為你所擁有的能力跟模仿,只會透過思考,所以一定仍是用思考去體會情感,去研究相處的距離或者相處的時間,對情感來說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可以試著用很多方式去剖析很多的關係,你們的情感絕非像「情感型」感受到的那種,但可以去了解這個層面。

常不輕:「忠誠型」為了追求安全感,會想很多不利的事情,但「智慧型」也是在想,但想的這些跟「忠誠型」是不一樣的嗎?

華東藏:嗯!「智慧型」不是一直在計較自己安不安全,他是想要「理路清晰」。他們在探求任何事物時,都會覺得這個世界我不清楚,我要清楚我才能告訴你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所以他很少透過真實的感官接觸去體會這世界,他都靠透過知識、條理化的思考、邏輯性的思考去了解,所以在思考事情時是隔著一層紗的,不是很直接去感受,所以要把他拉出來,讓他真正去碰。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 讀書會摘錄

 

第四型:「藝術型」、「情感型」

基本慾望:我希望與眾不同,我不要和別人一樣,我要有自己的光彩。

基本訴求:我若不獨特,就沒人會愛我!

深層恐懼:沒有任何才華或完全沒有人要理他


「藝術型」也是非常好分辨的,非常獨特。因為他們是非常隨心的,我的心情是如何就是如何!他們無法不遵照自己的感覺而走,總是從心去感受,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們通常也都會具備有特殊的才華,如:畫畫、唱歌或跳舞,很會幫助人也是「藝術型」的一種特質。他們的助人是為了自己,高興幫助就幫助,不高興就不幫助了。但「助人型」是看到有人需要幫助無法不幫。

「情感型」的人有一點像是喪失掉一半靈魂的人,常常像行尸走肉,似乎有很大的失落感,好像這輩子都不知道是為了誰而活,一輩子都在追尋某個找不到的靈魂的感覺,一直都想找一個好的伴侶,能夠讓他的生命更完整,但卻一直沒辦法找到,所以有的會寄情於聲色之中,有的會寄情於菸酒之中,或寄情於藝術創作裡,只有在那裡面才能感受到自己生命全然地情緒的熾熱,所以他們的內心是波濤洶湧、翻滾不停的,所以他們要去感受苦應該是蠻容易的。

「助人型」、「成就型」、「情感型」這三種都是從「心」出發。「助人型」是很容易感受別人需要幫助、痛苦的心,就會想要去幫助別人。「成就型」認為我一定要有所成就,人家才會尊重我。所以他也是非常注重心的感覺,成就對他而言不是一種本能,也不是一種思想,只要證明我是個很有能力的人,人家才會愛我、尊崇我,我想要成就感那種感覺,也是一種心的感覺!像「和平型」也希望被愛,但他不會需要一直去證明自己值得被愛!因為他是屬於本能型,所以對他的愛講太多也沒用,做就對了,行為上讓他感受到你真的在乎他,那就夠了。所以這三型很重視別人的眼光,成就跟助人都是需要別人的喝采!

 

九型人格的修學整合方向:

四、「藝術型」:想要獨特,應該 -愛心關懷、開放傾聽、樂於助人。

※ 「藝術型」是為情緒所苦的人,沒有辦法克制自己的情緒,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克制自己的情緒。修學方向要多去關心別人,他們原本就是個有愛心的人,很有感受、很感性的人,若不要將這種感性放自己身上,放在別人身上,去感受別人的苦,開放自己的傾聽能力,樂於幫助別人,就會覺得自己越來越受到別人重視,而且是個很獨特的治療師。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文 / 讀書會摘錄

 

第三型:「成就型」

基本慾望:希望有所成就,希望得到別人的讚美、欣賞、認同。

基本訴求:我若沒成就,就沒人會愛我!

深層恐懼:如果自己變成一事無成,人生就完了!


「成就型」在社會上很容易看到,社會上有所成就的人幾乎都是「成就型」,是最明顯的!他們非常積極進取,立訂目標之後,不達目標誓不甘休,所以幾乎感受不到什麼叫做快樂。像之前老師問大家怎麼樣叫做快樂?空城計就答不出來怎樣他才會快樂!問他怎樣會不快樂,他才會回答!所以他才發現自己從小到大一直都在立訂目標,達到目標就快樂,但第二個目標很快就來了,又陷於追求之中了。簡單來說,「成就型」是每天都在為自己設立下一步的目標,所以很難放鬆。而且無法叫他們不要設目標,沒有目標他們就沒有動力!

所謂的目標就是我們會去前進的動力,像求智慧就是「智慧型」的動力,若你叫他不要回想腦中的記憶,不用唸書、求知、當個傻子,那他就不知道自己要幹麻,人生就失去動力了!所以「成就型」要吃的苦是:當他設定目標,而不讓他去做,對他而言就很苦!然後在成就這個目標過程中所受到的阻礙,也是一種苦!就像「助人型」,若你規定他從今開始不許幫助任何一個人,這樣就是讓他們吃苦了!要他們不做生命原型個性裡面設定的目標,就是一種痛苦!要「完美型」不要去看任何人包含自己的錯誤,要把大家都當成非常好的,沒有什麼值得批評的;要「和平型」每天就搞衝突、去爭自己的權益、上街頭,這都是會讓他們很痛苦的!相對來說,從來不知道什麼是不快樂是「和平型」。


九型人格的修學整合方向:

三、「成就型」:想要成就,應該-勇往直前、果斷行動、言出必行。

所有型的修學方向是逆向操作,只有「成就型」是順向操作,因為他們的氣太旺盛了,沒辦法逆他。中醫的五行學說中,或某個能量太弱的時候,應該要扶助它,比如說:氣太弱,是不是應該補充!氣太強的話,就要用「洩」的方式。若氣是旺極,非常滿的時候,就不能用「洩」的方式,要「從」它。就像快鍋一樣,快鍋有個洩氣閥,在快煮好的時候,要打開洩氣閥讓氣從那衝出來,氣旺極的人就像這樣,若不從它,死命的給它壓住或將蓋子打開,會有爆炸的危險。像空城計這樣氣焰囂張的個性,別人無法指著他鼻子說他不好的,所以要從他的個性,跟他說他能力這麼好,若能再多做一些什麼那就更好了,要用鼓勵的方式幫助他設立目標。若跟他說「佛說一切皆空,不用設立目標,這世界不需要有成就,將成就感放下就是最大的成就了」,那就完蛋了,他想:不要有目標我要怎麼存活?怎麼修學?所以他是沒有辦法沒有目標的。

