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第九堂 注視,見,任其自然與解脫 (3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文∕讀書會摘錄

華東藏:要真正透徹佛性,你一定要有足夠的福德,我們一般稱之為「福氣」。以看病為例,很怕等、愛計較的人,不管早到或晚到,總是會碰到等久才能看到診的場合。但有的人他一點都不在意,很有禮貌,那種通常來的時候,剛來一下就換他。這是各方面的因緣和合,就讓你處在這樣的困境裡,主要是自己心田中映現的是「我不要等」,它偏偏就化身為境,就真的要等了。
人的氣運越差的時候,挫折越多障礙越多,就如開車一直碰到紅燈,就覺得煩躁甚麼都不順,出門汽車鑰匙不見了,甚麼都不順,這時就要衡量你的福德是不是有所障礙。是不是好事做太少,就請為別人多做一點好事。

華東藏:大家將來要證悟本覺,光有智慧是不夠的。你一定要累積足夠的福德資糧。「前行」就是創造無量的福德,因為在前行的作為裡面,比如布施來講,他已經布施了千百萬次,修法過程會教你每天都觀想布施,觀想久了自然而然就會這麼做,因為習慣啊!

以前有個富翁非常吝嗇,不願布施。佛陀教他:如果拿錢給別人是這麼困難,你就先試試用右手拿給左手,剛一開始想到是別人的手,要拿給左手他都覺得有困難,後來他想說反正這也是我的手,錢不會丟掉,才慢慢交過去,這樣習慣之後,他就習慣的把手中的東西,放在另一隻手上,所以因為慢慢的練習,他就把東西放在需要的人上面。這樣就是一種前行,光就前行就可累積無量的福德!
另一種修持方法是-「自他互換」。當你真正修自他互換時,所感受到的心境,就會非常得踏實。比如有位很資深的修行者,他常觀想要替眾生受苦,後來在SARS期間,他就真正去修行這樣的法,也真正做自他互換,大家知道SARS期間一直延燒,突然就好了,警報一一解除,結果那位資深的禪修者就圓寂了,所以台灣能免於SARS的痛苦,我相信跟那位上師做自他互換的修持有關係,他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台灣的平安,如果你是那位上師在平時練習的過程,跟你真正用自己的命來交換這些眾生安全的時候,我相信你的心境會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心裡的修持是前行,真正願意以命跟這些眾生交換,這是正行。因徹底破除我執,對於認取本覺有非常大的利益,如佛陀在本生故事裡面,不斷做捨身護生的行為,有助於證取本覺。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讀書會摘錄

吱吱:老師不執著也代表是正見?

華東藏:對啊!先這樣修,看174頁,是這一篇重要的一句話,你只要能修到這個部分,你就可達到大圓滿的境界-無所畏懼的單純。(老師引用文:焦慮、擔憂和畏怯成為過去式,你覺得海闊天空,你覺得自己不管發生什麼事都可以適應,任何事情不會被困住,因為你清楚地知道那是什麼!相對於執著,你不會被困住,也不會執著。)然後對本覺具備有充實的信心,在不執著的狀態,你不覺得空虛飄浮。有人對於「不執著」會覺得很害怕,為什麼?若是不執著,那我還屬於這個人間嗎?還是我屬於某個人某個團體嗎?這關係踏實嗎?有些人在不執著裡,因關係與價值的不確定感,會產生很多的恐懼。

AMY:老師,是念頭之網,就是經驗本身不用害怕,是念頭後面所導致的問題。

華東藏:是啊!不執著時,會不知道自己動力在哪裡?自己的目標在哪裡?對這樣的無趣之趣,你沒有絕對的信心,你就會開始覺得恐懼是不是?

比如老給你們一個觀念,不管做甚麼都好,只要充實的生活就好、自在的生活都很好。那你會想社會價值,要我功成名就要有一定的存款,要不然將來社會變化怎麼辦?老婆沒飯吃小孩沒得養等等,你會有恐懼有很多的希望,所以這就是對本覺沒有信心,你如果有信心就會知道說,不可能有佛是被餓死的,如果證到佛的境界,佛叫應供,受人天所供養,是應該被供養的,他怎麼會餓死?

假設你沒有決定性的信念,就會一邊修一邊在想,為什麼這麼窮都沒有人來供養我?然後我將來會不會餓死?我老了誰來照顧我?就會很多這種擔憂,於是重點都沒放在如實對於本覺的修行上。如果有決定性的信念,慢慢就會去接受不執著的生活。

華東藏:之前與AMY討論的重點,我們會以為不執著就是不要感知隔絕所有的。不要反應就如不要看電視不要接觸很多的是非評論,這也是一種執著不是嗎?執著於清靜,那也是一種執著,所以要保持靈活的感知,但卻不執著,那為什麼會成為一場持續不斷的戰鬥?

AMY:因為先把未來之念設想在那,不想被干擾,自己想要怎麼樣,所以會去選擇自己的身心環境,那就是你對未來之境。就會一直產生挑戰。

華東藏:是!很好,有清楚了。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文∕讀書會摘錄


華東藏:各位不要覺得「正見難見」,這正見其實是很好見,你們看的到正見嗎?

覺勇:也許看到了不知道它是正見。

華東藏:你檢測它的方式?

覺勇:就是不執著。

華東藏:不執著就是正見。

觀東主:這東西這樣也OK,那樣也OK。

華東藏:對!

AMY:可是老師我們平常的念頭,很多都是不需要執著的啊!

華東藏:你確定是不執著嗎?因為我們平時念就只有三種狀態,一個覺得它很好,一個是覺得它不好,一個是淡漠這不關我的事。你心頭的念可以逃離這三種嗎?如果可以逃離才叫做正念。

平時日常生活中的念頭沒有評論嗎?沒有是非嗎?相信一定都有,隨時起念就評論它的好或不好、對或不對,這都沒有離於概念的。

AMY:若概念有,但沒有愛惡取捨這樣。

華東藏:有啊!比如說「我該好好念佛了」,然後決定讓自己不散逸,這是有取擇的,有愛惡取捨,並非沒有。「該吃飯了」,那不吃飯是你不要的,而吃飯是你要的相,所以執取吃飯的念,所以你就吃飯了,日常生活中有分別的念並非不好,嚴重是你的執取才是不好。

比如我該吃飯,我一定得要吃哪一家,得要哪種飯,這樣就是執著。平時念是有選擇有造作的,真正危險的不是這些造作,而是你的執著,所以要遠離的不是分別是執著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讀書會摘錄

華東藏:人生的俗事,你要今天處理、明天處理、一年後或十年後處理,它還是要處理。看你要浪費多少生命在這事情上面,最後還是要解決,所以希望大家現在就要培養對於生死的豁達,因為我們總有一天要面臨這個問題,看你是要現在就準備好,還是一年後還是十年後準備好,還是要臨死前才準備,這就是各位的智慧。

AMY:隨時準備好,準備隨時好。

華東藏:對啊!Amy是否想說哪一天趕快走掉…

觀菩提:要在準備好的狀況下..

華東藏:就像AMY說的,隨時都準備好啊!平常心、心常平,有一句話很妙,“人間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人間事沒有做完的一天,何妨以不了了之。俗事,就讓他這樣吧!是沒有完整答案的。

自然:其實做到這樣也了了,這是一個對聯,在一個寺廟“出家人法無常法非法法也,人間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這聯感覺很好。

華東藏:對啊!在事情上面增加許多的希望和恐懼,何不就這樣吧!許多事情我們不是就這樣吧就解決了。比如鄰居的爭鬥就這樣讓他又何妨,因果自然會相續。借錢不還?沒關係沒關係,就留著不要還,下輩子變十倍,福利也不錯!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讀書會摘錄

AMY:的確我們都沒有真的了解,就沒有那個動力去提取。

華東藏:其實我們每天的動力,若處在散逸當中,就沒有辦法形成力量。像

觀山月記憶很好,當初就有這樣的功力,非常專注,對於外境全然不動心,可以專注在目前所看的東西上面,如果我們具備有這樣的專注力,要做甚麼事情就容易成功。

大部分我們的心是很散逸的,所以專注是我們這個章節第一個要培養的能力,專注力對焦,就可以真正學習到「見」,看到「正見」、看到「無所分別的點」,也就是「非和合概念的心態」。甚麼叫非和合?就說這心態不是因緣生起的,所有的概念都是由因緣所生。非概念性心態就是非合和性心態,不是由眾緣所生的,不是A所以B。

比如說今天一個想法,我好想出去玩,因為覺得生活悶,想出去輕鬆玩輕鬆玩,就相對於不輕鬆而生。本身是和合而成的一個因緣,所以是一個概念性的想法。你對於某些東西的組合叫放鬆,某些因緣的組合叫作壓力,所以壓力或放鬆對於你來說都是一個概念性的心態。

那我們從中要去選擇那非合和性的非概念性心態,也就是這樣的心態並不受想玩或想放鬆的因緣所指使,也就說本來就是這樣。

AMY:它本來就這樣,那之後他會怎麼做?

