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第五堂 止 : 修學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文讀書會摘錄

 

空城計:接下來我想要請教Amy師姐,她在部落格有貼一篇文章,文章內容是了凡四訓一書中的袁了凡,他在與一位禪師對坐三天心中不起一念,妳認為這是蠢修還是無所依之止?

Amy師姐:他好像沒有蠢修也沒有依止。

空城計:那您認為他是在什麼樣的一個狀態?

Amy師姐:我只知道他體悟到他的生死、他的命運的定數,已經好像被定好了,連念頭都不用去想了。

空城計:所以他進入一種完全空的狀態?無念狀態?

Amy師姐:可是他三天三夜都可以這樣。

空城計:對!他三天三夜都可以這樣,就我們老和尚說的空心的活人嘛!那您覺得這樣的狀態是好的嗎?了凡四訓我看過一點點,據我所知當時了凡居士能夠三天三夜無念,是因為他認為這世界上一切事情有其定數,既然這一切都是定數那就什麼事情都不用想了,無論我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這世界一切都不會改變,所以他才能夠與禪師對坐三天三夜不起一念,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最後禪師知道時有說他這樣的心態是錯誤的。

Amy師姐:凡夫一個。

空城計:對!就跟樹有什麼不一樣!所以我想要請問大家,像這樣的三天三夜不起一念是否能夠像老師所說的一樣,真正止息煩惱嗎?我認為他這樣三天三夜不起一念相對是容易的,如果今天是身處地獄中還能三天三夜不起一念,那真的就很厲害了,不過即使如此,對我們來說,了凡居士那時能夠三天三夜不起一念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我個人認為在一個靜止狀態中不起一念是較初淺的定,我想聽聽看大家有沒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

常不輕:像老師所說的,今天我們人會有目標,一定是會有生活動力,那了凡居士是因為沒有了生活目標與動力,所以他的心態就是我就吃飽等死就好了,反正我就張口飯來、伸手財來,我根本不用那麼努力,他的心態就是這樣子,所以說因為有這樣的情形下,所以他根本是什麼事都不用求了,他就三天三夜跟師父對坐相看兩不厭,這樣就好了啊!

Amy師姐:這跟蠢修真的一樣耶!

常不輕:對啊!

空城計:這跟老師剛才所說的是不是很像,當時的他執空見。

華東藏:你們有沒有覺得,為什麼常不輕講得那麼興奮,你們有沒有發現常不輕音量提高了?有觀察到了嗎?(大家都說有。)那你們覺得為什麼他音量提高了?

空城計:他好像蠻羨慕的。

華東藏:因為他不是這樣的人,為什麼他這麼好命,我就沒這麼好命!所以你們要去覺察他的需求,為什麼對這件事情那麼義憤填膺。

空城計:我特別提出來了凡居士這件事情,是因為我記得了凡居士當時是因為有人跟他說功名已定,他努力也是考到那個功名,他不努力也是發生那件事情。不過大家千萬不要誤會,那就不要看了凡四訓這文章,了凡四訓一文後面有其更深之涵意,師姐在部落格中所提到這段三天三夜不起一念應該是比較落入空見的狀態,我們不要稱之為蠢修,但他那時應該是落入空見的,不知道我們談到此大家是否有共同的看法?還是有人有不一樣的看法?若有我們就繼續討論,不然我們就要停止蠢修之討論,進入下一段主題之討論。

華東藏:如果以這樣的定義,他(了凡居士)的狀況跟蠢修所講的內容是很類似啦!但是就是沒那裡蠢,因為袁居士他是一個相當有自制力的人,他本身雖然是進入一個無心或遺忘的一個狀態,但是他心裡面卻沒有特別想要放棄現有的一切,所以他在那個狀態裡面,他也沒有陷入一個昏沈或調局的現象,他就是整個偏入空的想法。其實你會發現蠢修、有所依之止跟無所依之止,本身袁居士的蠢修已經到無所依之止的一個定境了,它也是空,他沒有依止任何的東西,他也是沒有任何的心念他才能坐三天三夜啊!所以和尚本來認為他的定境非常高,結果問他為什麼能夠這樣,原來他就是吃飽等死這樣子,和尚就覺得原來還是凡夫一個,本來和尚是大為讚嘆袁居士能夠三天三夜不起一念,一定到達等持菩薩那個境界了,那為什麼後來給他的評價就是凡夫一個?那就是有體察到本覺還是沒有?所以有所依之止它是知道有一個本覺,然後想要去依止那個本覺,那無所依之止是知道有本覺,但是它知道本覺是不能夠去依止的,所以才叫無所依啊!一個是以為本覺可以依止,一個是本覺不可以依止,所以三種狀態你都可以達到很深的定,蠢修也可以非常的定,但是蠢修本身是根本不知道有本覺的存在,所以說是凡夫一個,因為他沒有重了解本覺的因,所以他也不會得到證悟到了解本覺的果,所以說是凡夫!就是他沒有真正悟到那個諸佛菩薩悟到的那個境界,所以他還是身處在人道之中不能解脫,所以蠢修、有所依之止跟無所依之止都可以到達一個非常深的一個定境,但是它們的結果卻是完全不同。