那如果是虛到極點的,氣是弱極的人則宜「去」之,只剩一點點氣了,那就不要啦!因為已經弱到極點了,再怎麼補強也沒有用了。比如說:自我已經爛到不行、完全沒有自信,那就把這個自我丟掉就好了,就像過去的覺勇,已經覺得人生非常破碎跟絕望,已經弱到極點了,這時就不要這個自我了,因為它已經爛掉了,就將它丟掉,就變成一個新的自我出現。若當「助人型」遇到像這樣的人,當他們生活已經過得很不好時,就要強勢一點去取代他的生活,重新幫他建立生活的規矩,這也是一種教育式的幫助,去取代他的自我,當強勢的自我出現時,他才會開始有根,有個可以依附的地方,故弱極宜去之。

虛不受補的人,則讓他通就可以了,虛不受補是因為無法吸收或滯留在某個地方,導致氣積不通的關係,所以要先宣通。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 讀書會摘錄

 

第二型:「助人型」、「全愛型」

基本慾望:追求愛人與被愛。

基本訴求:我若不助人,就沒人會愛我!

深層恐懼:沒有人愛、不被認同或不被別人需要。


若「助人型」有一天發現世上沒有人需要他幫助,每個人都活得比他更好,就會去想我存在是為了什麼?好像自己就不需要存在了!所以「助人型」在社會上是汲汲營營於付出與服務的,對別人的需求很敏感,但對於自己的需求卻非常不敏感,幾乎是很沒自我的。不成熟的「助人型」在大家明明都有很多苦,而不找他時,而覺得很煩惱,感覺不被需要、很寂寞!在什麼事情都不需要他去做或操心的時候,會徹底地、深深地感覺到自己的空虛!

所以「助人型」的苦在哪裡?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與掌聲,越不成熟掌聲的需求越明顯,越成熟掌聲的需求就越隱藏,但基本上都有需求與掌聲在裡面。所以宗教團體中這樣的人很容易被鼓掌、稱讚,心理就會慢慢有一種要做好這個角色的心出現,所以「助人型」的人是非常容易助長這個自我的,因為幾乎沒有人會去牴觸他不好,因為很少會對熱心公益的人說:「你多管閒事耶!」,更何況他做的事情是對人有幫助的!但很多時候是熱心過度,很多不成熟的全愛型會認為「你們要聽我的!」「這樣做就對了!」「你自己絕對做不好的啦!讓我來幫你吧!」「你就坐那邊,什麼都不用動」,所以非常不成熟的「助人型」是非常跋扈、威權的,會覺得只有他做的是最好的,別人做的都是不對的!Amy:「在團體裡頭,這會被稱做:『善霸』。

相對的;成熟的「助人型」對於掌聲的需求是會越來越少,是因應別人的需求而出現的,別人不需求時就回歸自己圓滿的內在,是不需要一直出來透氣的。「助人型」很怕內在的空虛,因為他很容易汲汲營營的在忙於別人的事情,萬一別人不需要他,他就再也不知道自己有什麼用了!所以他的苦是在於「內在的空虛感」!

以上這兩型,自信心都不高。「完美型」認為:我很努力的,但我也知道我不可能完美,但我還是要求我要儘量做到完美!所以他心裡是很怕被批評的!而「助人型」的人,一直覺得我就是要幫別人做什麼,所以本身的自信心就不高了,希望用很多善行來獲得肯定,不管是別人心目中的肯定、團隊中的肯定,或者是佛教思想裡面的肯定,要的是肯定感,就不斷的用各種方式去行使善的行為讓人家認同,藉由這種好來鼓舞自己的自信,所以內在信心是不足的。

不夠成熟的「助人型」比較有問題的地方是,若他結婚了,家庭方面會顧不太好,因為他會太過熱衷於做外面的事情,就忽略掉夫妻、親子關係,因為很多時候家庭生活是很平凡而且少掌聲的,他會想辦法去外面獲得掌聲,外面的人對我是這麼認同,回到家卻不被太太認同,心裡就會有這樣的苦。所以若想要讓「助人型」待在家,就要每天給他掌聲,他才會每天都很開心,覺得一切付出都值得的。每一型到很成熟的階段時,看起來都差不多,都很圓融、毫無暴戾之氣,而越成熟時要的東西就會越精緻、越精細,才發現原來這些東西都還是架構在需求認同情節之中的,要慢慢去發覺自己內在這些東西,要很精緻精細的去看,越成熟時慾望會越來越微細,微細到一般人都無法察覺到有慾望。


Amy:以前有討論到「沒有自我不等於無我」,以前錯誤的觀念認為,利他或幫助別人是學習大我,然後就會把自我(小我)慢慢忘記變成無我了。

華東藏:「小我」不見就變成「大我」了,以前第一堂課就有談到:「假我」是思想意識造做的那個我,是個性去初步了解的我,為何稱為「假我」,因為它是做不得主的,它想怎麼想、怎麼感覺、怎麼痛苦,你是無法改變它的,你會隨著這個我的反應而苦樂增浮沉降不同,是做不得主的。第二種是「神我」,修行的很好之後,覺得這世界或團體是我創造的,我擁有這個團體的掌控權,我是一家之主等等……,當助長了自己這個部分,會認為沒有我是不行的,因為我已經不是原來那個自私的小我,而是變成大我了,我都是為了全世界在著想,連吃個水果也心懷宇宙,這就是「神我」,很多人就會因此而迷失在這個很美好、偉大而該受尊崇的我裡面!若再有點神通,那就更好了,神我就會更加強成認為我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有些是會認為自己吃素或拜佛就比沒吃素拜佛的清高或者罪業輕,覺得自己比較尊貴的感覺,也是神我的一種表現!但是已經比假我好,至少已知道該做一些比較對、比較好的事情,比自私自利、整天沉浸在自己私慾之中的人來得好一些了。


九型人格的修學整合方向:

二、全愛型:想要助人,應該-自我克制、持之以恆、深度思考。

 要克制自己一直想要幫助別人的那種熱情,助人的熱情。持之以恆就是我在做這些事情是有深思熟慮的,我不是為了我自己開心,或人家認同我而去做這些事情,而是這件事情真的很值得我們去做,做得時候要深度去思考「這樣做的意義何在?」,有時候幫助別人也可能是害了人,以前我們醫生就有討論過一個觀念,若一個醫術很好的醫生,三兩下就將病人的病醫治好了,病人在這個疾病中就會無法得到思考的機會,比如一個認為人生就該衝衝衝的人,當他生病時,就是身體在告訴他不能再一直衝了,要給身體適當的休息時間,結果他還沒有得到這個警訊,醫生就將他治療好了,這時候他一定又繼續回去衝,也許過不久就什麼病都來了,結果變成這個醫生的醫術害了這個病人無法去體會身體是需要重視,他沒有體會到這些的「業」,是不是由這醫生來幫他受呢?

