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讀書會摘錄

華東藏:那現在討論的一個點,人與人之間怎麼樣有愛?

有些來診的病友,我跟他只是初次認識而已,但卻自然地可以放心將心事說出。我們如何培植這樣的能力,讓別人可以信任我們,大家討論看看。

彼此如果能互相信任,這個世界就會充滿了愛,有愛和關懷這世界就會很幸福安全,因為大家都像一家人一樣。

AMY:是否因為老師有開放的心胸。

華東藏:心胸開放了,會不會受傷?

觀一:要多開放?

華東藏:要多開放也是個問題,我曾經問一位失戀的學妹,為什麼才第一次見面你願意把碰到的所有事情告訴我,她本來是一個不愛開放的人,卻願意開放對我說。
到底說是那些修習佛法的特質,會讓大眾的明性對我開放?

AMY:是那個真,感受老師是非常可信賴的。

華東藏:其實是修習「空」的能力,因為絕對的空,你的明性就願意對我開放。

假設我是不空的,心裡充滿著評論,這人怎麼這樣,對你有很多評論,這時你會覺得這個人是不安全的。就是因為我對你是空的,所以你的明性就有了容納的地方,就願意把心向我推展,因為向我推展是完全沒有壓力的,沒有距離沒有束縛的,所以我們多培養空的能力,你涵容的量就會變大,就讓四方自然有宣洩的出口。

觀一:老師,真的要空會不會很累?很多人都來宣洩了…

華東藏:因為你空,就不會覺得累,要是不空就會累。

華東藏:這樣是一種甚麼樣的方式,讓我們去培育這樣的特質,假設你的心越來越接近體性空的特質,你就有這樣的能力。

像佛菩薩很多修行大乘行的人,到某種程度,眾生都願意對他說所有辛苦的地方。比如像心星的媽媽每次看到我就哭出來,他說林醫師你不要誤會,我絕對不是一個愛哭的人,但是我看到你不曉得我的眼淚就不自覺得流下來,那是空讓她本身明性的衝突有一個宣洩的地方,並不是我們有特別的能力或方法,就只是單單修習一個空而已,光這空性就有無量的慈悲

華東藏:AMY有沒有這樣的經驗,遇到很多人有心裡的煩惱,願意向你傾訴?

AMY:有,但空性不夠,感覺還會起落,比如他離開了,自己心念有時還會放不下,感覺好像還可以給她甚麼。

華東藏:我們有講過那菩提心就像一顆摩尼寶珠是映現萬物,而不受其染。

一個最好的心理諮商師,他的形象就是能夠像一面鏡子,忠實呈現來訪者的樣子,讓他看見她自己,而不是給他些甚麼,不是扭曲他的形象,你就是非常清靜的映照出他的問題而已,這樣他就會獲得治療。

就像我跟學妹談後,為什麼可以在兩個禮拜間就走出她的傷痛,我就只是做一面鏡子而已,就讓她看見自己自憐的狀態,當她的心情整理了之後,一封信給她的前男友,不管他要不要看,她只是忠實的寫,單純的寫,心情就好一半了!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文∕讀書會摘錄

AMY:請問老師,如果在動靜當中未能全觀,但以內外來講,感覺內觀份量比較重一點,有需要調整嗎?

華東藏:不用啊!像我們一般在學習的過程之中,有時會專注在外境。

譬如人我關係的一個對立和諧,有時候我們會比較省思自己的內在世界,這都是很好的。就用手的「捲曲」和「舒放」來代表這樣的狀態,捲就是修習止,舒就是修習觀。

有時我們在破解這些概念之心的時候,我們需要用捲,回歸反省自己的內心世界,為什麼我們會覺得不舒服不愉快被迫害,有這種感覺,就進來看看,此時80%的專注力是在自己的內心世界上,20%再去管這些外境。但是有時候我們內在的問題解決之後,就會開始去學習全然的觀去觀察別人的作為,世界的關係種種的鋪陳,生命的流動變化。這時候就是在訓練觀的部分,剛開始大家一定很難去除概念之心,所以先有一個概念性的造作,我們要特別去捲曲或去舒放,這都是在學習中常用到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AMY:就像在靜坐的時候,以念佛方式持續但又感覺在觀察一個人在念佛,這當中有時就會有打岔的感覺,也試著不去評論,但有時就覺得紛亂,不是單一專注的。

華東藏:這和之前觀一提到問題很類似,分一個心在看自己做甚麼,心中又生出一個意識,來監察自己。是用意識之心來做兩樣的分別,部分一是在念佛,另部分在觀察自己在念佛,那是意識的雙重用力,所以會比較累。

AMY:那就不要以目擊者的身分,就單一讓心念自然流動這樣就好嗎?

