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藏:觀菩提最近於FB發問了:「盲」與「無目」的差異?此典故是來自《增一阿含經》的小故事,舍利弗以無比的智慧,機智地說明盲與無目的差異,因而渡化了發問的婆羅門。將來大家智慧開顯之時,對每個名詞會有新的定義,此定義是法無定法的,是根據當下的因緣去回答。若仍執守過去的學問,其實只是一個死禪、死的學問,我們應該慢慢從死的學問開始學習,之後開發出自己本有的智慧,將會對新的名詞以及修行方法,有了新的定義與體悟!這是很好的學習過程。

       華東藏:第一期課程是教導各位從生活中了解的人生十大課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是「了解自我」,才能去修補這艘破船。第二階段是直接「捨棄自我顯本覺」,但當時很多人無法契入,是由於對自我的通透性不夠,所以無法透過這個執取的自我去透見本來,那如何透過這個我們已經很習以為常的自我去透見本來,就是要靠今天這樣的學習。所以,第一期是起點,第二期是終點,第三期以後,則是慢慢去拉近兩者之間必須學習的過程,也是實修的部分。

       華東藏:密宗的祖師—岡波巴,有個有著名的「岡波巴四法」,說明一個凡夫要如何進階菩薩直到成佛的方法,此四句偈為:「願心向法,願法向道,願道斷惑,願惑顯智」。

      願心向法:大部分的世間人,一輩子的目標都是執取這輩子的成功,社會性所定義的成功,也就是將社會上大多數人認可的成功標準,加諸在我們身上,讓我們失去自己的思考目標,變成大家所期許的那個自己。從小被要求認真讀書(修持方法),將來做個有用的人(被冠予的目標),養成了習慣:要取得某種目標,就必須要透過用功的方式,才能達成目標。而成功的人生的定義是什麼?

      自然:以前認為家庭圓滿、事業發達、夫賢子孝、兒女飛黃騰達是成功,現在則是認為能夠戰勝自己才是成功!

      華東藏:自然師姐以前所認為的成功,應該與一般人認可的成功差異不大。有的人認為,成功是不用再為了賺錢而辛苦工作!有些比較敏感的人就會發現,週遭有些人已經達到所謂的成功,但他們心中也是有許多的苦,我們卻仍不斷的羨慕別人的成功,而成功的人又羨慕了其他的人,似乎成功的定義就有了新的註解,因此我們也開始對終點的目標產生了懷疑,而佛以祂無比的智慧告訴我們,若我們努力都是為了世間的成功,心就會一直受苦惱所迷惑,所以修行的第一點,就是要讓我們認識原來的目標可能是有錯的!不要將心向世法,而是願心向佛法!「法」是了解離苦得樂的方法。若心能向著離苦得樂的法前進,就能越來越快樂了!一般人因為用了不正確的方法去認知,以致追求快樂卻得到苦果。所以第一要願心向法,讓我們能真正到達快樂的方法!

      願法向道:此道是指四聖諦「苦集滅道」中的道,可以讓我們究竟快樂與解脫之正道,要讓法能真正的向正道而行,故願法向道。在此過程中,對「道」的真正覺知就很重要,即第二期所談的部分,是不是凡事合於本覺而行?所做之事最後是否回歸無上菩提?

      願道斷惑:希望道可以斷除迷惑,何謂迷惑?舉一位學員的近況來說,因為身為業務感覺壓力大,希望可以轉換工作跑道,這代表舊有的工作並不能指引你到更快樂或更安定的生活狀態,所以就想去考取公家機關鐵飯碗,希望可以離苦得樂。但據我所知,公職人員若無特殊狀況跟理由,是無法任意調職或離開的,那若真轉換了,其實又是另外一個苦的開始,是換湯不換藥。只要心中的迷惑仍在,痛苦就會持續輪迴!所以要了解為何所用的方法無法使我們究竟快樂,就是我們的迷惑所在!另一個例子,有一個很盡責且認真在每件事情上面的人,但即使所有的事情都做得很完美了,心中仍有苦,所以就很認真的找尋解脫之道,這是很好的修行特質,但在學習解イ瑼漱隤k時,有時會遇到迷惑的點,會感覺越修行越痛苦,因為在很強力想要到達某種目標時,又會產生執取跟痛苦。有些學佛的人,剛開始很快樂,一陣子之後就覺得很痛苦,因為要開始去面對自己,而自我有很多樣貌,了解越多越痛心,這是一個過程,但是也是中途會產生的迷惑。還有一個很好、很認真的菩薩行者,在她不斷的反省自己的過程中,照見自己對於極樂世界的執取,這種執取反而會導致她不快樂。有一次假設問她,若臨終時阿彌陀佛沒來,她該怎麼辦?她就緊張起來了,苦就出現了,修行本來是希望得到善果,此時這個所執取的目標就讓她產生得不到的痛苦,這依然是迷惑的存在!所以,希望所學習的「道」能真正斷除我們的迷惑,無論於世間所遇到的因果、成敗,或者修行之後所遇的自他苦樂問題,我們一律都要斷除這樣的迷惑!此為願道斷惑之重點。