華東藏:蠢修的結果就是它有一個不畏懼、不希望的一個定力,這個定力可以讓他在遇到任何狀況時止心如水,然後做事情也可以很直接認真去做,因為他覺得定數,我該做官我就做官,該怎麼樣就怎麼樣,所以他的定也是有力量的,他沒有任何雜念,然後有所依之止也可以到一個很深很深的一個定,但是心裡覺得說我還需要依賴一個東西,來讓我的止能夠有力量,那只要這個東西你把它動搖或拿掉之後,他的止就不見了,那無所依之止就更進一步知道它本質是空性,空性怎麼樣去依賴?所以他會知道原來空性是不能依賴的,那在空性不能依賴這樣的慧觀中去做一個止的狀態,所以三種其實是對本覺的了解程度不同,然後下去練習止,但三種其實定境都可以很深。

Amy師姐:老師,那佛是否連無所依之止都要捨嗎?

華東藏:是啊!所以止是一種技術,你們要了解止觀的止是一種練習可以得到的技術,比如說你要去上台演講的時候,一般人開始會緊張,然後老師就教你說:「你就只看前面的某一根麥克風或你看著地上或怎麼樣,讓自己的心念可以專注地依靠在某個地方來做依止,這個時候你會渾然忘記自己的緊張,希望跟恐懼也會不見,這時候你就可以開始表達自己想說的東西,那無所依之止就有點像說,演講的時候我很緊張,因為我只看到我自己本身,怕我自己表現不好,內心是很紛亂的,那有所依之止是心已經定在一個地方上了,那無所依之止則是心沒有定在一個特定的地方上,我可以一下定在你的臉,一下定在阿城的臉,一下定在這整場的群眾之中,我的客體可以一直不斷的變,所以你不用去依止特定的人事物來維持你的穩定,即使今天沒有觀眾你也是很穩定,所以不管是一個人、十個人、一百個人、一萬人的演講,對你來說都是一樣的,這就叫無所依之止,所以你發現人的定力是可以去訓練的,所以它是一種技術。那既然是技術就要勤加練習,你才會愈來愈熟練。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文讀書會摘錄

 

華東藏:再過來我們要來談有關那個蠢修部份,這蠢修我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名詞啦!依我們一般在漢地的說法,我們會說這樣的狀態叫「昏沈」或「掉舉」,那昏沈就是在一種蒙昧的狀態,所以你在那個狀態你自己不知道你在想什麼,昏昏沈沈一點都不清明,可是好像也沒有在想什麼,這是昏沈。那掉舉是什麼?掉舉就是你自己的心念,比如說你自己本來在唸阿彌陀佛,你掉到一個你自己都不知道在那裡的一個境地,這就叫做掉舉。它的狀態比昏沈還要清明一點,但也不是在正念,我們要修行的一個狀態。

觀一:老師,那其實不管我們用有所依的止或無所依之止,只要掉進去自己沒有辦法控制的範圍,其實就算是在蠢修的範圍,對不對?就是你無所依的止你就睡著了或是你岔到別的事情去了,但是自己又沒辦法把自己拉回來,那時候其實是在蠢修嗎?

華東藏:是。那現在大家可以繼續分享蠢修的經驗。那觀一之前你很容易在任何地方一閉眼就進入蠢修狀態,要不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觀一:那應該是生理的關係吧!

華東藏:有睡著嗎?

觀一:有時候有啊!就是我覺得我睡眠的東西比較奇怪!就是可以馬上睡著,然後睡一睡會坐起來這樣。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文讀書會摘錄

 

觀一:所以這就是止的功夫要很好嗎?

