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覺勇

 

摘要:

 

一、P201,L4. 教導說在認出本覺後,我們可以不時地注重三種特質:一個是鬆散,另一個是明智,第三個是清晰。

 

二、P202,L6,大圓滿對『禪修狀態』的定義,是本覺期間的延續。這種入定的狀態,是你沒從本覺的相續中逸離;當逸離時,就被視為座下,不再是本覺狀態。

 

三、P202,L10,止的修學是散逸的狀態嗎?生起次第時的觀想,是散逸的狀態?

     持誦咒語是散逸的狀態嗎?培養慈心又如何?

      L15 在修止時,要有專一的專注,也是說的比做的容易

 

四、P203,L7,慈心和悲心應該是任運於覺醒狀態之中,蓄勢待發。處在空茫和枯竭中的人,不會有太多的東西產生;將心固著在非和合上,拒絕殊勝的功德,是個障礙。

 

五、P204,L1  本覺是廣袤、開放的,但不是只是依個外放、廣的自我。在這扭曲中,自我並沒有消融,只是讓自己變成外在的廣袤。

問:廣袤變成了客體? P208,L4

答:沒錯,明性開始將虛空客體化,明性將自己當成主體,而虛空是客體,這顯然是分別心的狀態。P208,L5

 

六、P205,L9, 龍樹菩薩曾說:「視物為實,愚蠢如牛;視物非實,愚蠢更甚。

 

七、P207,L11  認出空性表示 認出沒有客體,假如空性是個客體,那麼空性就可被碰觸,但空性不是客體。就像是碰觸無一般,於是僅是讓無顯現。

問:如何保任本覺?P211,L1

答:一旦我們認出了本覺,之後要如何保任呢?是否要如此辛苦地保持專一的正念?試著不要散逸?禪定修學的保任,也會是有形的;但在這裡見是超越形體的,

所以你的保任也必須是無形的。

 

1)大圓滿法教利用一個名詞來稱這個保任:修三不動 

 三不動的第一個是身不動如山王。感官不動如星辰倒映於湖中。心不動如無雲晴空。 

 

八、根據 P216,L12。但要保任本覺,只可能是在認出本覺之後;假如我們不能察覺什麼是本覺,那麼就沒有保任可言。

 

九、P216,L16 大圓滿的特殊用語所做的保任重點,是不散逸的無修。

十、P220,L2。有時在我們的修行中,我們可能會覺得迷糊、昏沉,或呆滯,

      那些狀態的對治法,就是修學融合三虛空。

 

問題歸納 :


1、問:這三種特質可否請老師更具體說明,請教同學們,經過老師的教導後,是否有照見那麼一點本覺了。是否可以分享一下那種感覺。

2、問:對於這句話,愚生不是很懂,可否請老師或同學詳加說明呢?

3、問:這裡的物指的是什麼?

4、問:老師曾說過空性的一切,主動且謙卑的全然接受。

5、問:老師,這三種狀態是怎樣的感覺:身不動如山王。感官不動如星辰倒映於湖中。心不動如無雲晴空。要如何修持呢? 

6、問:老師,一定要察覺到本覺才有保任可言嗎?

     像我們平常將老師所教的,是不是也可以稱它為保任。

7、問:什麼是不散逸的無修。

8、問:什麼是三虛空?

 

      以上是覺勇所整理的重點及疑問,若是有不足的地方,再煩請同學們補充。

謝謝!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整理/忠誠靈芝

摘要:

p.187知道如何禪修,但不知道如何解脫――這不是像禪定的天人嗎?