華東藏:比如我們現在深陷在很大的痛苦之中,面對愛的人沒辦法了解我們的心,他誤會我們,這時候你了解到:心為什麼會處在痛苦之中?那因為在你「概念性的心態」中,對於這段感情和關係是希望相續的,不希望失去它這份關係。但不幸的是,這份關係卻是由眾因緣所和合而成的。

今天因為某些原因,讓關係出現分崩離析的狀態,你心裡有很多的希望和恐懼,希望復合,當你處在其中時,因為你無法籌畫出結果,是好或是壞,對你是有利無利,所以心裡會充滿恐懼和希望,這時心是不解脫的!

如果說今天呢,你摒棄了所有因緣合和的恐懼和希望,去注視不是因緣和合的心,你就會解脫所有由因緣和合而產生的傷害!也就是說,你今天看清楚了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緣組成的,或得或失都有他相應的因緣,這時候你就不會對它產生太大的執著,反而會專注在因緣的分析-如何對我們有利?缺乏哪些我們加哪些,多哪些我們拿掉哪些。

就像在看病一樣,你身體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態,一定有眾因緣和合而成,這時我們就調整他,對因緣多的拿掉,少的加進去,所以他就慢慢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但是有些狀態是病根已成,來不及了,所以你只能控制狀態,因為業果已熟,這時候就像葉落歸根,這葉子枯了你沒辦法讓它變綠了一樣,一定會有一個掉下來的過程,最後就化為塵土,然後再新生葉子,這是必然的一個規律。

所以你在因緣都還來的及的時候,你付出努力,因緣來不及的時候,你又完全可以去接受和面對,假設你用這樣的心情去面對的時候,就會看到「緣起性空」的道理。

諸法都是因緣所起,也會因緣所滅。不滅者何為?性空而已!當你看到這個空性的時候,就不會為概念性的心態所染著,這時你就充滿很大的洞見,這洞見就是「接受一切」!

譬如愛一個人,你是希望她幸福而已,重點不是他有沒有青睞於我,有沒有為我所擁有。重點是希望她開心、她快樂不就好了嗎?假設重點是說,她一定要為我所有,只能青睞於我,這時候就產生和合性的概念心態,你所執持的客體(女友),必須對於你的主體(自我),做出一定的選擇和貢獻。這時心態是自私的,洞見就會消失,充滿著自私的念頭,你自私,難道別人不會自私嗎?你要選人,人家不會選你嗎?這是相對的,所以當你體現真正的洞見的時候,你就會有很大很大的魅力,很多的事情好像自然就會成功。

觀一:所以,當老師見到「非概念性心態」的時候,就任其自然,然後就不要起很多的造作?

華東藏:其實這是更深,你在禪定當中的時候,見到本覺的那個見,在這個見是處在中道的節點,所以你不往左也不往右,這中間沒有任何的空隙,會讓你容納妄心,只有「最極寂靜」而已,沒有辦法容許任何的散逸,也沒有辦法容許造作的修持,在其中就只有清澈的洞見而已。

出現的時候你還要讓它相續,就是這個過程真正講的,是心很細微的變化。

如果引用到人事上,就是你所說的沒錯,就如看到學妹,雖然喜歡你但是更重要的是希望你開心快樂幸福,所以你的一切就是遵守這樣的原則而行,這時心中的執著及概念性心態就會被瓦解,這時你看到的是對方的開心與不開心了,好像就比較看不到自己究竟有沒有得到的這件事情上。

自然:可是一般人都會想到要佔有啊!

華東藏:對啊!你不覺得這是件很噁心的事嗎?

自然:但是一般人就是這樣想,如果不是這樣你就不愛我呀,這樣對等來想。

華東藏:學佛的人想的是「解脫」,如果被執持就和被挾持沒兩樣。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文∕讀書會摘錄

華東藏:怎樣去除障礙呢?

觀菩提:就是這顆心。

華東藏:外障礙由外除,內障礙由內除,密障礙由密除,甚麼意思呢?就是我們對於外境的障礙,祈求佛菩薩加持化解。由內心生起的障礙,就由內心去對治它。密障礙是「對於本覺佛性沒有辦法真正了解」的這個障礙,就從本覺自爾解脫。因為這三種障礙,會讓我們無法見到真正的本覺,沒有辦法成佛、沒有辦法解脫,我們要常常祈請去除這三種障礙!

AMY:老師,請問外障礙不是也要從內心去除嗎?

華東藏:障礙從外除的意思,譬如說:某人跟你的關係出現障礙,發生了衝突,我們就從外境好好去除。

AMY:處理外境?

華東藏:外障礙沒辦法內心去除;我認為沒事就沒事,還是要從外面做處理。

譬如修行師父每天認真打坐修行,但是色身上有疾病不去處理,他一直覺得色身是臭皮囊,走了就走了,我的心精進修持最重要。

但是內在修持的好,外在為什麼會不好,所以外在的身體障礙,為什麼會障礙?很多人把它美其名解釋你修的好,未來的業障一世受完。可是那畢竟是安慰自己,可以讓別人接受,但是騙不了自己。真正的原因是你自己沒有好好去處理自己的色身,你沒有對它好,對它做愛的灌溉,色身沒受到好的照顧,於是他就出了很多的問題。

為什麼色身的問題不從色身上面去做處理?你要學會珍惜這艘船,假設他每天都在頭暈感冒,如何好好參加讀書會?所以外障礙要從外除,內障礙要從內除。

內障礙除了我們見解上的不正確外,還有個性產生的習氣和盲點,常常去看它了解它的原因,既然了解了為什麼不能解決,除非你去隨順它。

觀察到自己有很多的習性,比如對於和諧關係的渴求,那為什麼你還會一直鑽進去關係中引發出來的問題,那代表沒有針對那個習氣做處理。真正的了解,問題就不復存在,除非你沒有真正的了解。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自己的一個缺點真不好,我一定要改變它,比如懶惰,我好懶想要念經,卻又跑去旁邊睡覺。懶是一種習性,假設你真的覺得這個習性不好,就不會這樣做,你潛意識覺得睡覺比念經好,念經很高尚,應該對解脫更有幫助,但睡眠是符合你現在的需求,所以你選擇睡覺,如果你真的了解,怎麼不會選擇對你比較有利的呢!是沒有真的了解,真的相信它的利益。

華東藏:大家在面對目前生活中困擾的時候,不管你以思擇或修習的力量,你都需要適合你有用的方式來對治這些煩惱。

為什麼煩惱可以被對治?煩惱,是由眾因緣聚合所成的結果,所以只要因緣散滅,它就會消失!大部分的煩惱是對未來的希望或恐懼,只要適當去對治,因緣就得到滅除,煩惱就會被摧毀。所以大家對生活上的一些狀況,認真的去思維去修行,很多時候不是光在我們腦子裡轉就好,你要實際上跟人的關係,外障礙要由外除,跟人的關係就從人的障礙去解除。同理,內障礙要由內除。自己內心的障礙就由記憶庫中清除。而密障礙由密除,對於無法認知本覺是法爾自消除,法爾就是本來如此的意思,密障礙本來就是不存在,無明本來就是本覺的呈現,這是「真妄體空」無明的內涵,就是本覺佛性和無明是一個東西,認不出就是無明,認得出就是佛性,大家再多思惟。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文∕讀書會摘錄

AMY:每個人都希望追求幸福快樂,你認為什麼是真正的生活?

