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文 / 讀書會摘錄


  觀一:此篇大概的要義,有些是初階談過的內容,如後段講到「有人來找仁波卻,希望仁波切把菜的味道變好,該段就是在談自我的部分」;也呼應孔雀明王寺常通法師所云「容器的容量必須改變,命運才會改變」。其他關於自我的部分,像餵養自我的行為,提到某些人藉佛法當做轉移、當成一種寄託,也提醒了大家別把這當成修行的主要目標,而佛法並不是只有讓來世更好的功能而已,佛法蘊含著更深層的功能,讓我們在今世就可轉變

  觀一:此外,書中所談前行法的部分,我認知覺得就是虔誠心跟悲心,在書中也說,虔誠心,讓你在很清淨的信仰中,是謙卑的,這個謙卑產生力量,而自己的內在能量就不會一直竄起來判斷。悲心的部分,是可以讓自己設身處地的,去觀照每個人,讓自己的我執很輕、很淡。具備這樣的狀態,比較有機會如書中所提,運用大圓滿口訣,認出本初覺性的部分。

  觀一:我覺得,作者這樣談虔誠心跟悲心,讓人很能接受,因為,有些宗教會直接要求人家相信,但人家未必聽;而書中就提到,為何虔誠心跟悲心,在修行中是重要的要素,係因為自己的概念性心態會被清淨,也才能接受所謂的淨化、集資跟加持導管。像這樣的去談虔誠心跟悲心,對現代人來講,可能是比較好被接受的邏輯;因為很多現代人,多依賴網路資訊,要他們直接相信,似乎不太容易。

  觀一:書中還談到放下的概念,因為我們常被教育一句話,要自己活在當下、放下,我們也這樣地去傳達給人,但當別人感知到時,他反而是抓住一個東西要自己做,那樣好像也偏離了放下本來應有的詮釋狀態。

  觀一:第22頁,見、修與行的部分,是提點我們要牢記在心、身體力行,因為我自己偶而會忘記發心,所以這個部分,我覺得也很重要

  觀一:第19頁,發心的部分,我比較有問題;該文提到幾種發心的方式,第一種係為了免於不喜歡的煩惱,作者說這是比較簡單的發心,但可以讓人接觸佛法也不錯;但假若你發心的眼界寬廣一點,如「我想幫助一切眾生,了悟其自身俱有的覺性」,這就成了利他慈心的發心。但作者又提到,有一種更好的、真正不矯作的發心,即堅定的菩提心;我不太清楚那是怎樣的概念,是不是就是老師所說的証得無上正等正覺呢

  觀一:第23頁,提到修止的狀態,當自己獲得平靜時,就會產生慈心。所提方法是不是說,一般修行方式,是從慢慢累積福德,從修習慈悲,而了悟空性,但大圓滿方法,讓悲心跟空性直接同步,自己意識到這兩者位置的不同,但還無法理解,這是怎樣的空悲不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