      願惑顯智:當照見一切迷惑的點時,才能了解真正的智慧為何!當能觀看到迷惑時,同時就能不為迷惑所惑亂;當不受迷惑所惑亂之時,就能自然顯發本有的智慧!

      華東藏:約言之,從世俗迷惑的心智到釐清並證悟本覺的過程,層次有四,希望大家的心都能真正透發本覺。

      Amy: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是否也是有層次之分呢?

      華東藏:沒有層次分別,當初會有這麼多偈,是要讓大家比較好記,像口訣一樣,不必太執著這些!這次進階教大家實修的方法也會很活潑,每個人都有各自適合的法,若已經有基礎的只要再加上慧觀即可。學問世人所成就的,學習時不要將心僵化,僵化的思想都會有目的,有目的同時也有了執著,要動力不要執著,不要執著就可以破壞掉要跟不要的目標性!大家想通了如何「沒有目標而有動力」了嗎?

      空城計:最近聽到一種說法,本覺就像一個水庫,看起來不動,但裡面潛藏了很多能量,當水庫閘門打開的一瞬間,水洩下來的力道是非常大的,看起來是動的,但其實水的本質是沒有改變的,所以是無來也無去的;所以,當心在本覺時,一切事情都是隨因緣而做。但是很難理解,如何讓心止在那個點,能隨因緣而動!

      華東藏:順這個譬喻來說,水庫在山上,本身具有位能,洩水時部份的為能就轉換成動能,但能量加起來是一樣的,在每個時刻能量都是平衡的,所以可以說,只要我們能全知的處在本覺裡面,不論是在因應因緣而動或者靜時,能量都是一(全部)。所以說心如何因應因緣而動,就視閘門有沒有打開,打開時為能自動轉換成動能,不打開時動能就儲存在位能中,但人卻常常不願隨著因緣而動,因為心不滿足於當下,才會一直想開關閘門,所以該提起時提不起,該放下卻又放不下。若隨時準備好,便可提可放,不會有一個自我在那邊,執著我要或不要,此為活在當下所因應的自然反應。

      華東藏:預想一個狀況,來了解什麼是沒有目標的動力。假設一群人遇到危難,只要有一個人願意犧牲去關閘門,其他的人都可幸免於難了,那麼誰才是有因緣去關的人呢?你們會不會當那個動的人呢?該不該當那個犧牲者呢?認為因緣都是別人的跟自己無關,就會養成消極的心態,這樣的想法,就不符合剛才所說,因為自己也是因緣的一部分。

      空城計:是否與所發之願有關呢?誰的願與這樣的事情有關,那個人就會自己去做!

      華東藏:在座有自願當這個犧牲者的嗎?(覺勇:我),那為什麼想去關呢?(覺勇:潛意識吧!),就想犧牲自己,照亮別人?!那妳認為你這樣的發心,有沒有一個目標?(覺勇:沒有),所以不是因為菩薩行,或有什麼功德才去做?是覺得本來就該做?(覺勇:對!),所以她的行為是沒有目的的,這樣的動力是沒有利益的取向,符合沒有目標的動力。釋迦摩尼佛在往昔時,願意割肉餵鷹、奉獻自己給幼虎當食物吃,這捨身是個性使然,悲天憫人的心智,認為犧牲自己讓其它眾生安樂,是我天職或我願意做的事,因為沒有較量利益得失,所以也就沒有後續的利益點,所以稱這樣的因緣,是不因目標所產生的動力,是直心所為!這中間我們要去思考,那是什麼的天性,能夠使他產生這麼強大的動力,沒有利益也願意捨棄自己寶貴的生命去成全別人。

      空城計:人常常說直心而為,但其實在關鍵點時,會發現其實沒那麼簡單。而菩薩因為了解一切是分段生死,只是一個緣分的顯示而已,而人其實很可憐,知道跟遇到其實是兩回事,所謂悟道跟證道其實還離蠻遠的,所以現在的我還無法體會這種無目標而行!