華東藏:對!佛陀就發現要怎麼樣才能了解我們剛剛所講的那個東西,就是你只能做二件事情,你才能夠解脫,一個就是止,就是定的功夫,讓自己不動;一個就是觀,讓自己動,也就是慧學的部份。所以我們有的人說定慧雙修,對不對?有人說止觀雙修,其實止它的內涵就是定觀的內涵就是慧,所以我們有的人叫定慧等持,有人叫止觀雙運,這個時候就是說,你先在每個動的狀況之下,你先停下來了解那個不動的東西是什麼東西,每個階段止的程度有不同的狀態,就先停下來,停看聽一下,先停下來。然後觀就是去了解所有因緣流轉的一個狀態。

華東藏:所以佛陀在小乘的止觀、大乘的止觀、跟佛乘的止觀都有不同的開示,那這三個都可以到達不一樣程度的果位,我們講果位就是接近成佛的狀態。那以小乘來講它就是用觀出入息,就是觀呼吸來了解,幫助自己去止,心念能夠停止、定下來,那觀它就教你用觀十二因緣,那十二因緣是會輪迴,那之中會起輪迴第一個就是感受,因為感受之後就會生愛,受是指苦樂的感受,我們覺得這個東西:「哇!好苦喔!」就會想遠離,「好快樂!」就會想要擁有,那有了這個苦樂受後,我們就是愛好的、不愛不好的,起了一個愛的心我們就會去取!就我要這個我不要那個,所以種種輪迴就以此而現,這樣了解嗎?因為愛取了之後就會造業,造業之後就會開始有,那諸有就是生死的根本,所以也有人直接往前挪,就是愛欲為生死的根本,其實是從『有』為開始,它就會開始這個輪迴,所以佛陀就認為說:「啊!那要斷除輪迴其實是有方法的,就是從受到生愛這個過程截斷就好了。」所以我們之前不是有披陳過『不受第二支毒箭』嗎?它的意思就是說你身體有再大的痛苦,你只有身受而已,就只有這個身體的感受就截斷了,沒有第二支箭的心受,所以你只有身受沒有心受,所以就不受第二支毒箭的苦。比如說我們在死亡之前很多人會感受到痛苦,這痛苦你如果可以把它定在這只是身體上的感受,我心理上不生恐怖、也不生希望,我的心裡面是一樣不動的,這個時候你的心是不會受苦,這個變化只有在身體的身而已,只有在六根,那等這個六根慢慢一一敗壞散離的時候,你連什麼痛苦都感受不到。

華東藏:我們整個再複核一次,如果這個世界不痛苦的話,有沒有必要學佛?沒有必要啊!大家就開開心心吃吃飯喝喝茶,這世界多美好,是不是?每個人都合諧相處啊!你敬我我敬你,每個人都互相幫助,你也不殺蚊子,蚊子也不來叮你,這世界多美好,是不是?那還學佛幹嗎?那可是這個世界不是我們所想像那麼美好,對不對?你會常常感受到痛苦,所以才會想要解脫,那想要解脫最根本不是去想要改變別人,而是改變你自己,因為別人是不可靠的,自己才可靠,然後在分析原來自己也是不可靠的。那怎麼樣讓我們這個感受到苦樂受的心能夠定在那個安然不動的狀態?那是我們解脫的第一步,不是嗎?你心要先能定在那個不受心苦的狀態,你才有辦法去解脫這世間種種的痛苦,這就是我們要學止的原因啦!

華東藏:所以有的時候學到一半,那個綱要、那個樹還是要先把它拉回來,要不然搞到後來,你會發現:「哇!這個止好深喔!有所依、無所依。」最後它就變成一個知識而已,它沒有辦法讓你真正知道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做、這樣學習,那它的意義何在?所以你們要了解這中間的脈絡。所以修習止是有必要的,這個止可以讓我們止息痛苦,這樣都了解了嗎?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文讀書會摘錄

 

華東藏:那如果我們說解脫是真正快樂的、跟可靠、跟安全的話,那你是不是了解到你可以靠的就是那個不動的空性,這樣了解意思嗎?所以你可以靠的沒有,那等於說你可以靠的就是空,那這樣想法很多人就會墮入空見,那什麼都沒有,我要放棄一切,但是佛陀又發現你把什麼都沒有的這個想法就是墮入空見,墮入空見的意思就是說你執念一切的所有都是應該放棄的,一切都是沒有、一切都是空無,那這也是一個有,這樣了解嗎?這也是一個依賴,因為你認為一切都放棄,一切我都要放棄。所以你依賴『放棄』這件事,所以這個也應該放棄,『依賴放棄』這件事情也應該放棄。所以這樣途徑大家清楚了嗎?所以剛開始我們覺得這世間無常感到很多痛苦,於是我們感覺靠別人都不對,靠自己最好,然後再剖析自我也是不可靠。也是無常遷化的,那是因緣所變現的,所以就在靠自己的那個層次裡面,自己裡面無論是情緒感受思想沒有一個是可以真正去依靠,那於是在這個想法裡面呢,他又發現說你能夠靠的是什麼?就是沒有一個可以靠,每一個念頭都是遷動、靈活、無法去抓住的,所以你如果抓住這個念頭本身的無實性啊,沒有它實際上固定的特質,這個時候你就不需要去執著、不需要去依靠那個無常的念,因為你依靠它是不可能安定的,所以我們現在就進入空性的討論,對不對?