p.187我們必須了解這兩者之間的差異:散逸和不散逸。在這個特殊的脈絡下,不散逸的狀態是「入定」,而「座下」則包括了心的一切散逸狀態;這是大圓滿的定義,和一般定義不同……從大圓滿的觀點看來,保任在本覺的狀態中,被認為是入定,而逸離本覺則是座下。

p.188從純粹大圓滿的觀點來看,除了非概念性之外的任何狀態,都是散逸,這並不表示這些狀態都是多餘的――其中的某些狀態還是必要的,我稱之為善的散逸。意指他們既是好的也是有價值的,這些利益的散逸狀態是必需的,但這並不表示我得要用這樣的想法來牢牢抓住:「這就對了,永遠都這樣!」假如我們這麼做,就永遠不能解脫。舉例來說,抓住這種利益的散逸,會妨礙「止轉為觀」。

p.189不要期望你本覺的修學能夠完全避免念頭或情緒的出現;因為業力的緣故,它們還是會現起,但一切成立或失敗,端看我們執著念頭或情緒與否;這不是業力所定,這完全是個案,我們有執著或不執著的選擇。

p.189根據大圓滿不共、獨特的口訣,散逸是除了自明覺性狀態之外的任何情況。當我們了悟這點,就是自在或解脫的時刻。這就是「極喜金剛」《椎擊三要句》的所在:認出你的本性、決定一點、獲致解脫的信心。

 

一、生起即解脫:

兩種模式:

1、在本覺的相續中,本覺的指認變得有些模糊。這種彷彿的模糊,可能採取俱生無明或概念性無明或某種習氣要開始活動的形相;一個念頭糢糊地要出現。

   忽略或忽視空性 → 明性凍結 → 對空性的察覺變得薄弱些 → 散逸

   解決辦法:此時需要和明性無別的當下正念,不是蓄意的試著要提起正念,而僅是覺知道在這個狀態中發生了什麼。

 

    問:若本覺是本性空明,又怎會發生模糊?

    答:從明性的模糊開始,即使對本覺有知曉,不知怎地失去其立足點

 

二種狀況:俱生無明是不知確認自身的內在習性,這種內在無知僅是表示忘了自身概念化的無明表示吾人在念頭習氣或概念將要發生時,涉入了執著和標籤

 

2、念頭和消融是同時的

     不散逸的無修 → 動念(散逸) → 知道即將形成,即刻消融念頭 →延續不散逸的無修

     生起和解脫是同時的,就像是在水面上畫畫

     當你真正在心性中時,念頭就在即將出現的那一刻消融

 

二、自然解脫:一支打結的蛇自行解脫

       認出任何型態的念頭,其本體是、且永遠都是本覺的事實。不管念頭,本覺依舊在位,能夠立即處理,完全靠本覺自己,從不會有個別的對治法來,應付每一個念頭。

       因為本覺自身從未迷惑過,所要做的一切,就是認出那種解脫的狀態。不需要將其改變成別的任何東西。

       在此關於解脫的主要重點是信心,信心的基礎是一種合諧的感覺,而合諧的基礎是知道要如何解脫。當我們修學禪定狀態時,接著是修學解開對執著的緊握。念頭行成,但在解開執著時,念頭也就消融了。

 

三、離於利弊的解脫:賊入空屋,沒有東西可偷

       本覺的自然表達。清楚地知道這個重點,並在一段長時間內,你從未自本覺的相續中離開。任何顯現者,從未傷害或干擾本覺的相續;既沒有利益也沒有傷害。

       在本覺的相續中,不管任何念頭出現,主體在其他狀態可會涉入念頭中,從而引發執著,但現在卻可消失,再也沒有自我留下。任何念頭都歡迎。

       因為客體的涉入、主體的涉及、和牽涉的執著的整個機制――所執著者、執著本身、和被執著的對象的整體――都全消融了,解脫了。當這種情況發生時,證悟只是近在咫尺。

 

四、本初解脫

      直接解脫:修行時變得有點昏沉,於是你注視得更直接,變得稍加明智些,這像是你狀態的挺直。我們也可以說透過自我指認的活力,磨銳了、活躍了你的覺性。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4) 人氣()

感恩陽竹林師生,以及所有在部落格參訪的竹友們!

歷經一年的至誠討論,三個月的嘔心集結,

「陽竹林會刊」終於印刷出書了!