假設Amy是個醫生的話,一定是很想趕快將每個人的病的治好,但是若病人的病一直無法好呢?是不是要開始思考另外的方向,也許這個病不是單純的這個問題而已,是有更深層的問題存在。有一個老人家一定要有人扶才能走,不扶就倒下,大家應該會覺得他應該是真的無法自行行走,但他也有可能是假裝的呀!因為他有需求,想要兒女一直關心他,不扶他他就跌倒給你看,可能如果晚上偷偷去觀察他,他可以自己走去上廁所。所以要去深度的思考,去觀察這個到底是不是你幫助的目標,或者是此幫助的行為是否能讓整個世界變得更美好,若可以就做,若不行就不應該這麼做,所以醫生必須很有智慧,因為有些病人是不適合一下子就好的,有些慢性病的來源是因為他的內在出了問題,必須在這個疾病中幫助他,陪他一起度過,體會這個疾病帶給我們的思考。

以癌症來說,不是用認為癌細胞就是壞人、惡魔的態度,然後用最毒的藥去攻他,其實不是這樣子,應該要將癌細胞當成家人,然後去想為什麼今天這個家人對我不好的,它是不是發生什麼問題,是不是沒有得到足夠的愛?因為它本來是我們自己的細胞,為什麼變得不聽我們的話了?為什麼不合群了?所以有時候要退一步思考,因為有時候「助人型」會熱心過度或揠苗助長,也常常覺得事情該由她來做,認為大家應該都有這樣的需要。Amy是屬於相當成熟的助人熟,所以幾乎沒有這樣的缺點。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讀書會摘錄

 

第一型:「完美型」

基本慾望:希望自己是完美的、對的。

基本訴求:我若不完美,就沒人愛我!

深層恐懼:害怕自己做錯或變壞。


又稱改革者,因為認為世界上一切都不對、不完美,所以需要我好好的去處理每件事。因為無法很相信別人做的事情,很多事都要事必躬親。基本上他覺得自己是對的、是最完美的,為了要證明他是完美的,所以必須把其他人都看做是不完美,若別人都是完美的,相對起來他就不是完美的了!即使他不是完美的,至少已經盡力使自己成為最完美的了!他已經盡能力批評自己了,甚至對自己比對別人嚴格,但是以自己能接受的方式對自己嚴格,所以認為很多人都有錯,但當他犯錯時,他不會覺得自己有犯錯,會認為是別人的錯。

有位病人的先生是「完美型」,連她玩facebook,先生都抱怨她上傳的照片中臉有稍為歪歪的,為何不將照片轉正一點呢?太太跟我說:拜託醫師好好告訴他facebook只是玩的,不需要這麼認真好嗎?


源襄:完美主義的人,是不是正義感也很強、嫉惡如仇呢?

華東藏:會!你所說的正義感,是指有人不乖、做壞、做錯事、不守規矩等這些!他認為不該這樣,例如:對於走後門或插隊的人就會非常憤怒,認為人不應該這樣子,因為深層恐懼是怕自己萬一做壞事或不守規矩怎麼辦,所以不斷強迫自己要做得好、行得正。

華東藏:完美主義的人很容易鎖眉頭、想事情,因為容易對事情不滿,很多修養好的可能不講,但心理是不滿的。「完美型」的人生活相當辛苦,因為要求自己很多,自我要求很高,又很容易看到別人錯的地方,當別人指證他錯,他會認為這不叫錯,自有一套說詞,所以「完美型」的人是無法忍受任何批評的,會質疑對方有做得比他好嗎,是很難教的學生!

華東藏:「完美型」很少做是非分明的事,不會要嘛全做要嘛不做,他會一邊做一邊批評,除非有更大的關係破局!一個「完美型」的女生剛開始結婚的時候,一定覺得老公是最好的、覺得很幸福,嫁了之後就開始覺得先生怎麼那麼沒用,整天只會看報紙、當大老爺,心想要是我能重新回到20歲,我一定不要結婚!所以常常會後悔自己所做的決定、所做過的事情。所以「完美型」的苦在於:要求自己又要求別人,看事事都不順心的苦。

華東藏:「完美型」的人,覺得自己的判斷很精準,所以如果他覺得這個人不值得聯絡,他就20年不連絡也沒關係,也可以覺得很多人都很爛,充滿缺點的!「完美型」的人是不好相處的人,要跟他相處的第一點就是必須先認同他、覺得他是對的,之後才能談其他。那要怎麼跟「完美型」的人相處呢?其實是真的很難相處的,因為「完美型」的人也未必想跟你好好相處,除非你是一個他很認同的對象,他想跟你結交,要不然他是看不起很多人的,也不覺得跟你相處有什麼重要,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是非常完美、非常好的,所以他也只跟認同這點的人來往,所以要跟他相處,只能夠多尊重他,多寬容一點。

華東藏:他們也算是內向思考,悲觀主義的人,也比較屬於黑白主義,凡事非黑即白,對就是對,不對就是不對,家人也是一樣,和得來就和得來,合不來就合不來,沒有中間地帶。很多「完美型」成就都不錯,那代表他在事業上非常有創見,然後是非常認真努力的人,事業是他比較熟悉的部分,假設要跟他建立關係,就可以朝這個方向切入。但人總是有偏頗,一個太重情感的人絕對不會有太大的成就,很多成功的人都是六親無緣,太重視某一邊總是會有一邊顧不好、無法兼顧。


九型人格的修學整合方向:

一、「完美型」:想要完美,應該-放下拘謹、敢於創新、接受別人。

  因為「完美型」很難接受別人,不接受這世界上有可能有不完美的狀況。「完美型」的人也很拘謹,知道這個東西好吃或安全,就一直吃那個東西,不敢輕易去嚐鮮,所以他很難發現除了自己認定的完美之外更好的事情,所以「完美型」的人不容易進步,因為我就已經很好了,幹麻還進步,他很要求別人,但相對沒那麼要求自己,所以很難進步。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文 / 讀書會摘錄

 