覺勇:沒有恐懼的生活。

觀一:沒有負擔而且心裡覺得踏實,可以做自己覺得願意熱忱付出的事情。

吱吱:你講的不就是「大圓滿」嗎?接近平凡小市民的心情。

心星:每天晚上回顧自己這一天。

AMY:就如老師剛剛提到的沒有後悔的人生嗎?

心星:嗯嗯。

吱吱:我還在找答案。

自然:很平安、很簡單、很自在。

觀東主:今天就是最好的一天,獲得三個利益,表達語言的深入,語言背後的涵義及希望和恐懼。找到自己的習氣知道為什麼錯,今天老師用直截了當的方式把賊抓出來。確實不要有面子問題,今天就覺得踏實清靜舒服,謝謝老師!

AMY:老師剛剛說面子要賣給誰?面子是空的。

華東藏:買空賣空嗎?在賣期貨…對所有眾生都要賣面子,把面子賣給所有的眾生。

觀山月:今日事今日畢,當天該做就把它做完,就比較踏實。

華東藏:若只追求知識沒有情感,這樣是真正的生活嗎?可以接受這樣的生活嗎?

觀山月:好像沒那麼好,但好像還可以過去。

華東藏:這就是我要跟各位提醒的重點,很多人的生活是行屍走肉太不圓滿,覺得說我只是個活死人。他走的人生並不是他要的人生,但是因為一些理由說服自己生活下去,很多人活著隨時都想死。

常會碰到病人明明光鮮亮麗,卻常常說我好想死,覺得人生好沒趣味。有先生也有小孩也有一切,都似乎那麼的如意,但竟然說他想死,想死卻還每天拼命工作??所以這不是真正的生活。這是次等、欺騙自己的生活,只是為了一個次等或不重要的理由生活在這世界上,但是你的心是不快樂、不滿足的,所以這不是全人的生活,這樣的人不會有愛。 

AMY:觀山月都覺得不快樂嗎?

華東藏:還沒現在這樣之前,是蠻快樂的。

覺勇:張生有一首叫愛的初體驗,他現在就處於這種狀況,還有一首叫戀愛症候群….

AMY:老師這題是送給您的。

華東藏:不是講完了嗎?

AMY:老師的真正生活?

華東藏:真正的生活是「活在當下」的生活,一天和尚就敲一天鐘,就這麼簡單!不浪費每一天,好好睡覺也是一天,也很值得,但是不要後悔。

觀菩提:重點在不要後悔,但常常做了才後悔。

華東藏:究竟來說,我們在生活裡面的每件事情終歸無用,沒有一件事情絕對有利益的,也沒有一件事情絕對沒有利益的,所以每個事情、每個發心都有它的存在意義,但也可以說都沒有它的意義。

所以生活好像一切都很無趣,但是也因為這樣到處充滿趣味,很多時候因為我們要的項目拿不到,所以你就否定所有的一切,這樣的人是很愚癡的,因為通常你要的比如一兩樣,不要的是非常多的。假設要的那一樣拿不到,那不就甚麼都毀了嗎?那你不如甚麼都要,甚麼都覺得很好玩,很有趣,少掉這一項你還有很多項好玩。一個人不理你,還有很多人理你,為什麼要專注於某人理不理你的這件事情上。

假設一個人批評你說你不好那,也不過一個人,還有很多人讚美你。為什麼要一直惦記著那個人不好的話。如果我們要的可以無限多,就不會在乎那一兩樣。

假設我們要的很少一兩樣,那我們就會失去更多,這是相對的道理。

人類在天神的眼中,就像螻蟻一樣,一下出生很快就死掉,洗個澡來看那批眾生已經換人了。就像我們看螢火蟲今年的螢火蟲早就不是去年那些螢火蟲,去年哪些已經都死了,天人看我們人世間的人也是這樣,所以呢,你覺得這輩子做得在多,以天神的眼光來看,它算甚麼也不算甚麼。

就算某某大老闆這麼有錢有名,又怎麼樣?死也帶不走!有些人會覺得錢不重要,我夠用就好,但我要萬古流芳,那請問這個受者是誰?你要萬古流芳你留個名片好有名喔!請問受者為誰?一坏黃土了。所以能留下是你的德性,但是德性只是過去的記憶,不斷勉勵人進步的記憶,像佛陀一樣成就一個成就者的楷模。讓我們不斷的學習,但是有一個真正的佛陀受大家崇拜嗎?沒有!

因為那只是他的化身而已,化身是活在過去的記憶裡面,所以他的價值呢,佛不會說我有多麼了不起,度了這麼多的眾生,對他而言,他是法身佛,根本沒有任何缺憾的,本來就具足圓滿。

假設有一堆螞蟻說:「觀菩提是王!觀菩提是王!」,你會覺得很開心嗎?究竟我們的生活是要做甚麼,要達到哪些?真的蠻值得大家去深思的。如果大家順順利利的有七八十年好活,如果你現在40歲只剩下一半的壽命,前半輩子該浪費的、該受苦的也都已經過去了,後半輩子你要做些甚麼?怎麼樣運用你的精神、身體和好的智慧,過真正的生活,這是各位仁者心中可以取決的事情。大家可以發揮你的「思擇力」與「修習力」,是不是在未來的人生好好的做一個選擇,好好的做一個修習?跟大家互勉!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讀書會摘錄

觀菩提:曾經自己想過…

華東藏:就像竹子單獨在長,沒有好的支持力,風雨飄搖,這不禁想起我們的觀山月他也是孤獨的生長,通常過去生是一個修行人,較會出生在這樣的環境,六親不親,眷屬乖離。

AMY:因為碰到這樣的苦才會尋求出離。

華東藏:或許跟他的願有關係,不希望情感上太親密,不希望有甚麼依賴,修行就是要獨立,所以像吳師兄過去生也是修行,雖然現在有六親,還是有孤獨的色彩,修行人大部分都有,出離心才會殷切。

自然:觀山月師兄,忘記以前發過的願,老師點了要記起來。

華東藏:這麼孤獨好不好?對修行有幫助還是是負面的?

華東藏:觀山月可以清楚的感受自己不在這世界上,你覺得這樣好嗎?

觀山月:好像有點不太好。

AMY:老師在部落格說的那種孤獨,好像不是一般的那種孤獨,意境是不同的。

觀山月:以前享受孤獨,高中也是都一個人看書,比較孤芳自賞,現在覺得好像孤獨待太久,也無法解脫。

AMY:是否和老師以前一樣?

華東藏:其實每個人在心靈上或多或少都有一塊很孤獨的地方,只是他們是很清晰的、用實際上的生活去體驗。

比如心星的家庭之間有相當緊密的結合,這樣的孤獨感可能有,但不像兩位這麼明確,基本上在他們的成長過程裡面,除了外在的欺負之外,親人給的愛是不夠多的,成長沒有人噓寒問暖,許多事情都靠自己解決的,家庭干涉太少,所以會造就這樣孤獨的性格。

華東藏:可能AMY師姊的小孩就沒有這種感覺,媽媽的介入比較多。

AMY:是阿,感覺他們還蠻快樂的,我喜歡孩子快樂,比較不會在乎他們的功課…

華東藏:除了上醫科之外…哈哈。

華東藏:大家可以慢慢去思考,從成長以來我們在個性之中有留下哪些刻痕?出了甚麼問題?以致於讓我們覺得如果可以重來一次的話,整個翻盤會比較好,究竟是哪邊出問題?

讓我們不滿意或不開心,對生活得不滿意會演變成對生命的一種放棄態度,很多這樣的人會轉而追求從心靈上去著手,從物質我轉變成精神我。

如果我們要真正學會中道的話,要先把自我那艘船修理好,所以要出來看看到底心的狀態是受到如何的牽連,就像某師姊曾經歷過婚姻上的困境,曾經感受到對人生的不滿意,之後怎麼樣慢慢轉化,開始從無法忘懷的痛苦經驗裡面解脫出來!同樣經驗也會出現在你們身上。

過去殘破的經驗,畢竟是經驗存在過去的記憶裡面。怎麼樣讓殘缺的心會漸趨圓滿?這是我們要探討的重點。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讀書會摘錄

華東藏:那現在討論的一個點,人與人之間怎麼樣有愛?