第一期.jpg 第二期.jpg

內容按照章節重新排版,並補充完整上課實況摘錄,

讓未能參與的讀者也有身歷其境的感受。

歡迎前來林嘉發全方位中醫診所參閱,並給我們指正。

 

第一期 談自我(共計365頁)

(收錄自我、個性、情緒、安住、觀察、修行、兩性、關係八個篇章)

第二期 談生活(共計322頁)

(收錄生活、成長、加油、佛智、中醫心靈、有感而發、引用佳文、華東語錄等八個篇章)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 文∕星雲法師文集

 

我剛出家時,奉家師志開上人之命到棲霞律學院就讀。有一天,教授國文的覺民法師在黑板上寫了「以菩提無法直顯般若論」十個字,要我們以此為題寫一篇作文。我當時才十二歲,自上課以來,從未聽懂過一句經文,而這十個字更像天書一樣,叫我摸不著邊際,只好東抄西湊,糊里糊塗地交了卷。及至後來,我歷經世事滄桑,又講說過多次《心經》和《金剛經》,當再度回憶起當年這個題目時,才恍然大悟:「菩提無法」是「空」,「直顯般若」是「有」,整句話的意思,就是「要空,才能有」。

世間上的人往往將「空」與「有」劃分成兩個截然不同的東西,認為「空」的不是「有」,「有」的不是「空」。但佛教闡釋宇宙人生真理時,認為空了,才能有;不空,就沒有。例如,茶杯空了才能裝水,皮包空了才能放錢,房屋空了才能住人,土地空了才能建樓,甚至鼻子空了才能呼吸,耳朵空了才能聞聲,嘴巴空了才能嚼物,腸胃空了才能納食,不「空」,怎能「有」呢?

空,實在是最富有建設性的真理,只是很多人誤解了「空」的意義,甚至認為天也空,地也空,世間也空,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其實,「空」,聽起來好像是一無所有,但虛空不是包羅萬象,應有盡有嗎?「空」,看起來好像是無形無相,但虛空入方則方,入圓則圓,不是具有超越對待,無所不相的功用嗎?

佛教的「空」,是用來說明:森羅萬象都是各種條件聚合而成,所以不但宇宙中沒有獨立存在的事物,而且彼此之間都具有相互依存的關係。這裡所說的關係、條件,在佛教裡叫作「因緣」。龍樹的《中論》說:「諸法因緣生,我說即是空。」又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以無空義故,一切法不成。」由此可見,佛教講「空」,是要「空」諸執著,「空」諸兩邊,「空」諸假相,「空」諸對待,以還給我們一個真實的世界。因此,「空」不但沒有破壞性,而且是建設宇宙人生的本體。經云:「若欲識得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我們如果能夠徹悟「空」理,將自己的心量擴大得像虛空一樣,就能夠理事圓融,事事無礙了。

佛陀上昇忉利天為母親說法三個月之後,返回人間,弟子們聽說此事,爭相迎接。蓮華色比丘尼運用神通,搶先到達佛陀的面前,恭敬地行接足禮,並且說道:「弟子蓮華色第一個來向佛陀接駕。」

