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覺醒與勇氣讀書會--105.10.2

第三個覺:無我不是沒有自我,是沒有我執

*苦的根源是執著
外界永遠都有造成苦惱的各種可能,我們所能改變很有限,回應各種狀況的內在能力卻是可以培養的。佛教心理學注重覺察力的培養,希望我們時刻意識自己的內心反應,著重當下經驗的覺察力。西方心理學偏重釐清情感模式和創傷的成型過程,注意自我的發展和創傷。兩種途徑合起來,使我們對苦的成因,有了清楚的認識。

*創傷在呼應我們的我執心
造成一切苦的「我執」,根源於這個固著的「我」感,我們執著著,感覺那是真實的永久的固定的,但是這個「我」感,其實只是建構出來的東西。「感覺起來」是真實的,不是知識的建構,也和個人的想法沒有關係,而只是「感覺到的」經驗。

即便我真的感覺受傷了、驚嚇了、被人排斥了,一但深入觀察這個反應中的「我」,便會發現「我」並不是固定不變,真實的東西,其存在並無固定的基礎,我的身體、情感、心、知覺...都找不到「我」的存在。感受是真的,但把「我」當作固定的東西來抓著卻不是真的,像似一個充滿情感的泡沫,一仔細看就破了。

「我執」這種基本焦慮非常難以克服,只有讓自己的心進入一種安靜無概念的覺察狀態,才能看穿微妙的「自我」幻覺,以這種覺察力而言,打坐便是基本的修行法。

*創傷需要我們的觀照
打坐的時候,我們用放鬆接受的態度來看待我們的經驗,就能夠讓事情純然在那裏卻不予評斷,這樣的態度能夠取代內在和創傷有關的種種糾結。用接受的態度進行,慈悲的好像在培養內在的父母,而這個父母對我們是毫無條件接受的。負面情緒就會鬆懈而消失,我們便會進入有關懷心的內在空間。

自我身分猶如水泡,表面有一股張力,打坐可逐漸解除這股張力,對生活事物反應會恢復自然暢通,坦然接受生活經驗的本能,無論好壞皆然。實際上緊縮這種習慣銘記在我們每一個生命細胞裡,需要時間改變,然而我們還是先認識苦的根源是什麼,當然也要知道我們都「可以」到達生命完整的解脫之地,我們的旅程要從這樣的理解開始。

討論三:什麼是沒有自我,若我們沒有自我,將會呈現什麼樣貌?無我是沒有我執,該如何做才能做到沒有我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