有些來診的病友,我跟他只是初次認識而已,但卻自然地可以放心將心事說出。我們如何培植這樣的能力,讓別人可以信任我們,大家討論看看。

彼此如果能互相信任,這個世界就會充滿了愛,有愛和關懷這世界就會很幸福安全,因為大家都像一家人一樣。

AMY:是否因為老師有開放的心胸。

華東藏:心胸開放了,會不會受傷?

觀一:要多開放?

華東藏:要多開放也是個問題,我曾經問一位失戀的學妹,為什麼才第一次見面你願意把碰到的所有事情告訴我,她本來是一個不愛開放的人,卻願意開放對我說。
到底說是那些修習佛法的特質,會讓大眾的明性對我開放?

AMY:是那個真,感受老師是非常可信賴的。

華東藏:其實是修習「空」的能力,因為絕對的空,你的明性就願意對我開放。

假設我是不空的,心裡充滿著評論,這人怎麼這樣,對你有很多評論,這時你會覺得這個人是不安全的。就是因為我對你是空的,所以你的明性就有了容納的地方,就願意把心向我推展,因為向我推展是完全沒有壓力的,沒有距離沒有束縛的,所以我們多培養空的能力,你涵容的量就會變大,就讓四方自然有宣洩的出口。

觀一:老師,真的要空會不會很累?很多人都來宣洩了…

華東藏:因為你空,就不會覺得累,要是不空就會累。

華東藏:這樣是一種甚麼樣的方式,讓我們去培育這樣的特質,假設你的心越來越接近體性空的特質,你就有這樣的能力。

像佛菩薩很多修行大乘行的人,到某種程度,眾生都願意對他說所有辛苦的地方。比如像心星的媽媽每次看到我就哭出來,他說林醫師你不要誤會,我絕對不是一個愛哭的人,但是我看到你不曉得我的眼淚就不自覺得流下來,那是空讓她本身明性的衝突有一個宣洩的地方,並不是我們有特別的能力或方法,就只是單單修習一個空而已,光這空性就有無量的慈悲

華東藏:AMY有沒有這樣的經驗,遇到很多人有心裡的煩惱,願意向你傾訴?

AMY:有,但空性不夠,感覺還會起落,比如他離開了,自己心念有時還會放不下,感覺好像還可以給她甚麼。

華東藏:我們有講過那菩提心就像一顆摩尼寶珠是映現萬物,而不受其染。

一個最好的心理諮商師,他的形象就是能夠像一面鏡子,忠實呈現來訪者的樣子,讓他看見她自己,而不是給他些甚麼,不是扭曲他的形象,你就是非常清靜的映照出他的問題而已,這樣他就會獲得治療。

就像我跟學妹談後,為什麼可以在兩個禮拜間就走出她的傷痛,我就只是做一面鏡子而已,就讓她看見自己自憐的狀態,當她的心情整理了之後,一封信給她的前男友,不管他要不要看,她只是忠實的寫,單純的寫,心情就好一半了!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文∕讀書會摘錄

AMY:請問老師,如果在動靜當中未能全觀,但以內外來講,感覺內觀份量比較重一點,有需要調整嗎?

華東藏:不用啊!像我們一般在學習的過程之中,有時會專注在外境。

譬如人我關係的一個對立和諧,有時候我們會比較省思自己的內在世界,這都是很好的。就用手的「捲曲」和「舒放」來代表這樣的狀態,捲就是修習止,舒就是修習觀。

有時我們在破解這些概念之心的時候,我們需要用捲,回歸反省自己的內心世界,為什麼我們會覺得不舒服不愉快被迫害,有這種感覺,就進來看看,此時80%的專注力是在自己的內心世界上,20%再去管這些外境。但是有時候我們內在的問題解決之後,就會開始去學習全然的觀去觀察別人的作為,世界的關係種種的鋪陳,生命的流動變化。這時候就是在訓練觀的部分,剛開始大家一定很難去除概念之心,所以先有一個概念性的造作,我們要特別去捲曲或去舒放,這都是在學習中常用到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AMY:就像在靜坐的時候,以念佛方式持續但又感覺在觀察一個人在念佛,這當中有時就會有打岔的感覺,也試著不去評論,但有時就覺得紛亂,不是單一專注的。

華東藏:這和之前觀一提到問題很類似,分一個心在看自己做甚麼,心中又生出一個意識,來監察自己。是用意識之心來做兩樣的分別,部分一是在念佛,另部分在觀察自己在念佛,那是意識的雙重用力,所以會比較累。

AMY:那就不要以目擊者的身分,就單一讓心念自然流動這樣就好嗎?

華東藏:主要的差別是-「目擊者」在觀看是不用力的!剛開始如果很難去體會目擊者的話,不如用信仰的方式上坐,之前就相信自己的本覺在觀看這一切,心中有個決定性就是佛在觀看,佛在了解,佛在覺察,佛在念佛,先有這個決定性的信念之後,你就專一的念佛就可以,久而久之你就會知道甚麼是意識在流動,甚麼是意識之心的止息。

AMY:有時覺得散逸就隨它去了。

華東藏:因為你是分心的,只是把意識分成兩邊。就像心中有天使和魔鬼,天使在念佛,魔鬼就說天使你在幹嘛,有時兩個會打架,那到底要專注在天使,還是專注在魔鬼上,就會產生分心的狀態,但是如果處在專注的狀況之下,它就沒有天使和魔鬼的分別,就不會分心別立一個觀察者來觀察這一切。

AMY:就專注念佛就好。

華東藏:其實對象是一種信心,你有信心本覺在察看這一切,這是信心不是意識所分身出來的,這很難講很難用文字來講。各位開始練習,慢慢會有子本覺出來,就會知道老師在說的是甚麼。首先先有一個透發性的「非概念性」的心光出現的時候(如同黑暗的盒子被戳破第一個洞),之後在做的任何事,你就會發現到底是子本覺在作,還是意識心在做。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文∕讀書會摘錄

AMY:我們每天如何練習止觀?或許每個人方式不一樣,透過基礎班進階班這樣學習之後,自己是否找到自己的方法,看每天如何去運用這些道理,每天是如何去著力的?

覺勇:就打坐呀!每天晚上大概半小時先拜完懺再打坐。

AMY:那覺勇在外境的時間比較長,那怎麼去做練習?

覺勇:你說在市場的時候,有時候會放空看著人群走過走過,心裡感覺沒甚麼念頭。

華東藏:應對時,會可以了解到對方想要幹嘛或有甚麼想法,你會特別去觀察這個點嗎?

華東藏:比如說一個客人來,你會了解他要買多或買少,想買或不想買?

覺勇:想買或不想買,這種對方的需求可以感覺得到。

華東藏:那第一種觀察有做到。

華東藏:那會不會因為今天賣多賣少,給你起甚麼樣的煩惱?

覺勇:這是我要分享的,以前會現在不會,以前有時碰到10點多還沒開市,糟糕了,就會起煩惱心,現在不會啊!

自由自在,沒開市就沒開市,就不執著有就來沒有就看人群,就觀察人啊!

現在賣的成績也還不錯,比較不會執著今天賣得好不好,一定要做多少,放下反而得到更多。

華東藏:現在曾經有一整天都沒賣出去的嗎?