華東藏:那麼在空性裡面呢!你會發現說,空如果就像觀一之前所說:「什麼事情都有開始都有結束,那我又努力些什麼?」這樣的想法就是落入空見,落入空見它是另外一個依靠,比如說有的人非常的不努力、非常地放逸自己,然後他就覺得反正世界不就是這樣,你就好好玩一玩,反正時間結束、生命結束就離開了,有些人在世俗生活中他是墮入空見,他覺得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沒有報應的,所以你可以做好做壞,你可以放逸自己,什麼都OK,因為最後你死了都將化成灰,什麼都沒有。那有這種想法的人,他就不會對自己目前的行為做負責,所以他是依賴在一個茫茫邈邈的東西,然後讓自己安身立命,覺得自己這樣活是很有意義的,這個也不對。

華東藏:所以我們要把這樣動個不停的念頭、動個不停的想法再捨棄,捨棄的意思是你不需要去依靠它啦!所以最後就是靠無所靠,就是說你不需要依賴任何東西就可以卓然獨立,就可以活得很好,那個心是會非常安定的,到這裡清楚嗎?

Amy:老師,在部落格『遠離諸幻』那篇文章中也有一直Po一直Po,是因為在每個階段性執著性它有不同的方式,所以都要一直遠離是嗎?

華東藏:重點就在那遠離兩個字,所以你們為什麼沒有辦法體察到那個不動,那是因為我們一直在動之中。假設你一直觀察到所有東西都在動,那就代表你就漸漸接近那個不動,但是你覺得每個念都是動的,那就代表你自己本身也在動,所以那個觀察者也在動,所以你會發現每個東西可能有不動的時候,也有動的時候,在價值觀上會不斷地跟它做對比,但是如果你站在一個地方你是念念都可以看到所有事物都是在流動的時候,你就是立在一個地方才能全盤看到。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文讀書會摘錄

 

華東藏:我們這樣討論是很好的,我在討論之前先跟大家做一個提綱喔!就是大家仔細想一想,就是為什麼我們今天會進入到這樣的討論課題來?那大家一定要了解第一個就是說:「你覺得世間一切是實有的嗎?」不是!可是你卻每天競競業業在為世間實有而努力,不是嗎?那本來這樣一切都沒有問題,就是你可以有一個概念就是世間一切實有或非實有,第一個就是我們在這個世間實有的相在運作的時候出了一個問題。比如說你想要一段感情,追逐卻追逐不到心裡好痛苦,然後你希望自己財富有一些根基、事業有一些根基,即使你自己不是那麼想要,可是你週遭的人逼迫你要,因為你跟他們有關係你必須要養他們,所以在這些苦來襲的時候,我們才會開始想說:「這個世界有些認知好像是不對的!」

華東藏:那不對的原因是我們覺得說人不應該這麼苦的生活,所以通常在這個時候才會真正想要去探求什麼是不煩惱、不苦,是不是?你們當初發心是不是這樣?是嗎?!那或多或少有些人生活比較順遂,可是他這樣的好景是維持不了多久的,對不對?因為你的身體現在是強壯的,過了幾十年後它會變老化,開始有很多問題,然後小孩本來好像是你的,長大後心好像也不歸屬在你身上了,那事業就是有起有落,那感情更是無常,一下子喜歡一下子又不喜歡,那有些人他心思比較細膩,去從這些無常裏面去找到那個常的東西是什麼,因為我們會發現說,自己的快樂跟安全感必須要依賴某些東西才能夠實現,情感的順遂、事業的穩定、然後別人的肯定、然後財富的穩定等等,我們必須要依賴某個東西我們的心才能夠平安。

