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第十三堂 經驗與實相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經驗與實相,相當於 成見與定見、煩惱與解脫的關係。

經驗是否能幫助我們證入實相?這個問題就像是:成見是否能決出定見,煩惱能否讓我們解脫一般。

前面已經討論過,「煩惱即菩提」的轉 化方法,只能靠「感恩」這個催化劑。面對煩惱時,不管使用多麼猛利、多麼決斷的方法,也依舊只有「煩惱」與「解決煩惱」這兩個客體。通常,解決煩惱的方式 會帶來更多的煩惱。

如果讓我們懂得了「感恩」,煩惱就有了不同的意義!舉個例子:失戀的痛苦,讓我們了解付出不一定有回 報,進而轉化成為「要回報的付出,註定有所痛苦」。生病的痛苦,讓我們珍惜健康的日子,體會生命的無常,進而把握每一個當下用心生活。這時,煩惱將會焠鍊 成為智慧。

那麼,成見是否能決出定見呢?

我們擁有的許多見解,能夠讓我們「安心立命」嗎?這些見解,包含了從小被挹注的父母價值觀、社會價值 觀,我們的生活原則、成就感、情感需求、人生目標、自我實現等。這些看法,到底讓我們更輕鬆更開心,還是更緊張更挫折呢?很顯然的,一味地執著成見,會讓 我們無法適應複雜無常的世間,因而產生無量的煩惱痛苦。

要能照見「成見」之生滅相,從中探取不生不滅的「定見」,我們要學會「感歎」

走一趟老人安養院,其中不乏當年意氣 風發的大學校長、董事長、官員。現在不也靠著呼吸管維生?尋找兒時電視上大紅大紫的明星,現在的照片不也人如黃花?當年大聲疾呼要信什麼教、靠什麼黨才能 有飯吃的人,如今安在?當時不顧父母反對,一心相愛的伴侶,現在卻為何一心想要離婚?就這一份對於「成見」的今昔觀,便可照見其中不動的「定見」。

最後,經驗是否能證入實相呢?

我們的動機、想法乃至行為,除了小時 候的創見與冒險之外,漸漸地都被經驗所取代了。因為害怕自己受傷,我們不敢相信創見,也不敢冒險。守著少少的人生經驗,奉為圭臬。如果我們的經驗倉庫中, 並沒有「實相」(一切事物的真相真理)的經驗,怎麼可能靠經驗證入實相呢?

而實相是什麼呢? 就 是 這 樣 !

要證入實相,我們必須別開經驗,親自 「感受」讓經驗只是經驗,每一次的當下對境對心,都是親身感受。這種感受,沒有預期,沒有評論,自然也不會有追悔。在每個感受之中,親 見實相之美!美得直接、美得透澈,美得一瞬化為永恆!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整理 / 空城計


摘要


一、本覺的指認:(P.248)

    本覺的指認,是把通常用來一起串住念頭的繩子消融,執著並不會宣稱其離去:「我現在就要離開了,現在我要走了,再見!」(執著) 就在認出裡早已消融。

    我們用不著強迫煩惱和念頭離去,就在執著解除的那一刻,煩惱和念頭就自然地崩解了。

    當我們自然地到達本覺的狀態,極有可能像是那樣,是一個念頭和煩惱早已消失的狀態,但是我們還是不太滿意。

    當本覺的覺醒狀態是稀鬆平常、單純、清晰、在當下和沒有干擾時,我們拒絕承認那就是真的本覺,因為不夠目眩神迷。

 

【討論一】:請問學員們對於仁波切所指出的本覺狀態了解嗎?有無需要補充之處嗎?大家補充完後,請問老師有要補充嗎?

 

二、維持本覺的相續 (P.248~249)

    當我們更進一步修學本覺的真正狀態時,這些功德就會愈來愈彰顯,像是悲心與虔誠心的氛圍;而且,一種更深刻的智力,開始變得愈來愈明顯,這是以自然進展的方式出現的。

    我希望你們能夠知足並堅定,子本覺是非常單純、非常自在、非常乾淨和順暢的。慢慢地讓你們自己能夠平穩地安住在上頭,然後,越來越習慣它。

    現在我們的情況是要培養子本覺,讓它能夠以一種對本覺相續的維持感來成長。

    當覺性在印象呈現時被困住、開始聚焦在這些 (感官、肉體的、心理的) 印象、選擇某些印象、排斥別的、被這個狀況所帶走,都叫做散逸:相續被這種執取所打斷。當感官印象和所有其它印象的輸入,只是得以被體驗,而沒有失去本覺覺知特質的相續時,那麼這些印象就被解脫。經驗透過我們保任不散逸而被解脫。

 

【討論二】:大家應該都有文中所謂的散逸狀態,在此要請問學員們,有無【感官印象和所有其它印象的輸入,只是得以被體驗,而沒有失去本覺覺知特質的相續時】的經驗?

 

三、初學的瑜珈士對客體應有之態度 (P.249~250)

(一) 初學的瑜珈士可能有的問題

    在他 (初學的瑜珈士) 視所顯 ─經驗和感知─ 是侵入者,是敵對者時,會強烈地想要建立空性並安住在空性上。敵人已經來了:「客體出現,那就是為何我散逸的原因。」那種戒備的心態,是真正的問題所在。一位禪修者可能習慣在客體現起時反對客體,因為「它們干擾了我的禪修,它們破壞了我的空性。」在此的基本態度是客體應該被徹底摧毀,但這種態度是進步的障礙。

(二) 初學的瑜珈士應有之態度

    為了要進步,吾人應該對感官印象和任何其它顯現,有一種更歡迎和迎請的態度,這種態度會說:「歡迎!好的,請來這裡,沒問題。請隨意干擾我的禪修,不介意。」反而應該是培養出這種態度。

    底線是,你可以察覺空性,即便所感知的客體並未消失。

 

【討論三】:請各位學員,為什麼初學的瑜珈士會對客體產生戒備的心態?您認為這樣的心態為什麼有問題?為何所感知的客體並未消失情況下,仍可以察覺空性?最後,我們請老師再為我們予以開示!