我們很多時候都是感受到人生的痛苦,但是我們想個辦法讓它變成不苦,比如說:先生外遇了,心中就會解釋「這是我上輩子欠他的」或是「他這輩子自己造業」,那就我在還這個債、業障,一這麼想就覺得我變開心了,因為我是在做一件清洗自己的事情,好像讓自己不好的越來越少的感覺,所以我們的樂,很多是建立在不苦上面的,就是我不要讓它感受到那個痛苦,所以我就變得相對的樂,但它仍是樂跟苦兩邊,不苦不樂也仍是兩邊,單我們學習到佛菩薩所說的「非苦非樂」時,那個狀態之下就不會有苦樂之受,此時才是真正的解脫。

比如一個人中樂透,一般人剛中獎應該是會先快樂吧!後來就會開始焦慮了,擔心這些錢會不會被人家搶,或該怎麼用呢?等等……為了保有那些金錢,所帶來的又是一陣痛苦,再來煩惱要不要跟家人講,要分享還是不分享,這裡面都有很多掙扎,所以有很多人中獎之後,都辭掉原來的工作,搬到別的地方去,接下來找個不需要工作的環境,買個豪宅享受一下,不工作之後可能開始會有空虛的問題,所以世界上的苦樂感受都是相對的,剛開始以為那樣是很好,後來就變得不好。

比如一個情路超級不順的太太,看到鄰居有一對夫妻感情超好了,即使年紀很大了還會手牽手去散步,就很怨說為何自己會遇到這麼薄幸、對他不好的人,但有一天鄰居的那個先生車禍往生了,鄰居太太就變得極端的不快樂,甚至比這位太太還不快樂,因為她覺得失去了先生的照顧,覺得這輩子完了,後來還得了憂鬱症,往後的十幾年都過得非常不好。所以感情太好,將來也會變成痛苦。所以不要認為現在的感情不順,就毫無快樂可言!苦樂都是相對而說的,端賴你如何去看。問題是我們雖然知識上懂了,明明苦樂都是由內心所現,但不同的個性因為欲求不滿,這個時候你怎麼樣也快樂不起來,可見得快樂的這種覺受,所以不是用思想就可以搞定的!

Amy:那何謂「非苦非樂」呢?

華東藏:要了解「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意思是說:今天先生有緣跟我在一起,那是上輩子或這輩子我們所造下來的福氣,所以我們有這樣的因緣就好好的珍惜,但當有一天因緣盡了,也許我先走,說不定他先走,但是我們心理都沒有任何感受到虧欠對方、或者是不圓滿或後悔的想法,每個因緣都可以過得很自在,有因緣時就珍惜,沒因緣了也就沒有,會有其他因緣出現,就順著這些因緣所現,而心還是保持不動,或許你會有情緒、悲傷、捨不得的感覺,但是你中心的那個幸福感跟充實是一直存在的,此充實是一種根基的不動。

華東藏:假設今天突然生重病,從現在到快往生的這段時間,也許五年、十年,那心會做什麼樣的變化呢?有些人一得病會先否認,為什麼會是我?可能就否認一年了,一年的時間都無法接受,認為這不是他該得到的病,接下來接受治療時又覺得是一種折騰,剩下的這幾年對他而言都會過得很不快樂。但有學佛的人,會明白這是一個得病的因緣,算一算剩幾年就要走了,那我就珍惜這幾年的時間,用我僅限的能力,可以做些什麼就去做什麼,符合因緣而行。

源襄:一般人都會怕死的過程!

華東藏:就是「折磨」的這部分。其實痛覺或者不舒服,這些都是會麻痺的,若心理越在意這樣的症狀存在時,它就會越痛苦,當你不在意時,它就會變得不痛苦了!很多人無法接受痛苦,不是因為身體造成的,是由心理造成的,是對死亡跟不可掌握的恐懼感,很多人因為罹患癌症而自殺,都不是因為本身痛覺或不舒適感所產生的,而是無助跟絕望以及對未來的無法掌握的那份害怕而產生,是由思想所帶來的!

華東藏:有一份統計,很多人在未罹患癌症之前都生活的很好,但一旦被醫生診斷得到癌症,很多都很快在一年內崩潰了,認為已經被醫生宣判死刑了,所以很多人都是被嚇死了,而非疾病本身的緣故。所以西醫醫學很喜歡做診斷,但這種診斷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呢?因為這種診斷常常使人害怕,在不知道之前其實就已經懷抱這個狀態好一陣子了,那時沒什麼事,反而知道了之後很快就有了問題,所以我常常跟病人說,該做什麼治療就做什麼治療,但是不要把自己當作是癌症病患,就當是個正常人,不過是有病需要治療而已,若能用這樣的心態來過,通常都可以活得比較久,因為以前已經帶著這些癌細胞活很久了。

華東藏:所以,究竟這一件事情它本身是好還是壞,其實是很難講的,可是若一直執著在這件事情一定得怎麼樣的時候,那它不怎麼樣你就會覺得痛苦。比如說一個慈悲的人希望小孩能學好,如果萬一不幸他的小孩是個敗家子或很浪蕩去學壞,這個時候這媽媽會不會很痛苦?會一執很痛苦吧!我努力一直在做幫助人的事,怎麼被我教出來的小孩子會是這樣子,心理一定會痛到不行。陳凱倫就很明顯可能是「助人型」的,就沒有太注意到小孩子的成長狀態。「助人型」的人蠻會說教的,很愛講道理,但是有很多道理是無法符合小孩內心的需求,所以也是會有問題!

華東藏:我們因為思想限制的關係,會把某些東西看得太重要。有些人失戀了就會想要去自殺,就是把對方看得太重要;先生不要我了就想要自殺,那就是把先生看得太重要了;事業失敗了就想要自殺,就是把事業看得太重要了;生病了就要自殺,就是把病痛看得太重要了。若我們學星雲大師那樣,感受輕一點、淡一點,不要那麼在意目前所存在的狀態,不要領受它所帶來的恐懼,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活得很好,在任何不順的狀況之下,仍可以保有一顆安定的心,安定的心本身就有力量。