華東藏:那所以有識之士像佛陀,他就去想啊,為什麼我一定要依賴一個東西我才能夠舒服一點、安定一點?那他仔細去想,他所依賴的東西都是不可靠的。比如說你愛一個人,你全部精神都愛他,你以為說他會回報你相對穩定的愛,結果後來就慢慢發現他的心思也是變化無常的,沒有辦法讓一個人永遠愛著你,心是向著你的;然後你希望錢財是穩定的,可是錢財就是有起有落,像佛陀就說這錢財是五共有,你們有聽過嗎?政府、王啊!他想要徵收你的錢,他就拿去了,稅金很多,盜賊等等,所以錢財也不是完全屬於我們所擁有的,即使是你那麼辛苦去掌握它,那所以你會發現依賴在一個無常的事物裡面呢,你就會開始覺得說我依賴的這個東西是不安定的,所以佛陀就開始去想說:「那我要依賴什麼?我才覺得說那是真正穩定的!」

華東藏:你們也知道佛陀忠誠型的嗎(九型人格之一種)!他就悲觀主義者,他就覺得靠山山倒,結果最後還是發現靠自己最好,那自己可靠嗎?他發現自己有很多不可靠的地方,比如說這個時候的你奮發向上,下個時候的你又沉耽逸樂之中,人也是不可靠的,自己的面貌也是不斷在改變,然後人有很多的感知、很多的情緒、很多的思想,你隨時都在變化,這一刻的你跟去年的你是不同的,所以你怎麼依賴這個變化無常的自我,然後覺得你可以安然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情緒可以依賴嗎?今天我覺得意氣風發,明天我又覺得憂鬱失落,你覺得可以依賴這些情緒?感官?或者是思想?然後得到安穩嗎?就是想一想,本來是依賴自己最好,但是自己再仔細剖析,自己也是不可依賴的,因為自己也是無常的一部份,所以他就了解到說要解脫真正的苦喔,惟有找到真正可以穩定、真正可以依賴的東西,可以依靠的非常的穩,這才是真正的解脫之道!那找找找,找到最後呢,他就發現只有空是可以依賴的,那是什麼意思?就是你能依賴就是零嗎!就是沒有東西可以依賴,所以叫空。這樣了解嗎?所以我們一直來尋求這個空性,它其實要表達的是一個道理,只要有就是禍患,這跟老子所講的很像,老子說一句話很有名,叫做「吾有大患」,患吾有吾身,就是因為我有這個身體所以我有很多的禍患,這些禍患是怎麼來?這個身體會生病啊!這身體會遷化,這身體是不可靠,比如說平時好好的,昨天就發燒,發燒到使你腦昏沈啊!身體不舒服等等。所以本來我們身體跟心思都是一個無常變化的東西,是不可靠的啦!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文讀書會摘錄

 

空城計:我想問另外一個問題,我們在座所有學員最近一個月大家睡覺沒有做夢請舉手。

吱吱:我幾乎睡覺沒有做夢。

空城計:最近一個月睡覺有沒有做夢?

吱吱:很少。我真的有一陣子就是感覺:「啊!怎麼一睜開眼又天亮了!人生怎麼這麼短暫啊!」

華東藏:以醫學上現在的研究喔,很多人聲稱他們睡覺沒有做夢,其實是因為他們有進入深層睡眠,你其實是有做夢的,但是你忘掉了它。人在睡覺時會先經過一段所謂快速動眼期,那個時候你身體會動,那段時期就是你在做夢,然後進入深層睡眠狀態,一個晚上會進行四到五個週期。所以如果說你覺得自己睡覺都沒有做夢,那是你進入深層睡眠狀態。你如果醒來的時候是處於快速動眼期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夢好多,可是如果你醒來是在深層睡眠之後,就會非常舒服,覺得自己一點夢都沒有。

華東藏:快速動眼期是人體好像快速重新走一次自己實際在白天生活的狀態,包含你的思想、你的邏輯、你的情感,都會在那個做夢的時期同樣再發作一次,但那個時候因為我們平時講話動作眼睛都是會動來動去,那個時候是很快速的重複一次,所以你的眼睛是動來動去的,大部份會產生旋轉啊、左右動的一個現象,那你如果去觀察狗在快速動眼期間,狗的腳動的樣子好像在跑來跑去的樣子,那人可能沒像動物那麼原始反射,但是還是會出現一些肢體上的動作。

Amy:老師,那那個念頭它在跑,比如說醒來的時候,覺得那個念頭是前面還有,那是從那個中間醒過來的嗎?

