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觀東主

 

壹、對應煩惱的方式:

佛陀教導三種主要的律儀來對應煩惱 捨棄、轉化、認出煩惱的空性

 

  1. 捨棄煩惱:是對煩惱保持一定的距離,盡可能地避免煩惱。你去到一個祥和的地方,在那你不會涉入任何煩惱,一個沒有太多試練的地方;你沒有從根斬斷煩惱,但也沒有太多「再投資」出現。捨棄,盛行於小乗法教中作為在心中生起慾望時的對治。

 

  1. 轉化煩惱:大圓滿的法則是不需要倚賴別的對治法。當嗔或貪生起時,可以讓其自行消失,為有當你無法讓其自然解脫時,就必須依靠外在的對治法。假如一個煩惱無法立刻獲得解脫,他多一點空間,他就開始軟化;在軟化當中認出其本性。一個熾盛的煩惱可以幫助本覺變得更清新明顯,「越多煩惱、越多智慧」。

 

  1. 認出煩惱的空性:不應該批評煩惱是可怕的某個東西;反而應該放下對煩惱的執取,認出清淨的本質,利用煩惱的力量來認出本覺。煩惱透過這個過程而被解脫,讓其消融,使煩惱的能量完全釋放。當你不壓抑某種煩惱,就沒有被此煩惱帶走。

 

貳、認出本覺

要透過本覺的修行,真正解脫煩惱,必須確認在一開始已經認出本覺,認出自性。Page.230

 

本覺是警覺、隨意、自發、無修、不執持、不排拒的,所有五官都是開放的,本覺不是一個東西,而是一個美麗新鮮的時刻,也稱它叫平常心Page.231

 

如何決斷?假如我們有百分之六十的信心覺得那就是本覺,就可以決定。一但獲得這種自然的、不動搖的肯定時,會覺得如此確定;不管在心中出現任何事物,都會自行解脫。Page.231~232

 

這個決斷的過程和安住在本覺的真實上,似乎有兩個面向,一個面向是不懷疑「今日的本覺」、如何應對現象和煩惱;我們面對在心中、在感知領域中所出現的任何事物,有信心。必須認出(自明覺性)本覺下決定。Page. 232 Line.5

 

封鎖感知而修學,會讓我們陷入常或斷的兩個邊見的其中之一,而永遠不是在極大值的中道上。本覺是基的一部分,既非常、亦非斷。Page. 233 Line.7

 

我們應該處在本覺的相續中,不要造作;指的是本覺的相續不失去,靠明性的覺醒特質重新認出自身的空性,讓生起即解脫。Page. 234 Line.4

 

我們可以將自心看成是一個活力充沛的小孩。教導自心對自己負責,如何引領自己。Page. 237

我們以這種方式來教育自己,就變得越來越能朝我們所選的方向移動。變成有彈性的人,不害怕自己。Page. 239

【問題討論】

 1. 討論課程彙整問題。

2. 根據P.229第二段表達的意義為何?

3. 按P.237~240所說變成有彈性的人,所以我們應保有童真的心,這樣有助於我們的修學及生活。

4. 經過大圓滿的洗禮之後,大家對應煩惱的心境有什麼不同?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文/華東藏


成見,是因為我們過去經驗影響而形成的價值觀,加上對於對象的評論,以架構成的既定想法。

很顯然的,它不需要注視當下多重狀況的變化;

只要有一個自閉的腦袋、僵化的思路、加上說死人不償命的伶牙俐齒就夠了。

 

所以,成見是自我完成的遊戲,沒有互動、沒有彈性;

其間並沒有對方真正的參與,沒有愛,也就不會感動人。

 

這世界上大部份人的見解,都是成見。

成見帶來了對立與衝突,利益競爭,適者生存。

 

定見,來自於對真理的體悟與明曉,從何而來、為何而做、向何而去都清清楚楚。

這份見解,讓自心安詳寧靜。既不後悔及緬懷過去,也不擔憂或期望未來,

於是,自心就全然地活在當下,全然的感受、全然的思惟,也全然的感動。


定見一定要有眾人的互動才能顯現,所以俱備最恰當的美、最適切的彈性。

沒有眾緣,定見只是安住不動,沒有想法、沒有念頭。

其間有著所有因緣中的人事共同的參與,不帶評論的愛,帶來全心的感動。

但是,當因緣消逝之時,也沒有一絲遺憾。

因為一切都在定見之中。

 

成見與定見,都是一種強力的見解。

兩者都可以讓自我在這個世界熱情的活著。

但成見者受自我控制,定見者控制自我。

也就活出兩種不同的人生。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文/華東藏

 

認為自己是對的,才會有堅持。
認定自己有目標,才會有動力。

這一點都沒錯。
只是,堅持和動力常常帶來痛苦。

原因出在,堅持與動力是為了什麼?
我,我家,我方,我隊?
如果只是為了「我」的概念而堅持努力,
就會伴隨無量的痛苦。

合乎所有因緣而堅持,而努力。
一切成就皆迴向因緣中的大眾,
這樣的堅持與動力,不會帶來痛苦。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文 / 耕雲先生講述 (一九八四年春節於臺北 )

 

捨離執著保任此心

     各位瞭解了「解與行」的關係,瞭解了禪者的心路歷程,就應該肯定真實的自我,要揚棄那些閑知解,我們一生壞在知道的太多,再增加些廢知識,豈不被埋葬得更深?