佛陀卻說:「第一個來迎接我的不是你,而是在王舍城巖洞中宴坐觀空的須菩提。能夠見到『空』的真理,才是真正見到佛陀的人。」

又有一次,佛陀在靈山會上,拿了一顆隨色摩尼珠,問四方天王:「你們看一看這顆摩尼珠是什麼顏色?」

四方天王看了之後,有說是青的,有說是黃的,有說是赤的,有說是白的,佛陀就將摩尼珠收回,舒開手掌,又問他們:「我現在手裡的這顆摩尼珠是什麼顏色?」

天王們不解佛陀心中所指,不約而同地回答說:「佛陀!您現在手裡根本沒有東西,那有什麼摩尼寶珠呢?」

佛陀告訴四大天王:「我將一般世俗的珠子給你們看,你們都會分別它的顏色,但真正的寶珠在你們面前時,你們卻視而不見,這是多麼顛倒啊!」

的確,世人顛倒,執著幻有,迷己逐物,因此,有所收獲的時候就歡喜雀躍,有所失落的時候就憂悲苦惱;諸事順遂的時候就興奮無比,遇到困難的時候就垂頭喪氣,自己的情緒完全被外相所主導而不知。如果我們能夠認識世間一切的事物皆為無常不實,從而用「空」的真理來調和統攝這些對待的觀念,那麼無論有也好,無也好;苦也好,樂也好;難也好,易也好;榮也好,辱也好……,在在處處,都能做到《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能無所不住,這樣的人生不是很灑脫自在嗎?

記得我剛來到台灣時,身無長物,但我不覺得窮,也不覺得苦,因為十年叢林的「空」慧教育,讓我感受到一個人不必以擁有物質為滿足,試想天空中,星月交輝可以供我自由欣賞;公園裡,花樹繽紛可以讓我恣意觀看;市街上,各種道路可以任我行走;自然界,鳥獸蟲魚可以隨我結緣。我深深感受到擁有三千大千世界的富有,更由衷地感謝偉大的佛陀,他千辛萬苦體驗出來的「空」理,讓我能遵循、學習、效法、享用。由於我有一顆「空」虛的心接納一切,時時刻刻都以感恩知足的態度服務奉獻,結果為自己帶來很多的機緣;由於我用一顆「空」靈的心看待事物,在在處處都以法喜無限的胸懷弘法度眾,結果為佛教開拓嶄新的天地。我體會到佛教「要空,才能有」的真諦,實在是人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

社會上,因為完全不了解佛法而誤解空義者,固然在所難免,對於佛法一知半解而誤導空義者,也大有人在。例如,有些人以為一切皆空,無常幻化,不應執著,所以什麼都不在乎;有些人覺得一切皆空,應及早出離,不應貪取,所以主張自修自了;甚至有些人賣弄世智辯聰,以空義來眩人耳目。其實,如果執著於不執著,不也是一種執著嗎?貪取於清淨無為,不也是一種貪取嗎?以不知佯裝知,不更是自欺欺人的作法嗎?這些人既然無法與「空」的真理相應,又怎能擁「有」佛法的真實受用呢?

道樹禪師所建的寺院與道士的廟觀為鄰。道士們因為放不下觀旁的寺院,所以每天作法來擾亂寺眾,時而呼風喚雨,撒豆成兵,時而風馳電掣,魔影幢幢,果然把不少年輕的沙彌們都嚇跑了。道樹禪師卻不為所懼,在這裡一住就是十多年。最後道士的法術全都用盡了,只好將道觀放棄,遷離他去。

有人問道樹禪師:「道士們法術高強,你是怎麼勝過他們的?」

道樹禪師答道:「我沒有什麼法術,我是用一個『無』(即『空』的意思)字勝了他們。」

「『無』,怎能勝過他們呢?」

「他們有法術,『有』是有限、有窮、有盡、有量、有邊;而我無法術,『無』是無限、無窮、無盡、無量、無邊。所以,我『無』變,當然會勝過他們的『有』變了。」

在此奉勸世人:「有」就會有得有失,「有」是有限有礙的,因此找真「有」,不能在幻有中找。如果你能擁有「空」的思想,即使遭遇到迫害危難,也不會有所失落,反而更能顯出你磊落的胸襟,這就好比抽刀斷水,無法阻撓河流的暢通;如果你能抱持「空」的態度,即使生活在五欲六塵當中,也不會有所影響,反而更能體會出豐富的內涵,這就如同鏡面無塵,能清楚地映現萬物。因為,唯有「空,才能有」啊!