華東藏:對!如果你醒來會覺得我正在做一個夢,那這個夢的劇情怎麼樣怎麼樣,那就代表你從快速動眼期之中醒過來,這個時候會覺得稍微比較累一點或不想起來,那如果你是又進入深層睡眠開始要回復大腦活動的時候醒來,那段時間醒來是最舒服的。其實一個好的睡眠跟你從那個時期醒來是有關係的,你如果從一個很慌亂的時期醒來,你就會覺得很累,從一個深度休息醒來的時候,你會覺得很舒服。

觀一:老師,那要怎麼樣才能從一個比較深度睡眠中醒來?

華東藏:所以現代人發明了一個程式,就是偵測你的快速動眼期跟深層睡眠,它就故事在你深層睡眠快要結束的時候,已經快要警醒的時候,它就用鬧鈴叫醒你。其實人睡覺是有自然週期的,你如果夢境是祥和的,你自然而然那個夢結束之後,你會進入一段深層睡眠期,進入一段時間是無念的,然後再醒來你就會覺得很舒服。所以那個時候你會覺得夢彷彿有彷彿沒有這樣,好像有做一個什麼夢這樣子,那那夢境是祥和的,那有些人是覺得被追趕、被追殺,或一個什麼事情要辦還沒辦好,在那段時間醒來,那就代表你內心有很多的焦慮。

華東藏:那我們要講一點,就是說有的人在睡覺的時候是可以覺知自己在睡覺的,就是他在睡覺,睡眠之中不是有很多很多的念,那他會觀察這些念的流動,就跟我們在白天覺察一樣。那我們就是在白天的時候已經無法真正覺察到自己的心念,更不要講到晚上。所以第一個是要訓練在你意識狀態之下,去看這些意識狀態的流動,這個要先學會。當你這個非常熟悉之後,你就有辦法在夢境之中也可以觀察到每個夢境的流動。

Amy:那它白天的心念是一樣的?

華東藏:是一樣的。

觀一:感覺就像在夢境裏面覺察一樣。

Amy:是知道夢境裏面的東西?還是覺察心念的流動?

華東藏:有些人會以為他是比如說我做夢,夢到我知道我在做夢,像這種狀態它不是一種真正的覺察。因為你是做夢夢到有一個在做夢,那跟你實質上知道現在是在做夢的狀態是不一樣的。

觀一:老師,那比如說你夢到自己在百貨公司,然後你覺察到、你看到你在做夢,那說好吧!那我現在去雜貨店,那你就去雜貨店,你說現在去吃麵,那你就去吃麵,這樣子符合那個覺察嗎?

華東藏:其實喔,我覺得大家可能有點在跑的路逕之中忘了當初為什麼要這樣做,就是你為什麼 吃麵的時候就吃就好了,為什麼還要起一個念說我去吃麵?就是說這個好像是做意之後的結果啦!就是它說你要去做一個模仿,所以我吃麵,喔!我告訴自己我在吃麵,可是其實它這個是後念不是前念,不是追在那個行為之前去了解你那個行為的覺察,而是你動作之後,你心裏所生出來的一個記錄一樣。像剛開始是可以這樣學習,但那不是我們所要教大家的覺察。

  Amy:老師,那不是增加一個念頭?

華東藏:對!增加一個念!比如說你去吃麵,然後想到老師說要覺察,所以我現在正在吃麵,所以你就在你的流水帳裏面寫我正在吃麵,這樣了解意思?那個是好像是一個不懂得如何控制體重跟飲食的人,他沒有辦法在踏前念就知道這個東西不要吃,或是說不需要吃這個東西,而是他吃了之後就記錄我吃了半個饅頭、一杯咖啡這個意思,這也是有意義的,因為這個是去了解我們過去所做的行業,也是有意義,但是再更進一步,它的觀念是要踏在那個你在做這個東西之前,那其實它是同時發生的,並不是你去預期它發生或不發生的,而是同步進行。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 讀書會摘錄


【內容一】

蠢修:一種隔絕,一個保持不涉入並進入你自己空間的過程,一個你不會注意到任何發生在外在世界的不同狀態。以這種方式來修行,意味著將你自己隔離於感官的經驗以外;你進入一個遺忘、無心和完全昏沉的狀態中,就像是動物在冬眠一樣。(P.81)

【討論一】

請各位學員大家回想一下自己有無蠢修之經驗,若有,請大家分享一下那是什麼樣的狀態?