華東藏:人生其實痛苦是比快樂多很多的,走了也未必是一件不快樂的事,就像婚姻,婚姻真的很快樂嗎?有很多人是在婚姻中感受到痛苦的,所以離婚了反而會覺得快樂,覺得單身、自由很好。生死也是如使,生真的很快樂嗎?說不定死了更快樂,死亡之後的世界可能是更美好的,但是你一直覺得說那一定是不美好的,一定是現在比較好,所以會一直執著在目前有的因緣裡面,就會一直覺得痛苦。若不要執著,知道人生本來如此,每個人都會經歷這些過程,也知道我們這輩子所造的業,今生的這些好事、壞事或者思想情感都會被帶去下一個輩子,我們這輩子越平和,下輩子就會過得更好,所以珍惜每一段的緣分,若在這樣的想法之中,就不會特別去害怕生或死這件事情。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文 / 讀書會摘錄

人有千萬種,但血型、星座、八字將人分成數種,九型人格並非說你是這一型的人,就完全遵照像它所說的那樣去表現,但它有意義的地方在於「基本訴求」,是心理的動力。為什麼想要學佛、想要參加讀書會、想要追求事業順心等等……,這些都是有他根本的內在動機,而九型人格正好是去了解你的內在動機,沒有動機,人就不會行為,沒有目的,能量就沒有歸屬的流向的重心。就像太陽的能量是像四面八方放射,我們人的能量是有限的,若沒有目標就會散蛋打鳥,不曉得該做什麼,也沒有動力!當有目標時,就會堅持將能量集中在這個點上,能量要能集中時,必須要此目標是符合你內在覺得最舒服、最想要的狀態才行。

比如說:若學佛可以讓「享樂型」更解脫自在、更開心,那他就會願意去學佛;若打坐能讓心完全都空掉了,那他就願意去打坐。若這件事的結果可以幫助更多人,那「助人型」就會願意去做,假設他要成佛,但光他自己成佛對他來說沒什麼意義,若成能幫助大家也佛那他就願意去做。但對「智慧型」而言,若做了這件事可以讓我的智慧更通達,天下事便無所不知、無所不曉,那就是他最好的目標,就願意那樣去做。

所以不同的人動力不同,我們說想要最高的成就,智慧能夠通達,心中完全沒有痛苦,完全解脫,就要依照各位個性的盲點去處理它,讓它跟你的基本慾望是合而為一的東西,這是初步,你才會認真去學。當學習到接近解脫時,那時候個性已經被你看清楚了,了解原來那是假我在運作,就會越接近那個圓滿的狀態,那時個性已經不是重要的事情了,像「忠誠型」在接近成佛時,他的安全感是完全穩定的,心中不會有任何的不安。通常我們的個性都不是這輩子才這樣,都是很多輩子慢慢累積而來的習性。

華東藏:大家覺得在成長之中個性有沒有改變。

源襄:我覺得每遇到一次挫折時,都會改變一些,慢慢一點一滴。

華東藏:會覺得這樣慢慢改變之後,踢到鐵板的機會變少了嗎?

源襄:會阿!踢到鐵板那麼痛,下次一定不會想再去踢了。

華東藏:我年輕的時候,同一個鐵板踢了七、八次,才覺得好像不能再這樣踢下去了,故事內容都一樣,只是人換了,這叫輪迴。不斷地去接受一樣的傷害,就像看到一個洞,明明有看到一個洞,但你又跳下去,跌得很嚴重,然後爬起來。下次遇到別的地方,又是一樣跌下去。那就是內在有一個地方是沒有滿足的,若將傷口滿足了,事情就不見了。像覺勇在市場一直碰到同樣的狀況,表示你內心有某個地方是有問題、沒有解決,才會同樣的逆境一直遇到,解決了逆境就不見了。所以當你內在圓滿的時候,外在也會非常順心耶!

Amy:所謂圓滿,也是自己認定的標準,好像也沒有標準。

華東藏:內在圓滿是你心中沒有負擔的狀態,越沒有負擔就越圓,比如說:在你心中轉轉轉,轉到某件事情會卡一下,卡到的地方都是方跟角,當轉的時候都沒有任何地方是卡住的,那個就對了,那就是叫圓。

華東藏:學習圓滿有兩種特別的性質,第一個是圓,中心到邊緣都是一樣的距離(半徑相同),若把自己的心當作車輪,現在我們的心就是在外面那個外圓周上,當人生的命運之輪在轉時,心就會很不定、感到很不安,一直跟著動、轉,是很勞累的。慢慢修學後,智慧開了、定力增進了,他就從外圓周慢慢往中心跑,命運之輪還是一樣在轉,但是你跟著轉的速度是不是就慢了很多,所以即使塵世之間,煩煩擾擾的事情很多,雖然這世界是遷變的,但是你的心還是很穩定的,最後修學的目標就是到佛的境界,就是在那個中心點上,車輪轉的飛快,但是你的心是不動的,所以圓有這樣的特質。

華東藏:要達到圓滿的狀態,第一個你的心是要在中間,不偏不倚,不管命運之輪是如何轉,你的心仍是清淨如鏡,此即不動的心,是很特別的境界,他所代表的並非是無感或冷漠,冷漠代表一種負向的力道,就像有愛才有恨,但不動是在中間的,不是熱情也非冷漠,是介在他們兩者中間,即中道的精神。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文 / 讀書會摘錄


  每一種人格都需要「自重」,自尊心與他人重視,人格的特色都希望自己是有用的,或者在我認知是很有用的!也是說:我希望我的特質表現出來,我是個具有存在價值的人!沒有存在價值就不會想要存在,沒有目標就沒有動力,這是人基本的訴求、人性。所以人做每件事情都不可能沒有目的,通常都會有個目的存在。比方說:唱歌有沒有目的?唱歌通常是自娛娛人,放鬆自己,有目的有快樂才會想要去做。若覺得唱歌事件討厭的事情,人家又不見得愛聽,若是這樣想就不會想要唱歌了!

  有些人覺得懶惰不好,我應該更努力的修行,因為努力修行才是對的,懶惰是不對的,但結果通常還是懶惰!因為潛意識裡還是認為懶惰是對的,懶惰讓我很舒服、愉快、不用擔什麼心,所以目標就是我要很輕鬆、不要有負擔、責任,內在都指向讓你去懶惰,外表卻還是說「懶惰真的是種罪惡,大家應該都要好好的精進、修行」,那只是好聽的話,但內在並不這麼想!所以為何無法如外在所言好好精進修行?為何還是懶惰?那代表你心理覺得懶惰是對的!所以很多人常覺得明明我就很想去改變自己,但就是沒有辦法!但其實你沒有辦法不去做那件事情,正是你心理想去做的那件事情!