覺勇:不會。

華東藏:幾乎沒有。

覺勇:有一天才神奇,那天下大雨,本想要不要出去,想一想算了去看人也好。結果那天出奇的好,在市場就賣將近四千塊,加上送貨那天還蠻不錯的,體會到甚麼叫做無所求、甚麼叫做放下。這是這兩個禮拜的覺察和體驗。

華東藏:這好像觀一在心得裡面有提到,他說有時候會有很多的煩惱究竟怎麼做才是最好的,那後來給自己一個想法「應該一切會很圓滿Everything will be OK!」。

這比較像基督徒的想法-上帝自有安排,我相信一切都有好的安排,這是對人生有一個很好的信仰。假設一個好的基督徒他對上帝有信心,他會覺得所有的好的和不好的因緣,都是上帝的安排。不好的是要我們體會一些道理,好的是它對我們的恩賜,有這樣想法的人生是幸福的,因為你不管遇到甚麼,你總是會感恩。

 

最近有一個節目叫做飯糰之家,很貼近市井小民的生活,他們的對話是非常的生活化,他的爸爸一生都是非常做善事的,後來得了大腸癌,也接受治療。

在這整個過程就會發現他一直感恩,不管遇到甚麼就說你看老天爺對我多好,我們其實是看到他在生命中有許多的挫折,有很多心痛的遭遇,但是他還是秉持著「老天爺對我很好」的想法。

有這種想法的人,他的人生是有信仰的,因為這樣的信仰,讓他在逆境之中也不至於迷失方向,所以他的人生最終會是幸福的,也才有能力給別人幸福。

有些人是不管遇到甚麼樣的,他總覺得不滿足,有一個好的他還要更多,常常覺得人生是不圓滿的,是不好的。結了婚認為這個男人不好,換一個多好等等。這樣的人即使他的物質生活很豐富,但心靈層面卻很空虛。覺勇可以體會到這一點是相當好的進步。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讀書會摘錄
 

有位大德,因為兒子常發高燒不退,發願要吃素一年,發願的當下他兒子的病情就開始好轉,好轉兩天他不小心忘記此願,一吃肉,他兒子馬上又發燒。哇!太恐怖了,她感覺這個願有力量,他一定要護持他的願力,所以就一直吃素到現在。

現在有一個警惕,你絕對不能對自己發的願忘記了,而沒有執行。

 

這樣行善的心力為什麼會這麼大?是因為從心如實而起!

所以大家不要忽視一個小小的善念,為一個不乖的小孩、可憐可惡的人,作一個好的發願,那你們之間就會種下一個好的種子。如果是用抱怨怪罪的評論,就會在彼此之間施加更多惡緣的肥料,讓彼此之間雜草叢生,將來碰到一定又更不好。

 

你知道人們之間的仇恨,是怎麼形成的嗎?

剛開始就是一眼不順,後來愈看愈討厭,之後就打起來了,甚至彼此相殺,這就是「滾雪球效應」!

換個角度看,人們之間的善緣也可以這樣形成。

剛開始一個笑容,或許違心、或許真誠地讚許一下「謝謝你」、「你很棒」、「你怎麼這麼好」、「感恩」…等,彼此的好感就與日俱增。

所以善念惡念在輪迴業力之中,都是以滾雪球的方式在增加。大家願意從一個善念開始,給人家一個好臉色、一個笑容、一句好話、一個好的關懷,那你們的關係就會越來越好。

 

不要忽視修習善念的力量!大家今天學習到這樣的一個方法,就能廣種福田!為什麼人世間會充滿這麼多的挫折及煩惱,那是因為我們做了許多的惡業,何不從現在開始就來修你的善念善行呢?從你的身體、你的語言、你的心意,都能夠是利他的,慢慢福德就會增長每一個人,看到你就覺得好順眼、好喜歡,願意向你學習,那善緣就會越來越多,人生也會越來越順遂,跟大家共勉!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文∕讀書會摘錄

自然:老師教的,我再分享給別人,覺得蠻開心的,自己也很受用。在人生的轉折,我知道那個苦不要再苦下去了,有這個因緣大家真的要把握。

華東藏:師姐願意把自己的心得所學,跟有需要的人分享。這是菩薩利他的行為!之前有一位病人,很年輕就中風了。他的太太第一次來門診,問的話就是:「醫生,你看他應該沒救了吧?!你要跟他媽媽講清楚。」後來就不要他了!領了所有的存款帶著小孩就走了,還去法院宣告禁治產訴請離婚,我們的法院竟然就准了,所以這位先生就由老媽媽老爸爸在照顧,媽媽每天以淚洗面,這樣的業緣牽纏了很久。

後來有個慈悲的菩薩看到了這種悲苦的牽纏,在心底起了一念:「如果您跟媽媽是有前世業緣的話,不要讓她用這種方式償還吧!你自己也很辛苦!我們是不是用一個比較好的方式迴向,讓這些業緣解脫!」

這位人間菩薩起念後不久,這位中風的兒子就往生了。

這件事說起來很不可思議!業力的牽纏,若有機會透過修行人以第三者的角度來跟他們講,跟他們化解,是比較好的一種方式!就像「慈悲三昧水懺」裡面的一般,化解了袁盎與晁錯的業緣糾纏。

這樣比起用抱怨報復、用掐用打的討債,是不是利益又更大呢?

就因為一般人不知道有更好的方式來求解脫,明明想要彼此解脫自在,但卻轉增彼此的恨意與業力!假設他有來上課,或許對業緣追討的方式就會不同,讓彼此的心快樂,能夠心開意解,而不是用彼此傷害的方式。這需要智慧取決!

 

只要我們願意付出這樣的心,側面幫他提點一下,通常力量就足以讓彼此之間不好的因果關係得以化解。不要忽略發心的重要!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文∕讀書會摘錄

華東藏:觀山月,你在人事物中覺不圓滿之處,是否已找到解脫的辦法?

AMY:有沒有先發現自己不圓滿之處?

觀山月:還沒有解脫。

AMY:有關跟爸爸的問題?

觀山月:後來有回家看爸爸。

AMY:長輩其實是不奢求的,只要給一點點,他們就很開心的。

華東藏:如果像交男女朋友,對方是很孝順的,我會加倍喜歡他,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或體會,就是對方不管男生或女生是孝順的,你好像對這個人會加很多分,所以如果妳們希望在對方心中留下好印象,那就照顧一下,對父母好一點。

自然:有一部『父母恩重難報經』可以看一看。

觀東主:因為你孝順自己的父母,也就會孝順對方的父母。

華東藏:為什麼會在對方的心中加分。

心星:因為會感恩。

華東藏:代表這個人對你好是有價值的,是知恩圖報的,假設這個人什麼都好,就是對父母親喝斥沒有禮貌,他沒有想到那是你最親的人,但是就是這種態度。將來假設我嫁給你,我是你最親的人,是不是將來你也會這麼對我,就會扣分。以前曾經認識一位很優秀的朋友,甚麼都好,專業也是100分,但是他很愛說媽媽的壞話,碰到我就說,說她媽媽很囉唆不好,他要走醫術的路線,媽媽一直阻擋他,覺得媽媽是耽誤他一生的人。後來我聽到受不了,私底下跟他講;我說你不要再抱怨你媽媽,不要向朋友說,如果連自己的媽媽都討厭,誰敢跟你做朋友?

 

如觀菩提的姊姊,是你唯一的親人,最親的人你都沒有辦法跟他有好的關係,那麼其他的道友同修等等,有辦法期望會有好的關係嗎?為什麼不花點心思,努力去跟他修好關係。至少我們不要看她不順眼,或許他是個待度的眾生,或許她有很多的習性。至少我們不評論他,不討厭他,這就是修你的量。假設這麼親的人,你都可以搞好關係,那相信你跟其他人,新建立的關係也會是圓滿的。所以我們在面對人生中不圓滿的地方,是不是先看看自己,是否有哪些是不圓滿?

覺勇:就像跟我弟弟一樣;十幾年不講話的。

華東藏:一笑泯恩仇,手輕輕的放在肩膀…

覺勇:那感覺會蠻感動的…

自然:那才是真正的解脫。

覺勇:對啊!可以試著做做看。

華東藏:如果他把手放在你的肩膀上,姊借我十萬塊好嗎?哈哈

覺勇:我沒跟你借已經阿彌陀佛,弟弟你想太多了吧…..

AMY:關係若沒有圓滿,整個氛圍就會被影響到。

覺勇:要一步一步的來,一步一步的做。

華東藏:有時聽很多夫妻在抱怨彼此,我都會覺得很有趣。有趣的點是說你們本來感情這麼好,為什麼有一天變成反目成仇,當初假如是那麼討厭對方,怎麼可能嫁給他是不是?又不是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當初是喜歡的,後來會變仇人一定是有跡可尋,是不是我們在人生無數的選擇裡面,你選擇和他關係越來越遠的路。

比如他很需要人關心,你選擇不關心,你選擇打你的電動,看你的電視,對你有需求時,你選擇不理他的需求,一定是有很多的選擇答案是錯誤的,所以兩個的關係就會越來越遠。意思就是我們關係要變好,是不是有很多對的答案。

人生中很多不圓滿是我們彼此做錯了很多的抉擇,你觀察不到對方的需求,無法滿足對方的需求,所以他就跟你越離越遠。大家有沒有想過要怎麼圓滿這個人生呢?