華東藏:主要的差別是-「目擊者」在觀看是不用力的!剛開始如果很難去體會目擊者的話,不如用信仰的方式上坐,之前就相信自己的本覺在觀看這一切,心中有個決定性就是佛在觀看,佛在了解,佛在覺察,佛在念佛,先有這個決定性的信念之後,你就專一的念佛就可以,久而久之你就會知道甚麼是意識在流動,甚麼是意識之心的止息。

AMY:有時覺得散逸就隨它去了。

華東藏:因為你是分心的,只是把意識分成兩邊。就像心中有天使和魔鬼,天使在念佛,魔鬼就說天使你在幹嘛,有時兩個會打架,那到底要專注在天使,還是專注在魔鬼上,就會產生分心的狀態,但是如果處在專注的狀況之下,它就沒有天使和魔鬼的分別,就不會分心別立一個觀察者來觀察這一切。

AMY:就專注念佛就好。

華東藏:其實對象是一種信心,你有信心本覺在察看這一切,這是信心不是意識所分身出來的,這很難講很難用文字來講。各位開始練習,慢慢會有子本覺出來,就會知道老師在說的是甚麼。首先先有一個透發性的「非概念性」的心光出現的時候(如同黑暗的盒子被戳破第一個洞),之後在做的任何事,你就會發現到底是子本覺在作,還是意識心在做。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文∕讀書會摘錄

AMY:我們每天如何練習止觀?或許每個人方式不一樣,透過基礎班進階班這樣學習之後,自己是否找到自己的方法,看每天如何去運用這些道理,每天是如何去著力的?

覺勇:就打坐呀!每天晚上大概半小時先拜完懺再打坐。

AMY:那覺勇在外境的時間比較長,那怎麼去做練習?

覺勇:你說在市場的時候,有時候會放空看著人群走過走過,心裡感覺沒甚麼念頭。

華東藏:應對時,會可以了解到對方想要幹嘛或有甚麼想法,你會特別去觀察這個點嗎?

華東藏:比如說一個客人來,你會了解他要買多或買少,想買或不想買?

覺勇:想買或不想買,這種對方的需求可以感覺得到。

華東藏:那第一種觀察有做到。

華東藏:那會不會因為今天賣多賣少,給你起甚麼樣的煩惱?

覺勇:這是我要分享的,以前會現在不會,以前有時碰到10點多還沒開市,糟糕了,就會起煩惱心,現在不會啊!

自由自在,沒開市就沒開市,就不執著有就來沒有就看人群,就觀察人啊!

現在賣的成績也還不錯,比較不會執著今天賣得好不好,一定要做多少,放下反而得到更多。

華東藏:現在曾經有一整天都沒賣出去的嗎?

覺勇:不會。

華東藏:幾乎沒有。

覺勇:有一天才神奇,那天下大雨,本想要不要出去,想一想算了去看人也好。結果那天出奇的好,在市場就賣將近四千塊,加上送貨那天還蠻不錯的,體會到甚麼叫做無所求、甚麼叫做放下。這是這兩個禮拜的覺察和體驗。

華東藏:這好像觀一在心得裡面有提到,他說有時候會有很多的煩惱究竟怎麼做才是最好的,那後來給自己一個想法「應該一切會很圓滿Everything will be OK!」。

這比較像基督徒的想法-上帝自有安排,我相信一切都有好的安排,這是對人生有一個很好的信仰。假設一個好的基督徒他對上帝有信心,他會覺得所有的好的和不好的因緣,都是上帝的安排。不好的是要我們體會一些道理,好的是它對我們的恩賜,有這樣想法的人生是幸福的,因為你不管遇到甚麼,你總是會感恩。

 

最近有一個節目叫做飯糰之家,很貼近市井小民的生活,他們的對話是非常的生活化,他的爸爸一生都是非常做善事的,後來得了大腸癌,也接受治療。

在這整個過程就會發現他一直感恩,不管遇到甚麼就說你看老天爺對我多好,我們其實是看到他在生命中有許多的挫折,有很多心痛的遭遇,但是他還是秉持著「老天爺對我很好」的想法。