  一般來說,它是有這樣的動力流向,但只是目的性是高或低,若此目的可以加強自信心或提高尊重感、成就感,就會越有動力去做,反之則越無動力!所以可以去看看自己一天的行程,為何上網上半天,或者發呆,去想想時間是怎麼過的,心理又是想要幹麻!就會比較了解自己大部分的時間,心念都是在做什麼!只要常看到自己心理其實是想要舒服的那一塊,就比較不會懶惰下去!當你真實的目標是我不要舒服,就會去克制我要舒服的那個狀態,所以我們才要去立願,立願通常是要逆自己的個性而行使,個性導致目前的狀況,因為現在的你是不夠好的,不夠幸福、安定、快樂或不夠有安全感,我們才有動力、才需要修行,若已經達到究竟圓滿,每天都很開心、幸福、圓滿,你已經在至高點了,就不需要修行了!所以我們說佛是至高無上,因為沒有在比佛更高的了!那個地方就叫圓滿。

  那圓滿的地方有可能會往下坡走嗎?會往下坡走就不是圓滿!所以佛也是至圓至中的,就是最中心的那個點。若佛是可以成就的,比如念咒念十億遍就可以成就,那不念就開始往下掉,假設是可以成就的,那就一定會有下來的時候,所以佛是無法成就的!沒有那個可以成就的位置叫做佛,解脫你所有的束縛的那個狀態才叫佛,當下就可以成佛。但一般我們都會認為它是一個目標、成就,一直想要去達到,但會達到的就是會往下的!大圓滿的「大」,就是無邊、一切的意思。

  原本我們在修學過程中,原以為應該是有一個佛的位置,讓我們去攀爬,只要努力做10萬個大善行、一百萬個小善行,在加上念佛念咒幾次,或捐獻了幾千萬之後,應該就可以比較接近佛一點了。但達到的是「福德」,將來會使你過很好的日子,擁有很好的容貌,週遭的順報及依報都會非常的圓滿,大家都不會得罪你,只會讚嘆,但就是不會解脫!還是一樣生老病死、擁有痛苦。想要真正的解脫就是要了解這些,唯有證到般若智慧,才可能解脫!般若智慧所描述的一個方法是說「佛的位置不是成就得來的」,過程中所靠得是:了解個性中的盲點,一點一滴的去修正,修正到最後,修無可修、極度圓滿的狀態,就是佛!至圓自性。

 Amy:為了說明,所以有分等級跟層次?

 華東藏:不是,當打破思想的桎梏,證得初地之後,就會知道接下來該怎麼修了!還未證初地之前,大家都在門檻外,猜說這個門到底怎麼進去,至證初地後才開始踏入修行的門。才了解原來我們的自性眀光是該這樣的去持、立,才知道該如何修心才會圓滿,進而慢慢持續擴大,從一個觀念的圓滿到一百個觀念的圓滿,再到一個人的圓滿,最後全世界、全宇宙的圓滿,慢慢一步一步的進階。但在那之前,我們所要面對的是去了解,到底自己是怎樣的一個造做的個體,怎樣去了解個性,個性是我們自己認為的自己,討論個性其實就在討論假我,最初步的那個東西。

 華東藏:我們反覆提到每一種個性的人,所認為的「我要成佛」這四個字都代表不同的意義,只是在假我的那個範圍裡,找這個範圍裡我認為最好的東西,但還沒打破這個假我!所以必須要參合不同型的人,了解他們的人生究竟在想什麼!從他們身上看到盲點,從「智慧型」身上看到:「怎麼會認為求知是一件這麼重要的事情,人生除了智慧還有感情阿,那你的感情在哪裡?人生如果有三個面向,你只有智慧、思想而已。」在他們身上會看到缺乏的部分,然後反觀自己是否也是,進而發現自己尚有很多缺陷、並不圓滿。

 華東藏:像「成就型」或「領袖型」,都認為事情都要做、目標達成才是重點,但他忽略了在這過程裡面,人際關係的諧和,是否每個人都願意為了這個成就而喝采?還是只是自己醉心這個成就,過程血流成河也不管、在所不辭!但由「情感型」的人來看,假設要犧牲這麼多人,那我寧願不要成功!但「成就型」認為,為了成功這些人的犧牲是值得的!「成就型」會認為「若沒有我,誰來成就?」,沒有我就沒有成就這件事情,所以「成就型」的我執非常強,一切都要架構在我之上,若對我沒有基本上的利益,他是不會去做的。

 華東藏:願意為眾人犧牲的第一名是「助人型」,「助人型」有可能在眾人立拱之下,「只要一個人死,眾人就可以得救,你人這麼好,你一定要在最後一刻發出輝煌的光彩」,就願意慷慨成仁了!第二首選,「忠誠型」也會願意為大家而犧牲。

 Amy:何謂:人格特質圓滿?

 華東藏:每種人格單獨獨立成熟。所有的個性都有各自的盲點,所以我們說成佛或讓自己更圓滿、更成長的一個方向,就是把這些個性的盲點剔除!每個人的功課都不同,如:「智慧型」必須去了解情感跟關係是什麼?為什麼我的人生裡面只有思想?

 Amy:要從別人的個性當中的找些什麼來成長自己呢?

 華東藏: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然後學習。比如說:「助人型」本身可以很無私、無我,要去了解為何有些人可以很自私,又為何而自私?那這自私有必要性嗎?若他不自私是否可以過得好一點?為什麼他們這麼重視自己的苦?為何一點點不能行走就這麼痛苦?從這些角度去切入,就會了解對方的心,了解之後才能知道怎麼樣去解脫這些痛苦!假設你今天早就準備好了有一天會不良於行,我只不過是少了一些能力,我還擁有其他能力,雖然不方便,但心理不會覺得不舒服,那就解脫了這一點,但若你沒有去了解別人真正的苦,就不知道怎麼樣去幫助他們,因為你感受不到他們感受到的東西。我曾經看過某個宗教團體,安慰一個得重病的人說「這都是前輩子造業太多,才會得到這種病,要趕快唸阿彌陀佛消業障,趕快將業障消完」,這樣很沒有同理心,聽得人也會很不舒服。所以我們要很真實的去了解每一種型的特色,然後才會知道他們的苦是從何而生,否則容忍性就會不足。

 Amy:那是否是培養同理心跟內心的慈悲呢?