自然:喜歡你討厭的人。

觀一:不討厭討厭的人。

吱吱:如果一開始就無緣無故討厭一個人是自己修養的問題,若是家屬關係你越來越不喜歡他,下次吵架你還是會釋出善意,夫妻吵架也很多都是面子問題,圓滿中一定有先不圓滿的部分,先把面子拿掉,每個人都需要勇氣才能釋出善意。

AMY:有人說學佛重要的一件事,要把一樣東西賣掉?

覺勇:面子。

華東藏:賣給誰?

AMY:沒有,就是賣出去。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讀書會摘錄

華東藏:吱吱,可以提一下你對觀菩提的回饋嗎?

吱吱:我的回饋很重要嗎?

華東藏:蠻重要的。

吱吱:我想他有要搬離的地方,那腦袋是否有設想自己安全的地方到底在哪裡?因為在他的部落格也讓我看不到他的重點,都是清靜那些專有名詞,不夠白話,也看不到內心的東西,會想說你是國文不好嘛!

華東藏:人身攻擊…

吱吱:女生懂的詞彙比男生多很多,明明你就是有感覺、有波濤的人,在部落格講的詞語就是那幾個,有辦法用真正的形容詞,一段話文字太簡單,我都不知道裡面有甚麼東西。

心星:會不會感覺太複雜,不知道怎麼形容,找一天心情好慢慢寫。

吱吱:我覺得你拿掉平常的用詞,改用別的方式來寫,你的回饋會很多,想要安身立命的地方,吱吱要知道你安全的住所到底長甚麼樣,然後戳破你的安全住所,如果描述出來,我就會說:你看這都是幻相,根本沒有那個地方!

華東藏:他是一個不容易開放的人,但是第一次來看診時候,他把最難解的問題都說出來,那時為什麼有這樣的勇氣?

觀菩提:覺得跟老師有一段因緣。

華東藏:就是說要怎樣讓你接觸的每一段關係,都讓你有這樣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其實人與人的交會不是說都開放,我什麼隱私都跟你講不是這樣,每個人都有權存有隱私,但是信任別人是一個很好的安全感。

我們一般設定別人可能會傷害我們,所以我們不要跟他講太多,不要給他太多的 資訊,假設活在這樣的狀況。你會覺得每天都過在很危險的生活裡面,若覺得每個人都蠻無害的、能夠相信的,你會覺得每個人都是朋友。

舉個例子我曾經帶我奶奶去看過一位內科醫師,當時退化性關節炎在痛。那時候我還是個學生,一進去醫生問我奶奶哪裡不舒服?腳痛有沒有對甚麼藥過敏?我說:「好像沒有。」那醫生說:「你確定喔!問過你了喔!不要到時過敏又來怪我!」

那醫生一定受過這種傷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你想他與往後的每個病人關係會好嗎?因為是架構在一個不信任的關係,就他而言生活是辛苦的。

每次執業都要碰到不同的病人,每個病人都要防範,那生活是不是充滿緊張和壓力。假設今天面對每個人的關係都是這樣那怎麼自在,所以人與人必須要是互相信任的才能架構出良好的關係,問題是你怎麼相信每個人不會傷害你,你如何有這樣的信心?

心星:學阿城師兄-「我比你強!」所以不怕你。

AMY:因為對未來可能造成的想法,先拿來擔憂。

覺勇:這是一種成見-概念之心。

華東藏:這是一種希望和恐懼。

觀一:相信不管是好的或壞的都會有結果。

華東藏:我們再舉個例子,覺勇和他婆婆的關係,你怎麼相信婆婆會對你好,還是你相信她一定會念你,這是不是一種相信過去的,他相信婆婆一定會念她,婆婆對她是有很多意見的,於是她得到這樣的結果-婆婆一直念她。

現在她改相信婆婆可能不會念她,相信了這一點,於是婆婆不會念她,似乎我們的人生是跟著我們的希望信念的那個步伐在走

只是我要告訴你,假設你是念念都是步步為營的話,那你的人生就充滿荊棘,人與人之間沒有愛,就是這樣的狀況。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讀書會摘錄

華東藏:生命真得是一個很奧妙的狀態,譬如觀東主你們不曉得有沒有看出來,他實際上在講大家想聽的話,而不是講自己真正心裡的話,目的是為了讓大家聽,不是分享我的想法這麼單純。

可是你的話講出來是為了讓大家聽,聽了之後或許你有個很微細的念頭,希望大家肯定我,其實你的態度,如果用攝影機從上空直昇機把他錄影起來,然後自己觀察自己,講話的狀態,你會發現你所有的行為眼神,都是非常謙恭有禮的,但是裡面卻透發出傲慢,這很神奇對不對?明明就是謙虛分享心得,但你看所有的肢體語言和眼神,就很自然透發出傲慢。

觀東主:就是這個部份這個點,是我的盲點。覺得自己表達蠻用力的感覺,有那微細訊息透露出來,是因為我內心的需求。太渴望人家的肯定。所導致出來的反效果嗎?這也是我自己很想知道的。

華東藏:不曉得你們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就是你和別人談話時,對方是有目的來跟你談的,你會感受到那個目的對不對,會嗎?

如果他是跟你閒聊,不帶目的性的,像小孩一樣說我做冰淇淋給你吃,一種是目的,你一定要買我的冰淇淋,以一種業務心態來談,心中其實多麼希望,但說吃吃看買不買沒關係;跟另一種我只是和你分享吃吃看,有甚麼建議再告訴我,即使態度是很隨便粗野但是你還是覺得他沒有壓力,今天你的態度非常謙恭有禮但是背後扛著一個目的,聽起來就是有目的。

觀東主:就會有壓力的存在嗎?

華東藏:那當然啊!因為你的心中有散發出一種欲念,要人家去認同你,不認同就不行,因為這樣才會讓人家感覺傲慢。

若人家不認同而你可虛心接受,就不會有傲慢,所以根本不用那麼複雜,就講出你心裡想說的話就OK,不用特別去呈現外在,需要別人去肯定去認同或稱呼你很棒,得到這些東西又如何呢?

為什麼這麼需要這些東西,是我們需要去理解的地方,其實你有時候是很自在的,但偶而會呈現這種狀態-希望自己有進步,希望大家看得到覺得你很好!其實你本來就很好,不需要別人額外去認同!你如果可以注視到這一點,就可以修正自己的心念。思擇的力量就會了解,不需要去尋求他人的認同。

可以請家人來提醒你,現在的你是自在的?或是有壓力的?用這種方式回饋訓練,一開始會非常辛苦的,覺得人家一直在評論我,好像監視器,明明我已經做得很好了,你還要我怎麼樣。

可是問題就是說,你太需要人家覺得你怎麼樣了,了解嗎?所以它很難修正,過程很辛苦,但是因為你很有慧根,所以值得去修正這一點,而且我相信你也看得到,讓我們一起努力看看。

觀東主:謝謝老師,我自己也覺得困擾,對於自己的習性很容易出現,自己也會懊惱!我覺得那不是自己要表達的感覺,為什麼會變成這樣?老師講過後,心情覺得好多,還有一種情況,講一講自己就流汗出來了,好像緊張起來了,現在覺得放鬆,會覺得自己很好笑。

華東藏:自在一點就好。對於自我,建議各位修習「平等觀」,只要有平等觀的概念,這習性就很好修,甚麼叫平等觀?就是你跟我是一樣重要的,大家都是一樣重要,就這麼簡單。

我在跟你講話時,雖然你是個大老闆甚至總統,你來看診我對你跟任何一個病人都是一樣的,除非你特別透露出,需要人家尊重你肯定你的習氣,為了方便我們會給他這樣的尊重,那是做出來的,我們的心一樣是不動的。

有時候我會特別稱讚某個學生,因為他很需要稱讚。除非你有特別需要,我才會給你,但是我的心對待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平等。

「平等觀」在這世界上是相當難修習的,但卻是「如來四智」之一。屬於「南方寶生部」的「平等性智」。如果修習平等性智圓滿了,各位就是最富足的人。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文∕讀書會摘錄

觀菩提:有位同事是被公認最不好相處的,我用「隨喜」的方式去跟他溝通互動,彼此之間感覺互動就良好。

華東藏:所以你的法寶就是「隨喜」,那跟「止觀」有什麼關係?你剛剛說止觀在職場很好用,後來提到技巧是隨喜。

觀菩提:觀不就是互動嗎?