      空城計:以前老和尚對大家開示,開示完要回房間睡覺時,大家就說恭送老和尚,老和尚回大家說:「不用送,不用回」,原因是他心裡沒有出寮、回寮的分別,因為心隨時都處在本覺裡,所以根本不用送他,無來無去!

      Grace:我覺得無來無去怪怪的,應該是出入自在吧!

      Amy:站的點不同,其實也都沒錯!

      華東藏:Grace是站在有的一方,有來有入但是不執著,所以出入自在;而空城計是站在無的一方,所以入等於不出,出等於不入,兩件事情講得很類似,但是是在不同層次去談一件事情,都是在體會中道的一個方式!中道是非常狹窄的一點空間,就像天秤的支點,唯有站在那個點才能維持平衡,所以要學習從兩邊很粗重的心識,進入到中道那個很細緻、細微的點,很不容易,要完全沒有執著,但只要站在那個點-就是全部了!

      Amy:生活中很難看到中道的那個點!

      華東藏:從剛剛的舉例,我要見義勇為、學習菩薩道,覺得犧牲自己沒關係,是從「有」的觀點出發,是因為沒有對自身利益的追求,才會去做這樣的事情,暫時在那個點,是提起了救人的心智,放下了對世俗利益的執著。但做了之後,才發現原來是吃力不討好,不想做了,後悔的點是你又看了利益那一邊,認為對自身利益是不划算的,認為當初那個見義勇為是個愚蠢的行為,所以又提起了世俗的利益觀點,然後放下了想要營救眾生的心願,是善惡的提起跟放下,自私與不自私都在中道的兩邊,因為在提起跟放下之間做選擇,才會產生後悔的想法!

      觀一:可是,在境中才會看見自己的我執、我見,才會知道這個點我還要去突破,是否願惑顯智可以用在這裡? 

      華東藏:可以啊!若你身處本覺之中,是不會有任何迷惑的,因為所有迷惑的點,都是指向本覺,都在告訴你,你沒有處在那個平衡上,才會知道要趕快去站另外一邊,出現短暫平衡之後,又開始傾倒了,才會慢慢越踩越中間。慢慢學習之後會發現,所謂出世跟入世根本只是一步之遙而已,最後知道只是一念之差。慢慢調整自己的念頭,從粗重擺盪到微細,最後處在平衡點上! 

      華東藏:很多人認為成佛一定要先打坐,以為坐在這裡很靜很靜就能成佛。釋迦摩尼佛為何要示現在打坐七天後成佛?在祂要在菩提樹下打坐之前,祂說「不取正覺不起坐」,為何要選擇坐?人站著是一種動相;站著時可以警覺、明了,也可以隨時活動、行動,所以,站代表了明性的發用,可以更明瞭事物的狀態,可以更迅速去行動、反應。躺的時候,人就很容易靜,是偏空性的狀態,所以代表靜。但動、靜都是兩邊,所以最後選擇了坐,非站非躺,連姿勢都帶有中道的涵義。坐的時候,上半身很明瞭,可以看前方,也不容易昏沉,但是腳又不能隨便動,所以是取明空二相,同時確立。所以要學習成佛之道,打坐也是很重要的。 

      華東藏:日本地震時,有一個村落沒受到海嘯淹沒,因為50年前有一個村長,根據過去一百年前所有發生過的海嘯記錄,獨排眾議的蓋了一個高達十五公尺、長達一百多公尺的防波堤,其他村落都只蓋十公尺,當時大家都反對他,認為他是勞民傷財,但是如今這個村落卻成了唯一不受海嘯淹沒的村落,他卻成為了有先見之明的英雄!我們所做的每件事情都在因緣法則之中,而因緣是否能達到預期之結果,則還需要因緣支持。

      Grace:這也是因緣嗎?那是否是村長蓋了這個防波堤,招引了海嘯的因緣呢?