 華東藏:我要在此強調,已經擁有及具備的特質就不需要再去加強了,因為那幫助不大。就如同跟「享樂型」說「你要多開心、對自己好一點」;對「成就型」說「要多努力,工作要認真喔」,那意義在哪?要去討論你有困惑或困難的主題!例如對「助人者」說「為什麼一定要一直幫助別人呢?不幫助不行嗎?」去討論自私,你有辦法自私嗎?等等……。要儘可能地去真正體會對方所體會到的東西,若沒有自我就無法體會,因為你把很多東西及感官、思想都封鎖、簡單化了,所以看到苦不覺得苦,因為根本就不敏感,只是覺得這是人生必經的路徑,只要我一心念佛等……,當對別人真實的苦是沒有覺知的,那怎麼去幫他解脫呢?所以一定要先恢復自己本來的那個自我,但你要知道那個自我是假的、不存在的。

 華東藏:要先去了解自己的問題在哪裡?所以才要兩本筆記本,一本寫問題,一本寫答案。沒有問題就不會去追尋答案,一定要有很多的疑惑這樣的人才會成佛,不能總是一直認為佛經上講的或老師講的都是對的,然後我一直習慣這麼做,這都是對的!要常常在對之中去尋找疑惑在哪裡,才能真實去了解。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 文 / 讀書會摘錄


個性確定了之後,就要談論每個個性要面對的問題。每種個性都有不同的生存之道,也會有不同的敏感度與痛苦。剛提到修行應該是要吃苦的!所以唯有吃夠了「此種個性所帶來的苦」之後才能解脫。因為原來的自我,是為了保護「生存」,若不吃苦,則會一直維持原有的個性特質,然後去面對外境,拼命把自己變得不敏感,刪除掉不要的資訊,只迎接善良幸福的資訊,若個性非常成熟的,就幾乎不會有吃苦的機會。就像Amy師姐是「助人型」,總是對別人那麼好,誰會去罵她?大家都希望人家對他好,所以只有被鼓勵,沒有被批評的份。她也不重視別人的批評,認為「只要我認真付出就好了!」,因為不重視自己的苦,所以幾乎不會感受到任何苦!看似是「無我」者,但其實是「有我」的:我就要助人!

歷來諸佛都教人要行善,行善會獲得比較好的待遇,在這樣的環境下有比較多的善緣,也比較容易成就。所以「助人者」其實是很好的菩薩典範跟個性,在很多助人的團體中,肯定都是一馬當先,「助人者」是相當可貴的特質,若世上沒有「助人者」,我們就得不到很多援助。有一種苦是吃了會更痛苦;另一種是吃了會健康的,吃苦當吃補。這兩種苦的刺激源都一樣,只端賴你怎麼去解釋、轉化它!一個逆緣:健康、關係或家庭不順,這是每個人都會感受到的痛苦與不和諧,端賴你如何去解釋苦的來源,能使你成長亦能使你墮落!

不同的個性對苦有不同的解釋方式。

「享樂型」:「苦?不要碰就不會苦啦!轉掉,我去做其他事就好啦。」她從來都不真正面對痛苦的來源,用其他很聰明的方式去轉移、化解,人生多麼美好,根本不需要去自討苦吃!為何要執著在某個點上呢?所以逃避是種方法!逃避掉了就感受不到這樣的痛苦!

「智慧型」面對痛苦,會用很多的邏輯思維去解釋,比如:關係上不和諧,他就會解釋:我與對方要的是什麼?兩人不能和諧,那就不要和諧啦!那就我想我的,你做你的!但在這想法之中就忽略掉情感面的問題。

每一型都是各有千秋的,對於想辦法解讀這痛苦以便於能逃避、忘卻、不接受它,但是這苦是沒有真正解脫的!真正能解脫時苦才能變補,覺得受了這苦真是太好、太值得了!因為這苦讓我真正證到、了解了什麼!人生的意義經過這些苦之後將更為彰顯,目標跟初心都跟當初不同了!

※ 小結:

不同的個性會不同的解釋痛苦,以逃避、轉移它。但是一定要去面對這些痛苦,才能夠真正的有成就。所以找不到痛苦吃的,就不會有成就!所以為什麼釋迦摩尼佛四聖諦「苦、集、滅、道,若感受不到苦,那其他便不用講了。沒有苦,就不會有想要解脫苦的動力!所以重要的是要如何讓不同個性的人,嚐到並面對生命中的痛苦!

有篇文章說:即使想罵人的時候也不要口出惡言,當有一天想罵人,罵岀「阿彌陀佛」時代表你的修行很好,這跟吃素將素材做成雞鴨魚肉的樣子,大家覺得這樣是對的嗎?大家有試過用不好的心去說一句好話,或用很好的心去說句不好的話嗎?水應該是聽不懂人類的語言的,聽得懂或感受到的應該是你的心念吧!假設現在我們說一句很美的語言,如佛菩薩的勝號,但帶著嗔恨心去講,真的能達到本來佛號所要傳達的意念嗎?Amy師姐認為那也很好阿,至少對方沒有口出惡言,相對來說這是比較好的話,去涵蓋掉他不好的情緒,但人是敏感的,會聽得出來話中所帶的嘲諷意味,Amy師姐選擇將不好的意念模糊掉,選擇性去接受他話的表面的涵意。

某音樂教室主管聘請了一位老師,是「完美型」個性的人,教學非常認真、不茍言笑,卻看不起任何人,連多明哥唱歌都說是噪音!大家跟他相處上就越來越多摩擦,造成合作關係破裂,覺得跟他相處真不舒服。我跟這主管說:他讓妳感受不舒服,只是三五分鐘,但他自己不舒服已經一輩子了!為何我們還要同情這樣的人呢?因為我們跟他短兵相接一下子就已經受不了了,但他的心是隨時處在這種不舒服的狀態中,總是覺得這邊不好、那邊也不好,心是一直在苦之中,卻又不以為苦,總認為是別人的問題,我才是對的,其他人都是沒禮貌、沒有音樂素養,不懂得尊重老師的人!我們看他是認為他整天都身陷在苦之中,他卻不以為苦,認為都是這些人讓他不舒服的!

這也是我們這堂課要跟大家說的,他自認為的個性是:「我」是很求完美的,什麼都該做好,不對的我就要講。但其實在別人眼中,他是吹毛求疵、錙銖必較,太追求完美了!這才是他真正的個性!所以當我們真正了解的個性之後,才會察覺到真正的苦在哪裡?不會對苦一無所知,所以要去了解別人眼中的自己!這就是盲點。

九型人格有不同的動機以及理解方式,就會有優點跟缺點,若沒有看清楚自己的恐懼與需求,就永遠感受不到自己真正的痛苦,進步就不容易了!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文 / 讀書會摘錄
 

華東藏:在座有人覺得生命中都沒有痛苦的嗎?