空城計:在看過『大圓滿生活』所介紹之蠢修後,我先來跟大家分享自己蠢修之經驗,像我自己只要一打坐就很容易進入昏沈狀態,也就是說睡眠狀態,其實這個蠢修在本文書前後都有提到,打坐下去很昏沈想睡覺,睡醒後覺得很舒服、精神很好,為什麼?因為得到片刻休憩的感覺,所以每次坐完起來就覺得精神有比較好。仁波切在文中有提到很多人打坐容易進入與外界隔絕及昏沈之狀態,有人是進入非昏沉但與外界隔離之狀態,就好像有人說我可以打坐二個小時,這二個小時什麼都沒有想,就是一種無心的狀態,所以認為自己很厲害,在這二個小時中心未起任何妄念,你問他那你這二個小時中心在幹什麼?他回答說我的心完全是空的。結果在看了這篇【止-修行】文章後才知道這原來叫蠢修,不過如果我們把仁波切書中所謂的禪定(蠢修)當做是生活忙碌或抒解壓力的出口那也是很不錯的方法,但是依照書中所說地看起來,這樣的禪定方式似乎是無法幫助我們跳脫輪迴生死的,以上是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接下來是否有其他學員要跟大家分享的呢?

覺勇:之前打坐時會把眼睛閉上,有時候就會不知不覺地打瞌睡,有時候還會差一點從椅子上跌下來,就趕快再集中精神。

空城計:排除從椅子上跌下來這種狀況,一般來說這樣的坐完後應該會覺得還蠻舒服的喔?

覺勇:會啊!等於睡了一覺。

空城計:可是它跟睡覺不一樣!

覺勇:是啊!不完全一樣!

空城計:那妳覺得它不一樣在那裡?

覺勇:睡覺是完全進入那種睡眠狀態,但是那是屬於那種快睡眠的狀態。

華東藏:就是睡覺的前行就對了。(大家哄堂大笑)

覺勇:但是你意識還是很清醒。

空城計:你在蠢修(打坐)中會不會做一個夢?

覺勇:不會!

空城計:可是睡覺會做夢。那是睡覺比較累還是蠢修比較累?

覺勇:睡覺比較累!因為你要去追夢。

吱吱:睡覺不是比較舒服嗎?

覺勇:可是睡覺會做夢啊!

空城計:我想要問有沒有人在禪定打坐過程中會做夢?

Amy:我做過。

空城計:那是什麼內容?

Amy:我的夢比較短,有可能是這一兩天比較有出現過的,可是不常。

空城計:那是夢嗎?一般我們所說的夢應該是指我們沒有經驗過的事,但是人物可能是我們週遭的親朋好友。

Amy:醒來你會知道你那個夢跟你這一兩天思考的過程有關係,很短,可是不常啦!偶而。

空城計:偶而嘛!所以做夢的機會比較少!所以一般來講是在昏昏沉沉好像快睡著狀態。

華東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止:修學

 

整理/空城計


 

三種禪定:蠢修、有所依之止及無所依之止

 

【內容一】

 

蠢修:一種隔絕,一個保持不涉入並進入你自己空間的過程,一個你不會注意到任何發生在外在世界的不同狀態。以這種方式來修行,意味著將你自己隔離於感官的經驗以外;你進入一個遺忘、無心和完全昏沉的狀態中,就像是動物在冬眠一樣。(P.81)

         

【討論一

 

請各位學員大家回想一下自己有無蠢修之經驗,若有,請大家分享一下那是什麼樣的狀態?

 

【內容二】

 

止真正的修學在傳統上有兩種型態:一種有客體的有所依之止;而另一種則是沒有客體的無所依之止。(P.81)

 

真正的止必須有某種明智,在止當中,你很清楚地意識到周遭發生了什麼事,你的注意力是集中在當下,但同時你也能夠注意到周遭所進行的事物,左右兼顧。(P.82)

 

當下:不追隨過去,不計劃未來,目前不要在心中執持任一客體。(P.93)

 

止的目的在於增強我們的心念覺知。(P.83)

 

在止的修行中,我們專注在當下,處於此時此刻當中,有一種知曉的感覺,一種保持正念的感覺:我就在這裡,所有客體也在這裡,一切事物正在發生中,我注意到了;在這種狀態中有一種明智,這個明智便是知曉何事在發生的特質,雖然這可能還不是解脫的狀態。(P.84)

 

【討論二】

 

請各位學員大家回想一下自己有無上述止修行之經驗,若有,請大家分享一下那是什麼樣的狀態?