 

四、軟化經驗、經驗時強化空性 (P.250~251)

(一) 軟化經驗方式的程度

    對解脫有信心,必須是和我們經驗所顯的方式有關,凡事都是出自這個所顯。有著奇妙景色和證悟裝飾的一切佛土,皆是所顯,六到眾生的一切各種經驗亦然,它們只是體驗的不同方式而已;我們必須讓所顯──我們經驗的方式──非常稀鬆平常、非常有彈性,而不是像一張老、硬的牛皮一樣僵硬。方法是要知道解脫的關鍵,這就是精神修道者所要做的:我們能夠軟化經驗方式的程度。

(二) 認出空性,並在經驗時強化之

    首先你應該認出開闊、廣 的特質;然後,不管你經驗到任何的現象,你都得認出此經驗的本性,都有著空、廣的特質,而且你需要在每一次都這麼做。明性從不會真的和空、廣的特質分開,那怕只是一秒鐘的時間,一旦我們認出這個事實,就能真的說經驗和空性是不可分的個體。

    當我們讓此開闊、廣 的特質,在我們體驗的方式中被認出時,金剛乘的淨觀原則是有可能的;每個體驗的時刻都變得非常開闊和自由,那就是真正的淨觀。

 

【討論四】:各位學員,讀完上述二段主文後會不會有迷惑之處?為什麼一下要我們軟化經驗?一下子又要我們認出空性,並在經驗時強化之?什麼是真正的淨觀?

 

五、真切體認覺受經驗並非開悟,繼續本覺的相續 (P.251~257)

    我們在此所需要的,是信心。信心的藏文字,也有著自然能夠的意涵。這種能力是怎麼來的?是來自於知道如何解脫。在我們修學不散逸無修的一開始,某些經驗會發生,叫做樂、明和無念;藏文稱這些叫做「覺受」。

    三個面向 – 首先是理論或技術上的了解,接著是覺受或禪修經驗,第三個是開悟。 我們應該要格外小心,不要將這三者弄錯了。總是有一種傾向,會將暫時的禪修經驗、覺受,誤以為是證悟。(P.251)

    在樂、明和無念的三種覺受之中,無念的經驗來自於空性。這種經驗沒有概念性的念頭,有時能夠持續上一、二個小時,根本沒有任何念頭,只是非常平靜與祥和;甚至可以持續好幾天。(P.253)

    第二種明的感受,你可以說這是已經更加習慣於明性的一種反映或表達。無論何時當你漸漸習慣於某種東西,就有一個影響 ─ 間接作用和真實的作用。間接作用是明的感受:「哇!我知道每個人的心思,他正在想的東西是如此一清二楚。我知道在遠方正在發生的事,我可以看到別人房間正在發生的事,我的朋友要來了。」真正的明是神通,甚至更進一步,是了悟三時。(P.253~254)

    佛陀知曉的方式,不是透過演繹,而是透過直接感知,這種能力來自於明性,知曉的基本感,在佛陀的例子裡,變得暢行無阻。(P.254~255)

    空性和明性是不可分的整體。當我們變得越來越熟悉這個整體,就經驗到一種深刻的自在感,那就是了樂的經驗、樂的覺受。(P. 255)

    我們不用對這些經驗、這些禪定心境置之不理,它們是整套修行的一部分,可以這麼說。嘗試藉著壓抑其生起來避免它們,只會妨礙了開悟;應該讓它們出現,並以其原貌來看待;它們是禪定修學的指標,只是不要對它們執著。(P.255~256)

    不要把覺受的禪定心境誤以為是開悟,你也不需要排拒它們,有覺受無妨───只是不要執著;假如你不執著,就能夠持續地進步,進步是透過對諸佛和對你自己根本上師、傳承上師的虔誠心,對眾生的悲心、以及出離心───希望自由的意願來產生的。簡言之,你的進步是透過慈心、悲心、見和在禪定修學上精進。(P.257)

    你不需要對你的看做太多任何的事情,只消繼續走著,不管是樂或明或無念,不管怎樣,繼續本覺的相續。(P.257)

 

 【討論五】:對於編者讀完第251至257頁後,所做出之小標題:【真切體認覺受經驗並非開悟,繼續本覺的相續】,請問各位學員覺得適合嗎?這與您所體會相同嗎?為什麼同樣的文字會有不同的經驗呢?

 

六、本覺的實相 (P.267~268)

    本覺不是一個爆炸,來吹走你所有的概念;它比那要溫柔許多,你可以說那是一個讓執著可以消融的氛圍。本覺不是念頭或煩惱的對治,因為那就會是一個和合的東西除掉另一個。本覺也不是強而有力的暴風,進來粉碎任何需要被排除的東西,然後,用閃電和颶風橫掃,不知怎地把你的心轟乾淨。

    你每日的執著不是被一位強迫者所驅離;本覺不是你的警察,而更像是執著在其中會自然消融的氛圍。

  

【討論六】:各為學員,請問大家能夠體會本覺的實相嗎?最後請老師為我們說明本覺的實相,感恩老師。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