華東藏:觀察對方需要甚麼?譬如對方需要人家肯定他,你用隨喜他就高興了,所以你會觀察到他人的需求,那跟止有甚麼關係?

觀菩提:內在的平靜。

華東藏:內在的平靜可以感受別人的需求是沒有錯。可是隨喜就像慈悲喜捨,它是一種技巧,對對方來說是一個讚嘆或肯定的作法,其實人際關係是會改善的,或者加強彼此友好的關係,這是無庸置疑。

但就自己止觀上面的訓練,可能不適用。光是用一個定格式的隨喜能夠促進彼此的表淺關係,但是要建立較深入的關係,好像不是一個表層的讚嘆或者是肯定就可解決。

觀菩提本身的形象和大家認識一樣-正人君子、謙恭有禮,你外在形象是相當好的,但是你在這麼長期和大家相處,記得在第一期結束的時候,你還和大家不熟悉,可以分享心事的狀況少,私底下吃火鍋的經驗好像也很少。

你有沒有想過在同樣長的時間,他們已經變成很好的朋友,但是你和大家還是有一段距離,這問題點是在甚麼地方?

觀菩提:我的成長過程很少把自己的心靈打開,常常像自閉症把自己關著。

華東藏:你本是希望跟別人建立深層的關係,還是希望維持在這種表淺關係就好了?

觀菩提:是要看對象,因為很多事情不想要跟他人說很多,關係就不會深入。

華東藏:所以在這社會裡面,你大概有幾%比較願意開放心態跟他相處。

觀菩提:其實不多。

華東藏:怎樣你才會跟他深入?

觀菩提:感覺對的比較有話聊。

華東藏:感覺對了,你就願意敞開心門,那要花多少時間去敞開?是瞬間感覺對了就OK?還是要觀察你一個月、一年、兩年,以你的經驗來說還是跟時間無關?

華東藏:所以你的開放性是比較少的,針對你某些有感覺的人做開放,在這樣的狀況下,心理受支持的程度會不夠。

比如說我們今天心事滿滿,總希望有個人可以傾訴或說給我一些意見,但是你因為好朋友少,很少跟人做深入的對談,或許別人沒有辦法了解你,或許你也不願意講,所以平時支持的程度是不夠的,會有這個問題。

AMY:不願意分享,是不是有考慮到甚麼未來的想法嗎?

觀菩提:前幾天夢到小時後,因為我媽是我爸的第二任老婆,小時候被壓抑…

華東藏:被大房的兄弟欺負嗎?

觀菩提:對!

AMY:知道觀菩提有些地方關係是不圓滿,可是就不知道內心的問題到底在哪裡,感受不到那個點。

觀菩提:問題是自己內心不夠清靜。

華東藏:不夠清靜?

觀菩提:常常。

華東藏:這樣會不會導致一段關係的誤解,因為你不去澄清不去解釋,不了解對方也無從去真正的交心,會不會因為這樣造成一些關係的迫害,你會不會擔心這樣的事情重複發生。

觀菩提:來學習後比較不會。

華東藏:所以你現在對竹友們,你會比較有信任感嗎?比較願意開放嗎?

吱吱:我覺得和平型不太主動交朋友。

華東藏:其實也怕麻煩。

華東藏:和平型不太主動交朋友,另一方面怕太常見面會破壞彼此之間的和諧度,不希望自己被打擾太多,也不希望打擾別人太多,但是我記得阿城對這一點很有意見,他說你的部落格裡面沒有你真心的語言。(你知道阿城這種成就型的人是殺人是要見血的,寶劍出鞘見不到血那我白出了,所以他是很直接的。)你所表現出來的,並沒有從最深的內在去闡發。

觀菩提:其實有時候不知道怎麼去闡發,是很想,可是…

AMY:看是否有看到個性的盲點,譬如說覺得自己在這過程當中,哪些要改進的嗎?

觀菩提:其實很多。

AMY:可以提出來嗎?

覺勇:小小建議就是寫自傳,從出生開始到目前為止,然後再回頭看時,就一目瞭然,你會知道自己的盲點,自己的問題在哪裡。

觀菩提:最近夢到自己小時候的事情,就回憶起過去。

覺勇:最深層的可能跟你小時候有關係的。

華東藏:從小就在一個壓迫的環境長大,所以不如我不要被生出來,生出來就是要來受苦的。

自然:現在要修回去,修到還沒生出來之前。

AMY:把自己想法感覺多寫多了解,讓老師幫忙看到你的問題耶,因為我們不容易看到,試著內心生起的話,就一連串的寫出來,不要在心裡放著,心會比較舒服一點。

華東藏:我們上次不是討論過,明性他不能夠是一個冰凍狀態。你大部分時間都關著,就會處在冰凍得狀態,所以明性就不容易伸展,這要跨入空是相當的困難。

相信我們在學習成長過程中,也有這件事是我的隱私,到底要不要說,但是大家就慢慢養成一種氛圍,好像說出來也沒甚麼,大家也不會出去亂說。再過來群策群力,許多的頭腦來想解決的辦法,這個群體會讓你有一種安全感。

你會覺得說出來是一種解脫,是一種放鬆,獲得很多回饋的方式,假設這些事情是說得出來的,留在心裡的負擔也相對的減少。

練習表達自己的第一步-你可以對佛像說,因為佛像不會把你的事情講出去,是很安全的事情。

第二步-我們練習對好朋友說、對親人說、對於你可以信任的人說,有說絕對比沒有說好,因為說的出來也代表你願意去面對它、去接受它。

說不出來的話才是壓抑,成為在心中的苦。試試看慢慢把心中的擔心放下,從最初淺的層次開始跟別人溝通。

陽竹林的竹友們,不也向你說出他們深層的看法,為什麼他們覺得你是安全的,但你卻認為大家是不安全的,從中就可以學習問題在哪裡。

觀菩提:謝謝!謝謝!

華東藏:其實觀菩提很有進步了,在網路寫是否該離開傷心地,尋找安身立命的地方!也接受到大家很多的回饋,開始在鋪陳自己未來的路。

AMY:對啊!這是很大的突破。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讀書會摘錄

AMY:老師我最近也有這個感覺,對於事情有時很果決,一下就可以拒絕別人了!事情處理好了,為何會感覺好像不似過去柔軟的自己,似乎容易傷到別人。

華東藏:別人有真的向你表白,說「我好受傷」嗎?

AMY:沒有!是自己想的,覺得心情怪怪的。

華東藏:所以你覺得好或不好?

AMY:覺得自己好像要這樣去學習,應該有些地方是要果斷的判斷好,就不後悔。但是,在那當中的緩衝,就會想怎麼做比較好,心情還會多想。

華東藏:你覺得星雲大師的修行好嗎?

AMY:是。

華東藏:那你去看看他一生做的決定。他是一個非常堅毅果決的人。因為在建設佛光山的時候,遭受到許多障礙阻撓,你看他是怎麼跟那些政府官員談的。他的心是非常堅毅,要成就他的善行,既然是善因緣為什麼你要故意刁難我,我就去爭辯,是這樣非常果決的人,那他修行有甚麼問題嗎?看不出有甚麼問題,他修行非常的好非常的自在,自在不代表委屈,不代表要做濫好人,難道修行人應該常做違心之論嗎?

AMY:不要。

華東藏,那就對了!你心裡想著,沒問題我幫你處理,可是我可能沒時間幫你弄,那你不是在欺騙自己嗎?也是在欺騙別人,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情,你應該進一步修習,我真心想幫助你,那是我真心想要而不是我不好意思怕你受傷,是我真心要幫助你,應該去練習這個部分-心的柔軟寬宏大量。而不是怕別人認為你如何。這跟要掌聲沒什麼差別,他要的是掌聲,你要的是人家對善行的稱許,這有甚麼差別。

AMY:是有看到,但就不知為何?