      華東藏:不能這樣論,不能說是蓋了監獄,所以才產生了犯人!不能倒因為果。

       Amy:每件事情的因緣,是不是要看他當下是怎麼樣的出發心的,結果如何就不論了。

      華東藏:是!假設你去做胃鏡,醫生告訴你平安沒事,那做胃鏡的這個因緣是錯誤的發心嗎?看到結果就推論當初是不必要的話,就是倒因為果。

      Grace:他是因為「恐懼」自己會得胃癌或不健康(或相信已經生病了),才會去照胃鏡。

      華東藏:如果是這樣,那就是說去照胃鏡的人比不照胃鏡的人得到胃癌的比例更高囉?!可以用結果去推論因的正確性嗎?

      Grace:我是指他起了「恐懼心」,所以招引了疾病。

      華東藏:說的是指念頭變成潛意識裡面所投注的一個因子,但是力量有多強,要端看發心的這個人,信念有多強,越接近本覺就越強,發心能量越強,就會如願而生!而一般人的恐懼是非常散亂的,能量非常微薄,不會招來立即性的惡果,但是若常常專注在恐懼的事情上面之人,就會常常記取恐懼的經驗,總是取決不順的經驗,對於順的時候常常是不在意的!那是聚焦於挫折經驗的緣故。

      華東藏:今天要教大家打坐的方法,是毘盧遮那佛所傳下來的,稱做「毘盧七支坐」,這是所有佛教徒都會學的方法。毘盧遮那佛是法身佛,盧舍那佛是報身佛,釋迦摩尼佛是化身佛,當我們說法報化三身時,會以毘盧遮那作為本覺的直接呈現,所以在佛經若有看到毘盧遮那佛,就知道這個是最究竟的,也可以去看密宗經典中有一部毘盧遮那佛的神變經,毘盧遮那佛是他的法身境界。梵網經裡面所提到的是盧舍那佛,是釋迦摩尼佛的報身佛,梵網經中受菩薩戒律,都是為了畫那個光明報身,所組成的法則。

      華東藏:「支」好比是天秤的支點,身體有七個支點是我們要注意的,所以才叫七支坐,今天先學姿勢,由下往上了解哪七支。

      第一支(腳支):有散盤、單盤、雙盤,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況做調整,目的只是要讓我們下盤穩定而以,雙盤可以最久。散盤是最輕鬆自在的一種坐法,在大圓滿的修習都是用散盤的方式,稱為「菩薩散坐」,也代表大圓滿的境界「不修不整不散亂」。單盤時,腳跟要儘量靠近鼠蹊部,膝蓋儘量靠近地面,若左腳在上,稱為「如意坐」,可以讓心比較自在、放鬆,適合個性隨意、定力比較夠的人;右腳在上稱為「金剛坐」,會有比較強力、緊蹦的制約力量,適合個性剛猛或定力較弱者,兩者在氣脈上不同。雙盤時,氣跟血液會集中在下面,腦筋會比較清醒,對於比較容易胡思亂想的人,適合訓練雙盤。

      第二支(手支):初學建議用法界定印,右手壓在左手上面,兩隻拇指輕輕接在一起,不要刻意施力按壓,放在大腿根部,輕輕地安住。若是妄念紛飛的人,建議相反過來,左手(屬水)在上,右手在下(屬火),以水壓火。一般擺好手勢時,會有氣感,微微發熱。

      第三支(腰脊支):大多人都會容易彎腰駝背,身體會往前傾,感受一下腰部是否有正直,腰挺直時會呈現S型,上半身就會挺起來。

      第四支(肩頸支):腰挺直時,肩膀會自然往外張開,且挺胸,挺胸之後放鬆。

      第五支(頭頸支):頭頸不能往前或往後,要讓喉管正直靠近頸椎骨,將頭頸跟下顎往後收,當腦部穴會覺得緊蹦,就是對的,這裡的關卡就通了,氣要通就變得很容易,想像有一條線,從你的百會穴拉上去,調整自己的身體,讓水管感覺是通的,百會穴若有通,將來會有一點點凹陷。

      第六支(舌支):舌頭要輕輕的頂住上顎。也可以嘗試擺放不同位置,選擇放在門牙跟牙齦交接的位置,或者將舌頭捲起來頂住上顎,兩者皆可。

      第七支(目支):有句偈語「外道梵天向上看」,學外道或天道的人會這麼做,是祈請神明來保佑我,想像有神來加持我;「二乘行者向下看」,因為二乘行者不希望受到外界各種狀況的干擾,所以眼睛往下看;「金剛行者向前看」,直接學習本覺的空性,要照見一切事物,不怕任何干擾,因為皆是空性的呈現。眼睛正常張開、失焦,剛開始可以先閉著眼睛,但眼球仍要往前看。眼睛很容易帶動第六意識的想法,可以練習看見事物,看是否會起作用、分別。閉眼是靜,修止,張眼是明,修觀,兩種皆可交替使用。思慮繁多的人建議眼睛可以閉著,易有幻相者建議眼睛張開,但眼球都要往前看。