有這種想法的人,他的人生是有信仰的,因為這樣的信仰,讓他在逆境之中也不至於迷失方向,所以他的人生最終會是幸福的,也才有能力給別人幸福。

有些人是不管遇到甚麼樣的,他總覺得不滿足,有一個好的他還要更多,常常覺得人生是不圓滿的,是不好的。結了婚認為這個男人不好,換一個多好等等。這樣的人即使他的物質生活很豐富,但心靈層面卻很空虛。覺勇可以體會到這一點是相當好的進步。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讀書會摘錄
 

有位大德,因為兒子常發高燒不退,發願要吃素一年,發願的當下他兒子的病情就開始好轉,好轉兩天他不小心忘記此願,一吃肉,他兒子馬上又發燒。哇!太恐怖了,她感覺這個願有力量,他一定要護持他的願力,所以就一直吃素到現在。

現在有一個警惕,你絕對不能對自己發的願忘記了,而沒有執行。

 

這樣行善的心力為什麼會這麼大?是因為從心如實而起!

所以大家不要忽視一個小小的善念,為一個不乖的小孩、可憐可惡的人,作一個好的發願,那你們之間就會種下一個好的種子。如果是用抱怨怪罪的評論,就會在彼此之間施加更多惡緣的肥料,讓彼此之間雜草叢生,將來碰到一定又更不好。

 

你知道人們之間的仇恨,是怎麼形成的嗎?

剛開始就是一眼不順,後來愈看愈討厭,之後就打起來了,甚至彼此相殺,這就是「滾雪球效應」!

換個角度看,人們之間的善緣也可以這樣形成。

剛開始一個笑容,或許違心、或許真誠地讚許一下「謝謝你」、「你很棒」、「你怎麼這麼好」、「感恩」…等,彼此的好感就與日俱增。

所以善念惡念在輪迴業力之中,都是以滾雪球的方式在增加。大家願意從一個善念開始,給人家一個好臉色、一個笑容、一句好話、一個好的關懷,那你們的關係就會越來越好。

 

不要忽視修習善念的力量!大家今天學習到這樣的一個方法,就能廣種福田!為什麼人世間會充滿這麼多的挫折及煩惱,那是因為我們做了許多的惡業,何不從現在開始就來修你的善念善行呢?從你的身體、你的語言、你的心意,都能夠是利他的,慢慢福德就會增長每一個人,看到你就覺得好順眼、好喜歡,願意向你學習,那善緣就會越來越多,人生也會越來越順遂,跟大家共勉!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文∕讀書會摘錄

自然:老師教的,我再分享給別人,覺得蠻開心的,自己也很受用。在人生的轉折,我知道那個苦不要再苦下去了,有這個因緣大家真的要把握。

華東藏:師姐願意把自己的心得所學,跟有需要的人分享。這是菩薩利他的行為!之前有一位病人,很年輕就中風了。他的太太第一次來門診,問的話就是:「醫生,你看他應該沒救了吧?!你要跟他媽媽講清楚。」後來就不要他了!領了所有的存款帶著小孩就走了,還去法院宣告禁治產訴請離婚,我們的法院竟然就准了,所以這位先生就由老媽媽老爸爸在照顧,媽媽每天以淚洗面,這樣的業緣牽纏了很久。

後來有個慈悲的菩薩看到了這種悲苦的牽纏,在心底起了一念:「如果您跟媽媽是有前世業緣的話,不要讓她用這種方式償還吧!你自己也很辛苦!我們是不是用一個比較好的方式迴向,讓這些業緣解脫!」

這位人間菩薩起念後不久,這位中風的兒子就往生了。

這件事說起來很不可思議!業力的牽纏,若有機會透過修行人以第三者的角度來跟他們講,跟他們化解,是比較好的一種方式!就像「慈悲三昧水懺」裡面的一般,化解了袁盎與晁錯的業緣糾纏。

這樣比起用抱怨報復、用掐用打的討債,是不是利益又更大呢?

就因為一般人不知道有更好的方式來求解脫,明明想要彼此解脫自在,但卻轉增彼此的恨意與業力!假設他有來上課,或許對業緣追討的方式就會不同,讓彼此的心快樂,能夠心開意解,而不是用彼此傷害的方式。這需要智慧取決!

 

只要我們願意付出這樣的心,側面幫他提點一下,通常力量就足以讓彼此之間不好的因果關係得以化解。不要忽略發心的重要!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