華東藏:所以才叫習性啊!所以第一個要先見到自己的習性,若見不到就別談了。第二個就是見到要怎麼對治,所以大家為什麼修學這麼久,有些地方修學不得力,就是這個原因。因為你們沒有真的看到,只是用一個超我(Super-ego道德我)去看,認為自己是一直走在對的路上,一個宗教所保護的氛圍裡面。但是在這裡面沒有真正的覺,沒有真正的觀察到自己是怎麼樣受影響的。

AMY:對啊!真的是這樣。

自然:說法四十九年你們都聽不懂啊--哈哈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讀書會摘錄
 

觀一:書上提到「念頭的網」,如何去正視分別心的狀態章節裡,感覺獲益蠻多的。我自己是有思考上的盲點,如果說狀態不錯,如何去持續它。以往自己觀念上的錯誤還蠻嚴重的,譬如打坐的境界還不錯,就會想還有更高的境界要去努力達成。現在知道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應該讓它自然一點,有沒有達到狀態應該是都沒關係才對。

華東藏:那你曾經看過最高級的境界是甚麼?

觀一:一片空白。

華東藏:一片空白?

觀一:老師是說打坐嗎?有一次是看到蠻詭異的東西,怕講了大家不敢來。

同學:不會。

華東藏:他們已經身經百戰,讀書會已經上一期了。

觀一:那天晚上在彌陀寺打坐時,看到一個墓碑,墓碑上就有一個女生的頭沒有臉只有金色的頭髮,前一天剛好有地藏菩薩拜懺,就學會往生咒。那時大概坐二十幾分鐘,我就眼睛張開,念一次往生咒,再坐五分鐘左右,我就離開那個地方。在以前會覺得蠻恐怖的,那時候去大概六七點也沒有陽光,那時眼睛打開感覺是沒有一個實體,但是是夾雜在地面和眼睛之間的魂魄。

華東藏:你覺得看到鬼是你最高級的境界?

同學:哈哈..

觀一:可是覺得那應該是幻相。

華東藏:進階是-下次是可以看到更多位?

觀一:還是不要好了!

觀東主:難怪這幾天都邊走邊念往生咒,那天跟哥哥在外面掃東西,哥哥就邊念往生咒,問哥哥你在念甚麼東西,往生咒啊。你第一次念只有70%是對的,因為漏了三句,第二次就對了,我一直搞不懂哥哥甚麼時候開始學往生咒的。

華東藏:在這經驗裡面那份慈悲心、利他的心是值得稱許的。其實世間本來就是幻相,看到鬼道眾生而發這樣的心念,其實蠻好的,慈悲心就是我們修習利他之心,是要持續下去,自然而然就會有很多的福報進來。

AMY:觀一會覺得現在影像還在嗎?

華東藏:往生咒有念正確?

觀一:應該沒有LOSS。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文∕讀書會摘錄

 

觀一:她每天都看「非關命運」節目,請九型人格及命運專家到現場,她還做筆記呢!沒看他這麼認真過。

心星:覺得自己動力不夠強,所以需要做筆記,覺得自己過去個性的盲點,想到那個關係的部分,比較困擾的是:要與人維持好關係,你就會委屈自己。自己感受是有的,但又不行那樣,就不開心,知道自己習性是這樣,那到底是要遷就那感受,還是就這樣?

華東藏:舉個例?

心星:比如朋友之間,已經計劃好了,但就會有人來破壞你的決定。

華東藏:如果是小事情就抓狂,當然有問題。如果是大決定那就有需要討論的理由。

心星:當然是大事情,他做個舉動你就覺得他又要破壞了,想要清空又清空不了自己。

華東藏:這樣就是概念性心態太強烈,就是凡事一定要怎麼樣順從我想要的狀態。對於非關突然近來的事或物,就有一些障礙。一個真正處在本覺之中的人,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心星:他從以前的一直碎碎念,過了就算了,但後來越來越大。

華東藏:你觀察到了,但沒有方法對治他。不是觀察就好,還要去對治習性,因為你的習性先設定一個結果。要嘛就不要設定結果,要不就照預訂的計劃去做。就如覺勇升學,小孩變壞,是他自己的因果,自己負責,自己做自己承擔。我就是要去讀書這是大的事情,他有決定的權利。但是若以小事也可合和因緣,學弟你可以來,你可以做任何的事,但是我要練笛子,這樣也可以也不會打擾到我。

做一件事情時,可以同時間心是定的不打擾的。外境是動的,既然克服不了外境的無常變化,我就要克服自己的心,心就要容量大一點,去容納這些變化。如果遵照你以前只是委屈求全,就會有很多碎碎念的聲音,所以觀察到了,接下來就要對治習氣。

這世界上本來就因緣不斷的出現,沒有辦法去控制每個人怎麼想怎麼做,所以可以去克服自己侷限的心念,這樣才會自在。

Amy:記得心星有一個特性善於去觀察別人,在觀察之後是否有一些收獲或覺醒?

心星:印象比較深刻是「成就型」的人,因為有很多的特色是我沒有的。他們動力很強,就像咖啡店的老闆就像勁量電池,他不會累又很開心,對他的目標非常有動力,每天在做也想盡辦法讓自己開心,他也看很多書,我想了解他的動力到底是怎麼來的。有一天我就問他,他就說因為要讓自己發光發熱,原本以前會回他,那麼光那麼熱要幹嘛,人生發光發熱要幹嘛!

Amy:他要照亮別人。

心星:看到自己比較沒有的部分,也是自己的興趣。他去培養它成為自己的專長,其實我也會想像他這樣,但我動力就沒這樣強,現在會比較認真一點。

華東藏:其實可以去了解自己為什麼對九型人格這麼有興趣?

心星:因為聊得的都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及想法,以前會想我不要妨礙到你,你也不要妨礙到我,維持好關係。

吱吱:「和平型」的人是不是也比較喜歡偏向心理學那個部分?

華東藏:很多和平型是不去接觸這一塊的。

觀菩提:感覺心理學是想要了解別人那一塊。

吱吱:因為現在心理學會探討人與人之間、父母家庭環境等等。

觀菩提:心理學包括的層面很多,不止人與人之間。

心星:關係是動力,心理學也會探討父母行為、孩子行為,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家庭關係?

觀菩提:學算命要幹嗎?

華東藏:只在這個地方做觀察就不會有進步的空間,因為那只是另一種觀察的訓練而已。觀察不是有三種層次嗎?就是在做第一種觀察而已,慢慢要到第二種觀察。為什麼對了解別人這麼有興趣?是為了使跟人家相處和諧嗎?是為了怕別人傷害你嗎?進而再到第三種觀察,如果停留在第一種觀察,充其量好像可以靠算命騙錢。

心星:大家聊天時,有一些可能性可以告訴他,不一定是他想的這樣。

華東藏:我只是要你去觀察生命中的輕重緩急。有一個很有趣的小故事,佛陀時代,那時候的人也喜歡算命,你幫我看看手紋呀!會不會賺錢?會不會有三個老婆等等。佛陀說算命我最厲害,我幫你算一算,佛陀看一看說:「我看你會死喔!」這一定很準,只是不知甚麼時候而已。了解這個譬喻嗎?

一生都在籌算了解觀察關係,卻忽略自己的生命大事是一件愚蠢的行為,所以不要以偏概全,因為自己沒有覺悟,只知道好有趣好有趣。慢慢自己老了生病了,對自己的解脫一點把握都沒有,那將來就會後悔。所以可以發展各種興趣,千萬不要忽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只要此生沒有覺悟,輪迴一過又下輩子了,到時候變牛變馬就不知道了。

為什麼學佛會有很大的動力,其實跟世間的無常有很大的關係。你看到垂死的老人家,你跟她自他互換,這時候你還會有興趣了解嗎?這個時候應該覺得時日無多了,要有決定性的「定」,決定性的把握,我走的那一刻是開心、是自在、是快樂、是不後悔的,是不是就不會想要來看非關命運的節目。因為你現在年輕,沒有那麼快到那一刻,但心中至少要存著「那一刻不知什麼時候到來」的想法。

親人遇到時,就會開始起了一些波瀾:「要是我,我可以為她多做些甚麼?」不要到時候後悔。所以人生是有限的,不是無限的。要怎麼分配自己的時間就要看自己!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