 

引用出處:h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books/index.htm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

 

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若執著世間,則無出離心;

執著己目的,不具菩提心;當執著生起,正見已喪失。

《遠離四種執著》以四種反面的敘述來說明,這是相當有趣的。有時候,要了解自己是什麼,需要先了解自己不是什麼;要了解某個事物,需要了解什麼不是那個東西。特別是在佛法裡,因為佛法是重視非二元的道路,因此了解反面是很重要的。

我們先簡單地綜合一下。第一點,札巴堅贊說,「如果你執著此生,你就不是佛法的修行人」;第二點,「如果你執著於娑婆輪迴的世間,你就沒有出離心」;第三點,「如果你執著自己,你就不是菩薩」,換句話說,如果你有執著,那就是自私;最後一點是,「如果你有執著,你就沒有見」。

事實上諸位可以了解,這四點涵括了佛陀所有的教法──從聲聞乘到大乘和密乘,都包含在內。讓我們更深入地討論,但今天晚上我要將這四點的順序做個調整。

讓我們先來談最後一點,「如果你有執著,你就沒有見」。

不管我們做什麼事情,見或見地是最重要的。用簡單的話來說,見地就是一個想法或概念。大家都知道,我們隨時都有很多想法。事實上,我們一切的想法都和我們的背景、教育、以及習性有關。而我們的一些想法或見地是非常地脆弱短暫,比如說,你認為「所有披薩都好吃」的這種想法,可能在幾天之內就改變了。可是有一些見地在我們心裡是根深蒂固的,我不只是談大家對政治的看法、對經濟的看法、對道德或倫常的看法而已。在比較微細的層次上,我們對自我的認同、存在有一種看法。這種見地也許並非很確定、很堅實地建立起來,然而我們對自己的認同確實有某種見地。

見地是重要的。因為一旦我們建立起一種見地,就會執著於這種看法。我們身為人類、身為中國人、身為台灣人、身為男人、身為女人,我們都有個見地。根據這個見地,我們思考、反應、行動。我們生活中的價值觀,都被這些見地所決定。比如說,我們有個見地認為某種皮貨應該很昂貴,特別如果它有某個牌子在上面的話,這個貨品的價值就會上漲。而且如果對這個貨品有更多的需求,價格就會更加高漲。因此,見地決定一切。

讓我們稍微超越一些世間的見地,來談一些比較深刻的見地。你們現在知道,我們的見地常常是有原因的。這個原因通常是為了追求快樂,追求一些滿足感。因此我們建立一種見地,然後如此這般地行事,做一些合乎道德、倫常的事。合乎道德倫常的事情會帶給我們好的結果,因此產生了所有的宗教。當然,見地就會變得更為複雜,不只是對於這一生的見地,甚至是對無法覺知的過去世或未來世的見地。這些見地對我們而言都很重要,它們是構成我們社會的重要元素。而且如同大家都知道的,我們非常執著於這些見地。世界上發生的各種戰爭,常常都是由於不同宗教的不同見地所引起的。

所以偉大的札巴堅贊在此到底說些什麼?他說的是:只要你有執著,那麼在佛法裡,你就沒有見地。根據佛法,只要你有執著,你就沒有見地。因此基本上,這是一種無見地之見地,你不能錯失這一點。這可以說是,諸如札巴堅贊、龍樹菩薩、文殊菩薩這些偉大的上師,所努力維持的一個非常聰明的立足點。只要一個見地被建立起來,它就能被用來作為一個對象,然後這個見地就會改變;因為它要依靠一個主體。而只要有主體和客體,這個見地就不是究竟的見地。

這就是為什麼,有時我們所看見的物體或所做的決定,從另一個人的角度來看,卻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東西。比如美與醜、好與壞、道德與不道德,這些都是主觀的。任何依靠主體的見地,都是錯誤的見地。所以札巴堅贊在此說的是什麼呢?如果你真想修習佛法,你不能有見地,你必須超越見地。經文上說:「我們禮敬喬達摩,他是超越一切見地的佛。」當然,換一種說法,我們是在談空性,但我認為札巴堅贊的說法非常巧妙。他不說見地是「空性」,因為如此一來,就會有建立一個見地的危險,這個見地會讓你去執著。因此他說,只要你有執著,即使是認為一切都是空性,只要你執著於此,你就失去了見地。

