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止:修學

 

整理/空城計


 

三種禪定:蠢修、有所依之止及無所依之止

 

【內容一】

 

蠢修:一種隔絕,一個保持不涉入並進入你自己空間的過程,一個你不會注意到任何發生在外在世界的不同狀態。以這種方式來修行,意味著將你自己隔離於感官的經驗以外;你進入一個遺忘、無心和完全昏沉的狀態中,就像是動物在冬眠一樣。(P.81)

         

【討論一

 

請各位學員大家回想一下自己有無蠢修之經驗,若有,請大家分享一下那是什麼樣的狀態?

 

【內容二】

 

止真正的修學在傳統上有兩種型態:一種有客體的有所依之止;而另一種則是沒有客體的無所依之止。(P.81)

 

真正的止必須有某種明智,在止當中,你很清楚地意識到周遭發生了什麼事,你的注意力是集中在當下,但同時你也能夠注意到周遭所進行的事物,左右兼顧。(P.82)

 

當下:不追隨過去,不計劃未來,目前不要在心中執持任一客體。(P.93)

 

止的目的在於增強我們的心念覺知。(P.83)

 

在止的修行中,我們專注在當下,處於此時此刻當中,有一種知曉的感覺,一種保持正念的感覺:我就在這裡,所有客體也在這裡,一切事物正在發生中,我注意到了;在這種狀態中有一種明智,這個明智便是知曉何事在發生的特質,雖然這可能還不是解脫的狀態。(P.84)

 

【討論二】

 

請各位學員大家回想一下自己有無上述止修行之經驗,若有,請大家分享一下那是什麼樣的狀態?

 

【內容三】

 

止有三種成份:保持正念、機警和安定(P.84)

 

當我們的注意力(這顆心)不追隨過往,也不計畫未來,而只是安住在當下,就有一種安定感,有一種停歇。接著,還需要額外的某些事情,來保持這種當下的注意力,來避免注意力誤入歧途而想著過去或未來。(P.84)

最重要的,就是機警感、看管的特質,不管這個注意力停留在目前與否,都維持著機警;若無機警,吾人怎知他是不是分心了?吾人怎知這顆心是否確實持續安住在當下?因此,最重要的特質便是這種全盤機警感,意識到整個情況的感覺。(P.85)

在止的全景當中,有件事非常清楚地知道你安住著。你知道你安住著,同時你也知道你沒有分心。你在那裡,和安住的感覺一起,而這種知道也是清醒的。(P.85)

 

當靜止與念頭出現之間的分隔消弭時,這就是對專一的指認,這個專一事實上就是止。(P.85)

 

佛教的禪修有一個中心的特質:即是這種知曉感、這種保持清醒的感覺。這種特質有許多明稱 - 機警、清醒、空性、洞見、遍智 – 但這是同一個根本特質,遍及一切。(P.86)

 

在止的修行中,這種知曉感,便是保持對主體和客體存在的機警,雖然是在二元的概念上,也是一直保持覺知的。當這種機警變成觀的特質時,就是非二元的覺知,是離於主體與客體的。(P.86)

 

【討論三】

 

各位學員,請問大家有無書上所提的從保持正念、機警到安定的經驗?進而有這種知曉感。

請問老師,什麼是觀的特質?這種機警如何才會變成觀的特質?

 

【內容四】

 

蠢修:收縮知曉的特質

有所依之止:向外聚焦

無所依之止(真正的禪修):根本不住於任何東西上,而是完全自由和遍在的。真的禪修狀態就像虛空,虛空並不住於任何東西之上,同時卻是一切遍在的,這便是無所依之止應該的樣子。(P.87)

 

有所依之止:在心中抱持了一個客體,這個客體便是當下。這是一種用當下來占據自己的方式。(P.88)有所依之止就和你剛剛所說的一樣,你花百分之八十的注意力在一個客體上,百分之二十去留意別的東西,這是最好的方法(P.92)。

 

無所依之止:在心中不抱持任何實質的客體,我們只是讓心的覺知特質如其原貌,不做任何事情。(P.89)

 

對初學者來說,有一種將蠢修誤認為是止的危險;但對一位修行者來說,真正的危險在於誤將無所依之止當做是觀。(P.89)

 

【討論四】

 

請問老師及各位學員,無所依之止不是觀,那什麼才是觀?

 

【內容五】

 

有兩種特質讓「無所依之止」修行優於「蠢修」和「有所依之止」:一個是安頓感、維持感,而另一個是覺知到安頓、不分心的感覺。(P.98)

 

當覺性本身失去時,這就是有所依之止,要辨識無所依之止,是靠穩定對穩定的覺知。(P.98)

無所依之止的修持是二元的,它是造作的,也不是一種自然的存在方式,是一種持續的嘗試,以保持某種特殊的狀態,避免落入舊的習氣之中。這個修學維持著一種穩定感而非散亂,一種當下的感覺而非昏沈。當凡事都有點鬆散時,當有太多的走樣時,我們將注意力找回來;我們開始偏頗時,將自己帶回。主體和客體被持續保持著,所以這個修行是二元的。(P.98~99)

 

無所依之止是二元的,但是在所有的二元狀態中,這是最好的狀態之一。在無所依之止、心的二元狀態,和稍後會提及真正的觀之間,有某種的關連。(P.99)

 

有所依之止是最初修行的原因 - 二元之心不太可能自動地放下和自由,在一開始,就找某個替代品來當做所依物(舉例來說注意呼吸的律動並持續著),也就是說,這是個戒除的過程。穩定、正念和機警的這三種面向,在一開始是必備的。(P.100)

 

無所依之止是處在當下之中,持續地覺知、提起正念和保持在那當中。雖然沒有具體的所依物,但仍舊有個焦點,並安住在那上頭。(P.100)

 

止是一個禪定的行為,所以也會失去;而觀並不是「禪定在某個東西」上的行為,所以不會有失去的危險。(P.101~102)

 

有所依和無所依之止,是可能解決我們百分之六十或七十的問題,但這表示還有百分之三十或四十留著;為了要處理這個,我們必須調走門房,並仍舊以門房彷彿還在那樣地運作著,這就是無修的狀態。(P.104)

 

【討論五】


請問老師及各位學員有沒有要再針對有所依之止、無所依之止及觀做進一步補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