Amy:不是說沒有苦,只是轉移的時間長短,就像照顧小孩跟公婆,很多人覺得是很苦的事,當初因為沒有經驗,剛開始會覺得有苦、委屈,但後來苦被慢慢轉化了!所謂的苦就沒有了,這樣算有苦嗎?

華東藏:這苦有造成您精進的動力嗎?

Amy:應該有,會去思考探討為什麼有苦存在,會去看自己當下有感到苦,方向跟思路會有所調整,學習如何讓心更平靜!

華東藏:你可以感受到別人的痛苦嗎?比如:婆婆身體不健康、行動不方便,若她感到很痛苦而哭時,你是否也會跟著哭或覺得很難過?

Amy:可能不是這種情緒!會去想如果我老的時候,可能要去改變這個過程的苦,生老病死,在病中無法行動的痛苦,習慣到老的時候會框住我們,

華東藏:你可以感受到別人的痛苦嗎?比如:婆婆身體不健康、行動不方便,若她感到很痛苦而哭時,你是否也會跟著哭或覺得很難過?

Amy:可能不是這種情緒!會去想如果我老的時候,我可能要去改變這個過程的苦,如:生老病死的「病」跟「死」。年紀大時對死會有一種恐懼,或是在病中無法自己行動的痛苦,為何會產生?可能是過去習慣的累積,我一定要先穿這件衣服,或者東西一定要放在哪裡!她的習慣讓我有一個很大的警覺。習慣或慣性到老的時候可能會很緊的框住我們,對年紀大的人而言,要讓她在這些慣性中去改變,是很不易也痛苦的!

華東藏:那你如何安排自己,讓自己在老的時候不會嚐到這種苦?

Amy:希望自己更有彈性。對任何事情應該保持怎樣的覺性,可以讓自己是很好的心境!

華東藏:老人家被剝奪失去行走的能力時,心情會不好嘛,這是每個人都會的!所以Amy提到的方法是,我們從年輕時就開始練習,當行走能力被剝奪時,就想:因為我老了,所以不能走了,雖不能走但還能想,不也是很好嗎?保持對於你擁有能力的彈性,不一定要求每件事情有它原有的慣性,如:我要一直很有錢、很年輕、一直擁有感情或擁有好的能力,這些東西我們可以彈性化,不需要一直擁有,是嗎?

Amy:因為產生突然的不自由,會讓自己痛苦,如:大小號就不方便,慣性中也不喜歡麻煩年輕,會造成自己內心中的衝擊,又希望自己能趕快好起來,會發現很多的矛盾情節在糾葛,我們會覺得不必要這麼去想,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想,心就會開一點!

華東藏:所以,若您在老的時候,大小便失禁,您會怎麼做?

Amy:可能會覺得就是一場教育吧!儘量去隨順當時的因緣,想辦法去克服當時的狀況。

華東藏:所以說給年輕人去弄,也沒有關係!這是個很大的進步!所以,以後您有需要別人服務的時候,也不要怕麻煩到別人,不要覺得不好意思!

華東藏:這是一個很豁達的心境,不會一直去想說「我應該保持什麼樣的狀態」,因為每件事情都會演變、遷化,所以「彈性」是第一階我們常常在談的東西,因為每個人都擁有相當執著、堅固的自我,會覺得什麼事情應該要怎麼發生、怎麼安排!唯有擁有彈性才能成為變形金剛,在每個環境中做適應,這是個很好的進步!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文 / 讀書會摘錄

Amy:當初佛菩薩在成佛的過程中,除了個性之外,跟他們發願及願力是否有關?

華東藏:發願其實是學習去發的,很多人的願望並不是真的願望,是理想或幻想。在我們現在的階段,很多人都覺得這願很美,就像選美皇后總是說希望世界和平,但未必是非常真心懇切去發,就是指願望是否有跟你相應。所以要先了解自己個性的需求,才能了解自己的願望。

華東藏:若我們說想要成佛,意指想要成就無上智慧、成為真正從痛苦中解脫的人。對「成就型」的人來說,成佛對他而言是一件成就,「我若不成佛所有人一定會看輕我,我可能就會下地獄,很可怕!所以我一定要成佛。」

華東藏:對「智慧型」的人而言:成佛是指所有思想的一種通達,所以他就會很努力去研究經文、佛所說過的話等等,從智慧中去昇華!我要成佛這句話對他而言是指「我要擁有佛的智慧!我要懂佛所懂的東西」。

華東藏:對「情感型」而言,會覺得「成佛多好!成佛就可以躺在菩薩的懷抱裡!多幸福!可以擁抱所有眾生,每天去擁抱他們的痛苦跟快樂」。

華東藏:對「享樂型」而言,「成佛是一件比現在更快樂、有趣的事情」。所以他仍是不斷追尋有趣的事,直到他覺得這件事情真是太有趣了,很值得我去研究。

華東藏:簡單的四個字「我要成佛」,但每個人認為的意涵都不盡相同!要去了解這個「願」,是否是自己本來的「我」所衍生出來、慾望的變形?小時候小朋友看到老師很威嚴,工作又很有意義,所以很多小朋友的未來志願是當老師,成為老師就是他的心願,因為老師是當時的權威者。長大後,了解到有其他更有權威的東西可以去達到,可能就變成我要成為公司的董事長、我要創業當老闆。後來接觸佛法,又轉型成為「我要成佛」這件事上面。所以基本需求都存在上,只是換湯不換藥的!

華東藏:當成佛變成個性中的基本需求所擴張變形出來的一個東西。問題來了,這樣會成佛嗎?

觀菩提:不會,因為他堅持的還是自我的東西。會變型的就不是原來的自我了!

華東藏:所以你覺得自我是沒辦法成佛的?自我無法轉變成佛?

Amy:可是人人都可以成佛啊!應該可以透過自我去學習!

觀一:如果懂得運用自我,知道長處跟盲點,應該會變成很大的力量吧!

常不輕:釋迦摩尼佛當初去修苦行,後來發現那樣仍是無法成就的,這是否算是一種改變自我的方式?回歸到中道的過程,應該算是一種自我的改變吧!

華東藏:常不輕的意思是說,我們會因為個性選擇一種偏頗的路走,走到一半會發現錯誤、會迷路,該往回走,這樣才能走回中道。每個人應該都會從自我出發,在發現盲點跟執著之後,再去修正,就會慢慢找回真正平衡點!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