那麼你會問,無見地的見地有什麼好處或利益?我可以拿它來做什麼?它利於投資嗎?它能帶我去天堂嗎?這個無見地聽起來是沒有用的。札巴堅贊說,只要你對一種見地有執著,這個執著本身就是一種痛苦。執著是痛苦,而大家都不想要痛苦,我們都同意這點,不是嗎?當然,大家對於痛苦有不一樣的詮釋,這是肯定的。對有些人來說,輕拍或撫摸是幸福的、是快樂的,但是對另一些人來說,皮鞭或鎖鏈才是幸福快樂。不同的人對於快樂或痛苦有不同的詮釋,可是基本上我們都不要痛苦,這是肯定的。

但是痛苦從哪裡來呢?當有執著的時候,痛苦就來了。為什麼?因為執著有條件,執著有期待,執著有希望。即使我們剛剛說的這些名詞,期待或希望,就拿「希望」來說,「希望」這個名詞就告訴我們裡面有痛苦,因為還沒發生,我們就在希望。有一個計畫在那裡,就代表不確定。你在期待,所以它不是確定的。那是痛苦的,不是嗎?因此,只要你有執著,就會有痛苦。是的,不管任何期待都一樣──期待今天晚上的開示早一點結束,或者期待證悟,不管任何期待都是痛苦。期待來自執著,而執著來自於對於見地的執取。因此我們現在知道超越見地的利益了。

對人類來說,金子是很珍貴的東西,所以產生「金子是珍貴的」這種看法或見地。因為這樣的見地,因為我們認為金子很有價值,所以產生了很多痛苦──期望有更多的金子,或恐懼金子太少。但是對於一隻很小的蝴蝶來說,金子沒有價值。這並不是說它已經超越了這樣的見地,而是對它而言,金子無所謂好壞,金子不會引起它的恐懼或期待。當然,蝴蝶有其他一套價值觀,而我現在所談的是超越見地的利益。

如果我們可以超越一切見地,我們就不需要花力氣去尋找好的東西,或去除壞的東西。什麼是這種不需要花力氣的狀態?就是放假。真正的放假就是不需要花費力氣,比如說星期天早上不需要早早起床。為什麼你覺得那是好的呢?因為它不需要花力氣,你可以很輕鬆自在。而我們在此講的是一個永恆的星期天,一個真正超越所有各種形式的努力。這就是第四點:只要你有執著,你就失去見地。

現在你會說:「哇,這個不錯!無見地的這個東西我想要。」我們都想要快樂,不是嗎?它聽起來很實際、很廉價、又很經濟,但我們如何能夠擁有這種無見地的見地?我們現在就來談其餘的三點,但是沒那麼簡單!因為就像我先前說的,我會把它們混在一起談。

首先,我們對於此生有這麼多的執著。也許在極為稀有的時刻,我們會想像、會珍惜這個沒有見地的看法。但是當我們走出這個房間,如果股票市場大跌,或是你的女朋友欺騙你等這類的事情發生,此生的價值就會頓時向上衝,然後你就被糾纏住了,你就沒有時間去思考無見地這件事情了。無見地是非常無聊的,而我們有這麼多的事情可以做。即使股票市場不崩盤,你的女朋友沒有欺騙你,可是還是有很多事情在吸引我們的注意,比方說有很多喫茶的地方,有很多……那是甚麼(仁波切看著窗外)?在我眼前就有一個Air Go.com的廣告!有這麼多的娛樂吸引我們的注意,它們都在向我們呼喚「來吧!來吧!」有這麼多好吃的東西,有這麼多東西可以買。這麼多便宜的東西可以買,還有這麼多昂貴的東西可以買。而且你會買,就是因為它貴。兩者都是理由。「那個東西很便宜,讓我們買下來吧!」這不是個好理由。「這個東西很貴重!」它也不是一個好的理由。這個世間的生活,沒有本質自性,也沒有邏輯,可是我們卻非常執著它。所以,忘記超越見地吧!事實上,我們刻意執著在見地裡。超越這些東西真是太痛苦了。

