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 / 讀書會摘錄

 

常不輕:老師,若了解了對方的基本慾望及需求後,而想快速的與對方建立關係,是否就是投其所好呢?

華東藏:是為了什麼?希望有好的情誼嗎?動機是什麼?

常不輕:為了建立關係。沒有特別為什麼,交朋友是為情,跟客戶的話就是做生意。

華東藏:所以第一個要了解的就是「你究竟想要幹麻?」。

華東藏:以「忠誠型」來說,你可能想「我為什麼要順從你?」,你就是希望他可以當你的靠山或後盾,或當我可以信任的對象,你要先了解「原來我內在有這樣的渴望」,所以要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先從自己內在去探討!之後才建立你跟他的關係,否則在與對方相處時,你永遠不知道你是在利益自己還是利益他人。

華東藏:以「和平型」的人來說,心中是沒有「我」的,一直都是將重點放在別人身上,所以你們要去學習跟了解到「我的想法是什麼?」,要去回想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

華東藏:「助人型」的看到一個老阿婆你想要去幫助他,就想一想「我為什麼那麼想幫助他?」「我為什麼一直想去幫助別人?」,我是希望說「我是一個好人的形象嗎?」,還是希望「大家認同我是一個善心人士嗎?」,還是「我是希望對方對我心存感激嗎?」,要去多思考這一塊,若當你這部分思考的非常清楚時,剛開始你會不自然,因為你會對自己的行為做分析,之後你就會擺棄自己原來設想的那個理由,那時再去做這樣的事情時,就會非常的自然!

華東藏:比如說:「領袖型」在跟大家說一段話,我是想控制、掌握你們的思想嗎?如果是,那代表我受到我那個假我的牽絆,所以這段話並非無心的,而是我想掌控的那個目的。

華東藏:就像「忠誠型」的人在建立關係之前,「我為什麼要去建立這個關係?」,是想討好他嗎?還是我想要他給我一點好處?等等……要先了解這一塊!因為「忠誠型」的人在很沒有信心時,很喜歡矮化自己、裝弱者,我就這麼不行了,那你就不能夠怎麼樣對我了!像歸零也是「忠誠型」,就會說「我已經這麼擔心了,為什麼先生還是要一直玩鴿子?」會先把自己變成一個弱者,以獲取對方對他的一個同情或尊重。當先明白些點後,自己就立於一個中心點,再去看九型的人格,就會發現每一型人格都有他可愛的地方,

Amy:所以說大小事情都還是自己要能很快地回到自己的源頭,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華東藏:對阿!要去覺察自己的內心到底在幹麻?你要了解每個行為都有他背後的動機,沒有一個行為是沒有背後動機的,有些是意識層面,有些是下意識,比如:出門後回想到自己門不知道有沒有鎖,忘記了有沒有鎖,回去後發現門是鎖好的,那代表你鎖門的那個過程是沒有意識的,是下意識的習慣動作。還有一些行為是潛意識的動作,要去發覺說為什麼潛意識裡面有這些東西會讓你去做這樣的行為,要去覺知到任何的意識、下意識、潛意識都已經在你全然的覺察裡面,明明白白自己的狀況,甚至連作夢都可以覺察,覺察本身是超越意識的。

華東藏:我們可以將覺察翻譯成「目擊者」witness,是看這些景象的人,並不帶評論的,一般我們說的看,是用我的思想去看,去看我這個人為什麼做這些、想這些,是用一個觀察者的角色去觀察自己而已,比如說:我現在觀察到常不輕寫字沒有維持愛眼距離,所以今天可能會近視。這就是我觀察了,但是我又有評論,然後想那我自己有沒有保持愛眼距離呢?所以是用觀察別人的眼睛同樣來觀察自己,這是我們平時會做的事情,是初步的覺察。深入的覺察是:你的內在有一個目擊者,就好像是一個錄音器或者是一個鏡子,任何事情都會映現在那個上面,所以你是不帶評論的,當不帶評論時就會變得特別清楚。假如我是Amy,為什麼我要做這些事情,我的心念閃過去哪些,它跟過去某件事情有沒有連結,那今天幫助的人他的狀況是怎麼樣,這些都會同時映現。清楚的同時,就會處在覺察的狀態,就不會有痛苦的感覺。

華東藏:跟大家分享一個觀念,我們很多痛苦,是存在過去的記憶裡面,但它就是會不斷地回朔,來讓我們繼續痛苦,這很神奇!明明是記憶中的事情,現在已經不存在了,但是因為你心理希望它存在,就會不斷去感受它。我們要不斷去回顧,去看這件事情對你來說會動心嗎?但是一次會有一次的意義。人在造做的這個種種過程,其實有很多是自己不清楚的,就拿當初愛上一個人來說,現在再來回想那段愛上他的日子,感受會不一樣,愛上他是一種無眀的狀態,愛上的是某一個感覺,實際上跟那個人不一定有很大的相關,在相處的過程裡面,也一直想要營造某種情境,那也是自己在玩的一個遊戲,只是把對方拉進來玩,不見得是你們兩個共同創造的,而是你自己希望的一種狀態,當仔細回想,才發現這中間我的心,竟然造做過這麼多,因為那個不是兩個人共同的願望,所以到最後這個願望可能會落空,落空了才發現思想造做了這麼多!先把自己弄清淨了,再回去觀察自己的過去時,有很多點的絕大部分是自己所想出來的,不見得那是實然的狀態,也會從中更了解對方是什麼樣個性的人。

華東藏:人的關係很奧妙,似乎是兩個需求撞在一塊,才成就了這樣一個因緣,但是它又好像不是完全這麼現實的關係,因為在一起時,彼此會有對彼此的期望,有感情的投注等等……,又好像不只是一個事件,這事件本身帶有著很多感官、覺受、感情或思想上的一個契合,所以很難說用一個行為本身來代表這個事件,那意思是說,我們在回顧這一件事情的時候,要把思想上面的層次分析、游離出來,情感上面的層次分析、游離出來,感官上面的層次分析、游離出來,所以要從三個方向去看待這個事情。

華東藏:我們因為這樣的不安,所以後來接受一些宗教或心理學識上的一些幫助,它其實是跟源於自己內在那一塊不圓滿、不安的地方,像這樣往外實求去做某些事情時,它無法回歸去穩定原來的這一塊東西,所以可能要先看透自己為什麼要去做這些事情,心中的安定其實是每個人都契求的,但是在做這些事情之虞,我們是不是回歸來看我們為什麼要做這些事,為什麼內在是這麼的不平靜,可能會來得更有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