 

【內容三】

 

止有三種成份:保持正念、機警和安定(P.84)

 

當我們的注意力(這顆心)不追隨過往,也不計畫未來,而只是安住在當下,就有一種安定感,有一種停歇。接著,還需要額外的某些事情,來保持這種當下的注意力,來避免注意力誤入歧途而想著過去或未來。(P.84)

最重要的,就是機警感、看管的特質,不管這個注意力停留在目前與否,都維持著機警;若無機警,吾人怎知他是不是分心了?吾人怎知這顆心是否確實持續安住在當下?因此,最重要的特質便是這種全盤機警感,意識到整個情況的感覺。(P.85)

在止的全景當中,有件事非常清楚地知道你安住著。你知道你安住著,同時你也知道你沒有分心。你在那裡,和安住的感覺一起,而這種知道也是清醒的。(P.85)

 

當靜止與念頭出現之間的分隔消弭時,這就是對專一的指認,這個專一事實上就是止。(P.85)

 

佛教的禪修有一個中心的特質:即是這種知曉感、這種保持清醒的感覺。這種特質有許多明稱 - 機警、清醒、空性、洞見、遍智 – 但這是同一個根本特質,遍及一切。(P.86)

 

在止的修行中,這種知曉感,便是保持對主體和客體存在的機警,雖然是在二元的概念上,也是一直保持覺知的。當這種機警變成觀的特質時,就是非二元的覺知,是離於主體與客體的。(P.86)

 

【討論三】

 

各位學員,請問大家有無書上所提的從保持正念、機警到安定的經驗?進而有這種知曉感。

請問老師,什麼是觀的特質?這種機警如何才會變成觀的特質?

 

【內容四】

 

蠢修:收縮知曉的特質

有所依之止:向外聚焦

無所依之止(真正的禪修):根本不住於任何東西上,而是完全自由和遍在的。真的禪修狀態就像虛空,虛空並不住於任何東西之上,同時卻是一切遍在的,這便是無所依之止應該的樣子。(P.87)

 

有所依之止:在心中抱持了一個客體,這個客體便是當下。這是一種用當下來占據自己的方式。(P.88)有所依之止就和你剛剛所說的一樣,你花百分之八十的注意力在一個客體上,百分之二十去留意別的東西,這是最好的方法(P.92)。

 

無所依之止:在心中不抱持任何實質的客體,我們只是讓心的覺知特質如其原貌,不做任何事情。(P.89)

 

對初學者來說,有一種將蠢修誤認為是止的危險;但對一位修行者來說,真正的危險在於誤將無所依之止當做是觀。(P.89)

 

【討論四】

 

請問老師及各位學員,無所依之止不是觀,那什麼才是觀?

 

【內容五】

 

有兩種特質讓「無所依之止」修行優於「蠢修」和「有所依之止」:一個是安頓感、維持感,而另一個是覺知到安頓、不分心的感覺。(P.98)

 

當覺性本身失去時,這就是有所依之止,要辨識無所依之止,是靠穩定對穩定的覺知。(P.98)

無所依之止的修持是二元的,它是造作的,也不是一種自然的存在方式,是一種持續的嘗試,以保持某種特殊的狀態,避免落入舊的習氣之中。這個修學維持著一種穩定感而非散亂,一種當下的感覺而非昏沈。當凡事都有點鬆散時,當有太多的走樣時,我們將注意力找回來;我們開始偏頗時,將自己帶回。主體和客體被持續保持著,所以這個修行是二元的。(P.98~99)

 

無所依之止是二元的,但是在所有的二元狀態中,這是最好的狀態之一。在無所依之止、心的二元狀態,和稍後會提及真正的觀之間,有某種的關連。(P.99)

 

有所依之止是最初修行的原因 - 二元之心不太可能自動地放下和自由,在一開始,就找某個替代品來當做所依物(舉例來說注意呼吸的律動並持續著),也就是說,這是個戒除的過程。穩定、正念和機警的這三種面向,在一開始是必備的。(P.100)

 

無所依之止是處在當下之中,持續地覺知、提起正念和保持在那當中。雖然沒有具體的所依物,但仍舊有個焦點,並安住在那上頭。(P.100)

 

止是一個禪定的行為,所以也會失去;而觀並不是「禪定在某個東西」上的行為,所以不會有失去的危險。(P.101~102)

 

有所依和無所依之止,是可能解決我們百分之六十或七十的問題,但這表示還有百分之三十或四十留著;為了要處理這個,我們必須調走門房,並仍舊以門房彷彿還在那樣地運作著,這就是無修的狀態。(P.104)

 

【討論五】


請問老師及各位學員有沒有要再針對有所依之止、無所依之止及觀做進一步補充?


drlin69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