為了了解見地,你要成為佛法修行人。要成為佛法修行人,就不能執著此生,這是很困難的。同樣的,如果你執著於娑婆輪迴──也許在座有人認為:「我並不執著此生」,但是你可能執著來生,你可能希望下一世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或許你想成為比爾蓋茲的太太。不管是什麼,你都有一個目標。因為你已經四十五歲了,所以你想這輩子已經差不多了,就算了吧,讓我們好好準備下一輩子……我是說我自己〈笑聲〉,所以你的目標是下輩子。你的目標不是證悟,而是下輩子,是希望有更好的一輩子。這並不是真正的出離心,因為你還是執著於好的東西,你還是有條件。如果你沒有出離心,你就不能了解無見地的見地,你還是不能超越對「見」的執著。因為娑婆輪迴的生命,不論此生或下一世,都是騙人的。而且它不只是欺騙,還是個陷阱。執著於這樣的陷阱,就如同自己走入這個陷阱,如同讓自己掉入這個陷阱。而這個對世間的執著,會讓你想要超越見地的願望,退轉、消失。

最後,「如果你執著自己,你就不是菩薩」。讓我們問這個問題:也許我真的能夠去除對此生的執著,也許我也可以去除對娑婆輪迴生命的執著,可是如果你對於自己還是有執著的話──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對於此生有出離心,對於世間的娑婆輪迴生命有出離心,可是你非常執著於自己,為了自己的目的而想得到證悟,如果是這樣,你就不是菩薩。不是菩薩有什麼不對呢?不是菩薩,你就沒有一個完整的方法來超越所有的見地。你或許可以超越某些見地,但你無法超越所有見地。因為你執著於自己的證悟,光是這點本身就是一個見地。如此的缺乏慈悲心、缺乏菩提心,不會讓你成為菩薩。

以上就是札巴堅贊教導我們的「遠離四種執著」。我們該如何修持這四點呢?我很簡單地說明一下。今晚我沒有好好講述札巴堅贊的教法,事實上這個教法是一套很完整的教授,而不是個小題目。希望今天晚上的開示,對各位來說像是一道開胃菜。我建議,如果有薩迦大上師來到這裡,各位應該向他請法。這個法是一個非常精要而完整的教法。

現在我們知道,超越一切見地有這麼大的價值。事實上,它應該是我們一切發心的基礎,這點非常重要。為什麼我們要修習佛法?我們修習佛法的目的必須是為了達到證悟。尤其是你身為菩薩,不只是為了自己的證悟,而且為了一切眾生的證悟;這是最重要的,是一切發心的基礎。如果在發心上有一點點的染污,有一點點無關於真正的證悟,那麼這就只是為了美化我們此生,那麼你的佛法修行從一開始就錯了。然而這很困難,因為我們的心、我們的自我是非常地狡猾聰明。事實上有很多時候,我們修習佛法的真正原因只是為了讓此生快樂而已。

我並不是說修習佛法不會讓你此生快樂,而是說這不應該是我們主要的目標,它只是附帶得到的利益。我現在說的是一個很大的題目,一切都應該如此,即使像弟子和上師的關係,都應該是基於純粹追求證悟上。如果你找到一位可以讓你獲得證悟的人,你不會在乎他以什麼方式讓你獲得證悟,你應該超越所有這些道德倫常的顧慮;但是這非常困難。因為,不管我們多麼不道德,我們還是非常喜歡道德,至少它給我們一些武器來喝斥別人。你修習的佛法非常仰賴發心的基礎。我們這些密乘弟子,修習密乘常常是為了讓自己強有力,甚至有法術,但這是錯誤的。所以我要一再強調,我們發心的基礎是要尋求證悟。