     各位不必再懷疑、尋覓什麼了,從生到死最真實的就是保任此心,如果還有個道理堅持不肯捨,就是法執;還有個習慣丟不掉,那就是事障;如果你仍然喜讚揚、愛面子,顯然我執還未除。學正法的出發點應該是只求心安無愧,並不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如何,如果還計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批評,而不重視自己是否心安,這個人的我執還在;修行人只問自己是否心安,別人對我看法如何,那不過小事一件。事實上人命不會那麼微賤,那一個人若是把自己的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建立在少數人的主觀、偏見的好惡之上,這個人未免太作賤自己、太看不起自己了!你對我如何?那是你的事,我不會介意,若是你無理由地不喜歡我,也幸好你不是我太太,我們用不著辦離婚手續,你活你的,我活我的。所以大家不要太計較面子和虛榮,你看你由劫至劫,頭出頭沒如天文數字,你那些面子都在那裏呢?與真正的自己又有什麼關係?

      在這個世界上,有人要錢不要臉,有人要錢不要命,也有人要今天不管明天,要無常不求永恆,我們修行人只重視自己的慧命,融鑄自己的法身,要把捉住自己生命的永恆。

      跟各位從認識到現在,所說的只有兩個字:佛法,佛法者,成佛的方法也。只要方法對了,就能打開你底心扉,取得自己的家珍──無盡寶藏,「歸無所得」,家珍原本就是自己的,你另外得到了什麼?

      參禪,古往今來曾有很多人參話頭、參公案,然而最好的話頭無過於六祖壇經上的第一重公案──「不思善、不思惡,那個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只要真參,很容易上路,當你空閒時就提起這個話頭,久久一定有豁然的一天。其他的話頭很多,如「念佛是誰?」「萬法歸一、一歸何處?」……等不容易相應。如二祖見初祖的對話:「你來找我幹什麼?」「弟子心不安,祈求師父為我安心。」「把心拿來我與你安。」「我卻找不到它」「既然找不到,我已經給你安好了。」這話很妙,他的弦外之音即在求心安,必須是無心,無心自然安,有心不得安。心與念相通,有念心不安,到了無念的時候,心自然會安。

      讀古人公案,自己如果沒有開悟,很難看得懂,古人的公案沒有什麼奇特、神奇,不如自己品嘗自心的安祥覺受,那種味道才最可貴、最真實。但肯保任此心安祥,老朽絕不相賺,當來必定成佛,事情就這麼簡單。

      開悟有粗有細,粗者還會退轉,一大意就退轉,細的就不再退了,不退轉就是有了一定的結果,就是果位菩薩。

      各位保任此心,要把它當作唯一的興趣,而不是興趣之一,過年我不贊成你們打麻將、玩牌、下棋……並不是說那些東西都是大逆不道,消遣嘛,也無可厚非,但是你興趣多了便不能制心一處。當你感到枯燥、疲倦時就唱自性歌,也可以唱戒定真香,調和一下心情,當你修行到某種境界以後,就不會有枯燥感,也不會感到寂寞了,內心會不斷湧出安祥的覺受,那是一種極為美好的春的氣息,當你獲得此種無上法樂以後,就永不退失了。

      在座各位此刻的心態,都已「進入狀況」了,這即是生命的原態,這就是生命的永恆相,這個心態就是經上所說的「如幻三摩地,彈指超無學」,在感覺上似真似幻,能進入這種心態的人,終會有大事了畢的一天。

      雖然保任的階段,六根遲鈍,當你一旦開悟,就會六根猛利,而越來越鋒利了。六根遲鈍名「凡心大死」,六根鋒利是「法身大活」,也只有能忍耐冬季的冬眠,然後才會有美好春天的到來。修行人「不經一番寒澈骨」,又「怎得梅花撲鼻香」呢?

      學佛法就是要修正偏去的個性,以保任這種極難得的心態,此後沒有事情時會感到安祥,有事情、在工作時,既不會感到厭煩,也不會失去安祥,這就是「隨緣不變」,「安分守己」。

 

      這樣修才是真修,不這樣修名為「妄作」。 珍重!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摘錄 / 禪宗學苑

  

     但任何法門,修到最後,其實都要回歸本來。「本來」可能不容易懂,就說「自然」吧。人們常常在不自然中,導致身心都脫離常軌,當一切都調到自然了,身心就回到它本來的狀態,道就在其中了。

    「保任」是禪宗在說的。當禪宗修行人開悟、明心見性後,才開始講保任。

     因他已明白了心,體現了心,必須善護此心,不要再妄想執著去了,不要再隨著習氣去了,這是「保」。但是,又不可以執著此心,此心無相,如何能執著?有所執著皆是妄,所以不可執著,要任運自然,這是「任」。

     保任得宜,妄想執著減少,貪瞋癡淡薄,此心越發明淨。五陰漸漸轉化,不再覆蓋此心。等到五陰全盡,第八識種子完全淨除,此心便如大圓鏡,遍照三千大千世界,無有障礙,自在自如,那時候就不須再保任了。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