      華東藏:先調好七支的位置後,輕輕的放鬆,放下心中的思想,讓心自然塵埃落定。對外界所有的聲音都不聚焦。將意想跟注意力放在兩手掌心之間,散亂就再拉回來,姿勢上一有不對就把它調整回來,也可以在心中默念平常常念誦的佛號或咒語,注意力仍要在掌心之間,會昏沉就將眼睛打開。

      華東藏:打坐完後,慢慢的將眼睛打開,輕輕的將腳鬆開,然後做幫助經脈活動的姿勢,將兩手搓熱,把比較不舒服的關節活絡一下,腳、手、胸部、腹部(左三圈、右三圈)、腰,最後再搓熱放在眼睛,然後沿著耳朵從後面下來,眼睛部分做三次。

      華東藏:打坐中若感覺到熱,表示氣脈是比平時要順暢,手心若有熱就是對的。若覺得會酸,就表示經脈是不通的。有兩點大家要注意,一是容易坐久又變得彎腰駝背,要記得提起腰部的氣。二是頭部會往前鬆掉,要記得收。剛開始學可以靠著牆壁練習,就會知道自己哪裡是沒有貼到牆壁的。打坐時,因為氣在流動,會有些奇怪的現象,都沒關係,重要的是心是不是越來越平靜、越來越不受干擾。

      華東藏:腳會痠,要慢慢去練習跟觀察,一次一次去延長它的時間。

      華東藏:打坐時念佛號,希望藉由聲音反聞自性,所以是可以發出聲音,也可以用金剛誦(氣音)的方式,也可以交叉使用,當覺得氣悶時應該要發出聲音,累或不舒服時就可以用金剛誦的方式。

      華東藏:氣在頭上的人,要儘量用雙盤,腳一痛所有的意念就會下去,另外,壓抑下巴時,氣就不會一直往上衝。有一穴道,在無名指根部有一個動脈,摸到之後用力按死,之後握拳,按住之後,頭部的血流量跟氣會馬上下降。當心念紛飛的時候就可以用,心很容易煩亂的人,可以用這個方法。並將意識活動降低,懷疑心必須要減少,不要一直想這樣對還是那樣對,若心一直在取決對與錯,心就會一直在兩邊之中尋找。並非完全不思考,而是思考要在「定」中思考,一件事情無論認知是對或錯的都不重要,也就是不執取你認為的對或錯,對錯只會因應因緣而現,除去因緣並無對與錯。人的思想其實很簡單,只有要跟不要。會複雜的是因為不斷盤算該如何生存-開始只是要活下去,再來要活得更好、然後要活得更受人尊敬、更崇高。所以思想是一直無止盡的在「我」這個相裡面做取決、然後鞏固,所以要練習讓思想放鬆一點。

      華東藏:下堂課會教大家一些止的方式,有三種,之前有教過:繫緣止、制心止、體真止。剛開始先教繫緣止,本來心是散亂的,什麼都想去執取,將收攝萬念成為一念,攀緣在一個佛號、呼吸、想法上,能讓你止於一念的就是最好的方法!

      華東藏:打坐的訓練,是在練止,是在平息第六意識的干擾,所以感官、感覺還在,當我們解除大部分的控制力,就能將身體的很多感覺自然開放,就能有比較好的感官系統去「觀」。也可以學習去分別是感官的作用,還是意識所分別所產生的結果,將意識放掉就是純粹的感官作用了,所以就是要將意識所產生的東西平息。初步達到止時,會常覺得腦袋空空的,一切都很空很靜的感覺,那就是第六意識紛飛的妄念暫時平息了。大家初步一定要先練好止,否則真正的感官開發是沒有辦法走下去的。

      華東藏:當心靜下來時,會看到很多以前沒有認識的自己,就可以在打坐中跟自己相處、約會一下。當心情越煩亂時越要打坐,藉由打坐觀察自己,是處在怎麼樣的狀態裡面?就會對自己越來越了解。打坐要越靜越好,要將打坐當成像吃飯喝水一樣自然的事情,隨時隨地都可以打坐,讓打坐成為很快可以照見自己的一種方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