然後,我們的問題是如何擁有這樣的發心?這樣的發心是不容易的。我們常說修習佛法是為了要獲得證悟,事實上我們並不真正如此想。我們的意思只是想要有一個很長的野餐,我們想保有很多財產,然後得到證悟。所以我們要如何生起正確的發心?你需要聞、思、修。如同彌勒菩薩所說:聽聞是非常重要的。請求上師開示,研讀佛法典籍。當你開始聽聞佛法的時候,以一種批判的心去聽,真正去了解、分析它是否有道理。然後除了聽聞,還要思惟,這些道理和你有什麼關係?然後,再應用於禪定的修行上。

談到思惟和禪修,讓我們來思惟《遠離四種執著》的四點。我們聽聞到「一個人不應該執著此生」,我們聽了很多遍,可是我們需要去思惟它。為什麼我們不要執著於此生?因為執著此生在道德上是錯誤的嗎?不是如此。佛法告訴我們不要執著此生,是因為在究竟上它完全沒有意義。我們此生所擁有的一切東西,雖然看起來很真實,可是它們會改變,它們不確定,所以它們是無常的。因此,不管你多麼執著於這些事物,遲早要跟它們分離。因此當我們說「不要執著此生」的時候,我們不是在談一個道德上的問題,而是說一個道理。我們這麼重視海市蜃樓一般的生命,是沒有道理的。這是你要思惟的方式。基本上是跟自己討論,自己把道理想清楚。

而「修」並不一定是坐直、閉著眼睛,像我們一般說的禪坐。基本上,這裡的「修」是指習慣於這個教授,一再地熟悉它。比如說,如果我現在對這個教授有一點概念的話,當我在此跟大家說話的時候,我應該要想到,這也許是最後一次跟大家說話。如果我現在正在喝可樂,我應該想,這也許就是我最後一杯可樂。我可能會投生為某種生物,即使掉在可樂裡也不知道那是可樂,更別說去享用它。我們用這樣的方法去習慣這個概念。想想其實滿可怕的,當我們今晚道別說晚安時,想一想,也許這真的是我最後一次跟你們說再見。有的人會說,「少來!」他們以為這是玩笑話,但這不是玩笑。有些人會說,你還年輕,會活很久,但這不一定是事實。

然而,我並不是悲觀。如果你悲觀,就表示你還執著此生。這表示你非常希望明天還活著,而你知道你明天不會活著,所以你承受煎熬。但你知道嗎,了解無常就是──如果你能對你的先生、太太、男朋友、女朋友、或任何人,對待他們就好像這是相處的最後一個晚上,你就可能真正得到快樂。對於初學的人,也許這麼想會有點令人不安,但是你會慢慢習慣。有些人剛開始會感到悲傷,或甚至害怕,但是你會慢慢習慣並且滿懷珍惜。對於此生的珍惜,會取代你剛開始所感覺到的害怕和悲傷。有時候是會令人不安。我不是吹噓我的修行多好,可是我常常試著這麼做。有時候我跟朋友打電話,當對話要結束時,我就會試著想:也許這就是我最後一次跟他通話了。這個時候,我會有悲傷的感覺,我就會說好幾次再見。在電話的另一頭,我常注意到對方感到有些困惑──「仁波切是怎麼回事?也許他愛上我了?〈笑聲〉」可是當下次又有機會跟對方講話的時候,就會很珍惜──「哇!你還活著!」因此,禪修基本上就是習慣於那個概念。

總結地說,

如果你執著此生,你就不是佛法修行人;

如果你執著娑婆輪迴,你就沒有出離心;

如果你執著於自己,你就不是菩薩;

如果你有執著,你就沒有見地。

這就是「遠離四種執著」。

如何修持?聞、思、修。

今天所說的只是迅速的一瞥,只是在如海洋一般廣大的札巴堅贊和薩迦傳承教法中的一小滴水。祈願我們擁有不間斷的功德,一直享有薩迦傳承這麼豐富的教法。房間開始越來越熱了,大家都應該離開了。

 

引用出處: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7034&page=2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