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重點:


A.  對已經證得自明覺性的修行者來說,修前行法可以完全抹去所有的懶惰;同時這些修行也圓滿了二資糧和去除一切障礙 ------> 心的體性可以更深,更進一步被彰顯。

a. 皈依佛教修道的入門即是皈依。透過皈依,我們事實上是在請求影響;我們想要被諸佛所經歷的事物所影響,我們想要諸佛證悟的境界來撼動我們的心。這便是皈依的真正目的。把皈依視為願意去了悟證悟的境界,好讓我們能夠了解,諸佛的智慧與我們自身所有的本初覺性是根本無別的,這才是真正的皈依。

b. 菩提心菩提心,證悟的態度,就像是本性的滋潤劑,彷彿是我們本性沙拉的沙拉醬。沒有菩提心就會有一點太乾了。
   *視野與目標必須敞開(利益眾生)
   *複製菩提心(模仿諸佛與大師所證悟的覺醒狀態) 

c. 金剛薩埵是體現一切證悟諸佛部的佛,被形容為諸佛的自然形相,且是淨化之佛,此修行去除我們所有的惡業和障礙。

d. 供曼達是為了消除我執,另一個目的是為了圓滿福德資糧。

e. 上師瑜伽目的是在接受根本的傳承上師們證悟的加持。對自己心性之自明覺性的指認與穩固,沒有了活生生上師的直接口傳,是不會發生的,因此與ㄧ位上師有聯繫並修持上師瑜伽是不可或缺的。

B. 金剛乘有許多善巧法門。舉例來說,五毒在本性上是五智,這五智是五方佛-當煩惱的體性被證悟時,於是真的可以說吾人可以不用壓抑或拒絕煩惱,反而煩腦可以被了悟為是本初覺性的五種型態、五智。請參考3-1講義『五蘊轉五智』。
 
C. 金剛乘的修行者應該不要鄙視煩惱,煩惱就像是煙,假如有煙就有火;換句話說,當你看到吾人有著非常強烈的煩惱時,那個人也有許多智慧。誰知道?這個人可能,透過善巧方便,能夠了悟在煩惱中的本初覺性;這個人可能可以在金剛乘的修道上有極大的進步。這不表示一個人就應該被困在煩惱中。

D. 需要先了悟心性,對心性的了悟、心性的力量,需要透過各種法門來圓滿。
有藉由貪而獲得解脫、藉由瞋獲得解脫、藉由癡、而獲得解脫等等途徑,在金剛乘中有許多甚深的法門。密咒的金剛乘是極為甚深與極有效的。

【討論問題】

1. 何謂密的供曼達?
2. 運用金剛乘的法教時,以清楚來修持,離於一切「什麼是什麼」的錯誤認知。什麼是什麼?
3. 那種修學法門可從「分析式的禪修」進步為「放下的修學」?去我執有時並非那麼容易呀
4. 針對了悟心性、心性的力量,可請老師加強說明嗎?
5. 這章節用沙拉醬來當標題,同學你們認為整章所想要闡述的核心概念是什麼呢?吱吱會在導讀時分享自己的想法。同學們也要一一回饋唷~ 一起來動動腦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